第1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总局。

侯局长手中正是目前田径项目达到奥运参赛标准的人员名单。

“咦?”

目光扫过男子百米短跑项目,却发现有两个名字,后面标注的都是奥运A标。

“两个人!”

侯局长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没有看错,随后眼神中透出兴奋的光芒。

“男子百米短跑,平时进个奥运B标都那么勉强,这次竟然有两个人达到A标,说不定能跑进第二轮。”

“陈健,2001年东亚运动会百米亚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百米季军,4乘100米季军;200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百米冠军……”

侯局长看着陈健资料上一排荣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又翻开张冠的资料。

“张冠,才十七岁,这么年轻!”

侯局长接着朝下看去,荣誉栏里孤零零的只有一条“亚洲田径锦标赛选拔赛冠军”的荣誉。

侯局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他唤来秘书,指着张冠那少的可怜的资料,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只有这一行?”

秘书知道辩解道:“我打电话专门跟田协确认过,田协方面说张冠只有十七岁,在此之前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赛事,亚洲田径锦标赛预选赛是张冠参加的第一个正式比赛,所以只有这一条记录。

秘书话音一顿,小声说道:“这个张冠是陈老无意间挖掘出来的的。而且他也不是体校训练选的,是普通高中生,没有经历过体育训练。”

一个非体系内出身的运动员能够取得这种成绩,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天才!

侯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不行,我们不能派这样一个没有比赛经验的人参赛。这个张冠没上过国际赛场,直接去参加奥运会肯定不行,这样太不负责任了。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还是国家形象的表现,哪怕只是出场一次,哪怕只是亮个相,也是代表了国家!我们可以输了比赛,但我们决不能给国家丢了面子。”

只见侯局长掏出钢笔,在张冠的资料下面写下了批示:确保其在雅典奥运会前参加一次国际赛事,努力积累国际比赛的经验!争取在奥运会时不紧张、不怯场。

田管中心。

“都接到上面的消息了吧,老大说了,让张冠参加国际赛事。”

“第九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准备发函吧,让张冠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马主任点点头

“那是增加一个参赛名额还是顶替原有的参赛人员?”于指导马上开口问道。

“替换原有参赛人员吧!都到了这时候,参赛名额早已经定了下来,财政的拨款已经到位,都是按人头算的,突然增加一个人的话资金方面就没法解决,审计那边也不好交代。”

于指导接着问道:“那4乘100米项目该怎么办?张冠根本没有跑过接力!”

马主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田径项目在国际上拿块奖牌不容易,而且4乘100米的也算是团队项目,代表了一个国家队短跑整体水平,奖牌的含金量很高,所以马主任并不想放弃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项目。

张冠连百米起跑都不利索,4乘100米更是完全没跑过,在高水平对抗中,一个张冠肯定会拖累整支队伍,所以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基本上是不用指望了。

沉思了片刻,马主任开口问对面:“汤主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汤主任说着把手中的白纸举起来,在上面画成跑道的样子,指着说:“在4乘100米项目中,第一棒和第三棒都是弯道,张冠肯定跑不了;第二棒运动员要接第一棒及传第三棒,需要接棒技术和传棒技术,而第四棒运动员只需要接棒技术,第四棒接棒时候短暂的弯道之后,剩下的就是正常的直线跑,和跑一百米一样。所以我们只需要训练张冠接棒技巧,让他跑第四棒就可以了。”

于指导点了点头:“这么算来我们的四名运动员中,让陈健跑第一棒;沈暴来跑第二棒;杨耀本来就是200米短跑的,比赛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跑第三棒应该没有问题;张冠跑第四棒倒是可以将他的速度发挥出来,十天的时间,只练习一个接棒是能做到的。运气好的话,这块4乘100米的奖牌,还得回到咱们手里。”

马主任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虽然临阵换将,但咱们也不能轻易的放弃这块奖牌。为了国家荣誉,怎么也得拼一次!”

一个小时后,张冠就接到了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通知。

第二天,张冠抵达了国家田径队训练中心。

于指导亲自上阵训练张冠,同时国家队还为张冠配了一个专门的陪练。

于指导指着实现准备好的画板说:“这里是预跑区,预跑区内是不能接棒的,接棒要等到前面的接棒区才可以。接棒区有二十米长,足够运动员完成接棒。

你跑的第四棒的任务就是在预跑区起跑,在接棒区接棒,然后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4乘100米当中,接棒是最关键的,接棒的节奏主要由交棒人掌握,所以你只需听第三棒的指令就可以,他让你伸手,你就伸手,他让你接棒,你就攥紧了接力棒往前冲。懂了吗?”

“懂了。”张冠再次点了点头。

“我给你找了个陪练专门练习接棒,等过两天,跑第三棒的杨耀会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

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只有十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于指导开口说。

“起跑!”

“伸手!”

“接棒!好,不错!停下来,咱们再来一次!”于指导示意张冠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由于张冠是一个完全没有跑过接力赛的新人,于指导还是决定训练张冠使用上传式传接棒。

上传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

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不过缺点是第四棒队员接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端,易掉棒或影响持棒跑进速度。

整整五天的时间,张冠除了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训练之外,主要就是训练如何接棒。

而由于大赛临近,为了让运动员储存体力,也为了避免受伤,所以不会安排太大幅度的训练,算上训练中的休息时间,张冠每天的训练时间也就是在五个小时左右,真正体能消耗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几天训练下来,张冠算是基本熟悉的技术要点,不会出现接棒失误的情况,但距离顶尖运动员还有较大的差距。

系统中并没有相关的技能,张冠只能依靠自己练习来提高技术。

又过了两天,陈健和沈暴也抵达了,四人进行了两天短暂的合练,便随着国家队匆匆的登上了前往菲律宾的飞机。

第十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今天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黎刹田径体育场开幕。

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为期四天,比赛共设43个项目,包括22个男子项目和21个女子项目。

亚洲国家一共有43个国家参赛,亚洲田径联合会的成员国中只有朝鲜和不丹没有参加比赛。

43个国家一共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日韩三国就占了五分之一,日本军团更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国家队或许是受到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影响,长距离项目上并没有派出顶尖选手出战,刚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110米栏刘飞人也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日本代表队驻地。

日本队教练高野进将比赛分组名单递给主教练小林敬和,同时开口说道:

“教练,我已经调查过中国队派出的运动员,在男子二百米项目上他们派出的杨耀出赛,在百米项目上派出陈健和沈暴出赛,唯一与我们赛前所预料的不同的是,他们派出一名叫做张冠的不知名选手。”

“张冠?”小林敬和眉头一紧:“我要这个张冠的资料。”

“教练,我已经找到了张冠的资料,请您过目。”

高野进将薄薄的一张A4纸递给小林敬和,而就这一张纸也只写了一半的字。

“十七岁,几个月前在选拔赛上以10.16秒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的全国纪录,就这些?”

小林敬和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十七岁能跑这么快!中国队出现了一位这么有潜力的选手,我们竟然丝毫不知情!怎么能够出现这种失误。”


    (http://wmfxsw.com/book/146635-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