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10nm制程工艺的突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4章 10nm制程工艺的突破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一般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14年的12月。

“这消息可靠吗?”章众牟紧紧地盯着手中的情报,面色如铅般凝重,仿佛这薄薄的纸张承载着千斤重担。

他手中的情报,是一份关于华腾特种装备公司交付 10nm制程G刻机的报告,更令他震惊的是,炎黄公司竟然已经开始用10nm制程G刻机量产处理器了。

刘得英站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证实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不仅是真的,而且华腾集团10nm制程的泰山 940处理器也已经开始量产了。”

尽管各家公司对于新技术的保密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一旦进入量产阶段,想要对同行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炎黄公司以前还能做到完全的保密,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已经变得很困难了。

再加上炎黄公司已经成为了各方密切关注的焦点,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就会更加的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炎黄公司就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验证阶段的技术上,对于已经开始量产了的技术就没有那么重视了。

“这怎么可能?”章众牟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虽然 12年的时候,炎黄公司就已经能够量产 16nm制程工艺,但那不过是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实现的。而现在,华腾特种装备公司竟然在G刻机技术上直接突破到了 10nm制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章众牟心中仍然对华腾集团在G刻机上已经突破 10nm制程的事实持怀疑态度。

如果说华腾集团旗下的炎黄公司是通过多重曝光技术来实现 10nm制程工艺的量产,那么他可能会更容易接受这个说法。毕竟,炎黄公司确实掌握了多重曝光技术,而且据他所知,华腾特种装备公司去年就已经成功突破了 16nm制程的G刻机技术。

用 16nm制程的G刻机再结合多重曝光技术来生产 10nm制程的处理器,从逻辑上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直接在G刻机领域突破到 10nm制程,这对他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目前阿思买公司的 14nm制程G刻机还处于最后的验证阶段呢。

如果华腾特种装备公司交付 10nm制程G刻机的消息属实,那岂不是意味着阿思买公司的技术已经被超越了?

阿思买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华腾特种装备公司,这直接导致了高度依赖阿思买公司G刻机设备的集体电路公司,在技术方面也落后于炎黄公司。

这种技术上的滞后对于集体电路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要知道,集体电路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芯片代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技术实力远超其他代工厂。

除了专注于代工业务而没有自己的产品这一因素外,更关键的是他们在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尤其是在最先进的制程技术方面,集体电路公司始终能够比竞争对手先行一步。

然而,如今却突然传来消息,炎黄公司竟然在制程工艺上成功超越了集体电路公司,这无疑让张众牟感到难以置信,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刘得英眼中满是忧虑的道:“这一点我也没有想到,刚开始我得到这个消息之时,还以为是被别人给耍了,拿到了一些虚假的消息。但是经过多方确认,这个消息并没有任何的虚假。”

在这一点上,刘得英没有任何的夸大其词,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觉得很荒谬难以置信。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怀疑,他还是通过多个渠道来核实这个消息的真伪。

经过一番打听,刘得英从各个渠道得到了确认:这个消息并没有任何夸大之处,甚至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都已经有些晚了。

根据他从各个渠道得到的信息,华腾特种装备公司的G刻机在上个月就已经正式交付给炎黄公司使用了。

而且,炎黄公司竟然在10nm制程G刻机交付后,就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

对于华腾集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 10nm制程G刻机的交付和量产,刘得英起初感到非常难以置信。

不过,在经过一番思索后,刘得英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炎黄公司与集体电路公司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与华腾集团的关系。

炎黄公司和华腾特种装备公司都隶属于华腾集团,是其旗下的子公司。

而华腾特种装备公司的G刻机技术验证工作主要是在炎黄公司完成的。

在华腾特种装备公司的G刻机仍处于验证阶段时,炎黄公司已经全面掌握了该G刻机的所有技术。

不仅如此,甚至在新G刻机的研发过程中,炎黄公司的意见也会被充分听取。

甚至炎黄公司也会深度的参与到先进制程G刻机的研发工作当中。

两家公司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炎黄公司在新G刻机交付后便能够迅速投入量产。

相比之下,阿思买公司与集体电路公司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为了平衡下游各家制造公司,也为了保证自己在G刻机的研发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阿思买公司在技术验证阶段往往会有所保留。

即使阿思买的G刻机在集体电路公司进行实验,集体电路公司也无法完全掌握新G刻机的所有数据。

这就使得集体电路公司在成功获取到先进制程G刻机后,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测试,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和熟悉这些先进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状况。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提升先进制程工艺的良品率。

尽管在提高良品率这个环节上,炎黄公司同样也会经历类似的难题,但由于炎黄公司深度参与了G刻机的研发工作,对设备的了解更为透彻,因此在提升良品率方面,炎黄公司自然会比集体电路公司更为迅速。


    (http://wmfxsw.com/book/218146-4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