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又一项突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3章 又一项突破

 

“难道就没有我们基础材料事业部的事了吗?”

范建柏也出声道,

“要是没有我们基础材料事业部,你们两个都白搭,这架飞机的空重也不可能只有六吨。”

“我们电子事业部也有功劳好不好。”

谭宏深跟着喊道,“这架飞机上的很多硬件和软件,都是我们电子事业部完成的。”

老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爸,这些老爷爷好有意思啊。”糖糖站在沈琰旁边笑着说道。

“他们平时难得聚在一起,谁都不服谁,都是忙的要死,现在在一起肯定要一争高下,也算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吧,不用管他们。”

沈琰看着这些老专家,也觉得可爱。

李远舟看到沈琰和糖糖在旁边偷笑,也是脸一红,

大声说道:“都停下来,六七十岁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没看到孩子在笑你们吗?”

几人顿时安静了。

这时,宋博达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着沈琰、李远舟等人道:“沈总,李所长,检查完毕了,可以开始地面滑行实验了吗?”

三人交换眼神,沈琰和徐红卫的目光同时投向李远舟。

李远舟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开始吧!”

“好嘞!”宋博达应声,抄起小喇叭扬声喊道:

“所有人请远离飞机!重复,所有人立即远离飞机周边!”

待围观人群退至安全线外,他又拿起对讲机对塔台下令:“地面滑行实验,现在启动!”

“收到。”塔台回应清晰。

顷刻间,

银灰色的飞机缓缓滑向跑道尽头,机身调转方向停稳后,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

随着推力加大,

飞机在跑道上开始加速,速度越来越快,

机翼划破空气的声响逐渐清晰。

众人纷纷举起望远镜,

目光紧紧追随那道在跑道上飞驰的身影,

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

当飞机达到滑行最大速度后,开始平稳减速,整个过程如丝绸般顺滑,没有丝毫颠簸或异常。

无需看实时数据,

沈琰仅凭肉眼观察便知道,

地面滑行测试圆满成功!

“好,好啊!”

李远舟振臂高呼,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眼眶里噙满泪水。

不知谁率先鼓起了掌,

“啪啪啪”的掌声如潮水般迅速蔓延,

所有人边拍手边高声叫好,

没过多久,宋博达再次跑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

“沈总、李所长,初步数据验证完毕,地面滑行实验圆满成功,后续再进行几次重复性测试,就能准备首飞了!”

沈琰与众人相视一笑,

尽管早已对技术充满信心,

但当成功真正来临时,每个人心中仍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宋哥,首飞测试啥时候能安排上?”沈琰盯着跑道上的银灰色机身问道。

宋博达扳着手指算了算:“一周后吧,这几天再补几个极限工况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行,就定一周后。”沈琰拍板道,“首飞那天得办得像样点。”

“回去得好好宣传下,”

李远舟搓着手补充,“到时候组织研究所和厂里的工人都来看首飞,你们觉得咋样?”

沈琰闻言差点呛到:“您可考虑过咱厂现在多少人?小一百万呢!就算不影响生产,来几十万也没地儿站啊!”

“嗨,这事好办!”

李远舟摆摆手,“首飞当天全厂放假一天,除了值班人员,想来的就来,不想来的不勉强,这可是增强凝聚力的好机会,得让大伙儿看看咱们研究所的真本事!”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精明,

“虽说咱厂在半导体,电子这些领域早就世界领先了,但老百姓心里,还是觉得飞机最高大上,让他们亲眼瞧瞧,比打十次广告都管用!”

沈琰听完由衷点赞:“姜还是老的辣!那就按您说的办,一周后放假,首飞现场敞开欢迎,不想来的就当放福利,逛街睡觉随他们。”

当天下午,

非凡研究所的官方博客上,突然跳出一则李远舟亲笔的短文:

“热烈祝贺我厂研发的30座小型支线客运飞机,于今天上午,在厂航空航天事业部完成地面滑行测试。”

“感谢所有参与这次项目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各位同事的辛勤付出和协作精神。

正是在你们的努力下,才能顺利完成这一重要的地面滑行实验。”

“这次实验的主角是全新研发的30座小型支线客机。经过一年多的设计、改进和测试,终于迎来了这个值得庆贺的时刻。

这架客机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为航空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地面滑行实验是开展飞机研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不仅需要对飞机性能的全面考量,还需要对各项系统的协调配合和精确操作。

通过这次实验,

不仅验证了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参与实验的团队成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你们超越了自我,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现出了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和奉献,我们才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验。谢谢你们!”

“最后,我要向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始终对我们的项目给予关注和支持,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够有信心面对挑战,取得辉煌的成就。”

“未来,我相信你们团队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卓越。

我们相信,这台30座小型支线客机将会为航空业注入新的活力,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捷与舒适。”

“让我们一起为这个成功而骄傲,为这个胜利而庆贺!感谢航空航天事业部全体同志!”

“非凡研究所长李远舟。”

方云良盯着博客上李远舟那篇文采斐然的长文,又扭头看向沈琰,眼里都写满了惊讶。

“往常哪个团队搞出新产品,李远舟最多也就拍个肩膀说句不错,这次居然整出这么一大篇骚包宣言?”

沈琰手指划过屏幕上“龙国航空的新翅膀”标题,忍不住笑出声。

沈琰关掉页面,语气里满是自豪,“是该高兴,关键是咱厂现在确实有这底气,你说国内车企一抓一大把,可敢碰飞机的民企,除了咱还有谁?”

他想起车间里那架银灰色的飞机,想起宋博达团队熬红的眼睛,忽然觉得李远舟的张扬恰是最好的证明。

非凡集团走到今天,

就该让世界,听听龙国民营制造的声音了。

当晚的博客彻底炸了锅,

热搜词条“非凡集团造飞机”以每分钟 5000 +的讨论量飙升:

“惊了!前几天还在看他们厂的农业无人机,转头就搞出客机了?这是开了加速挂吧!”

“楼上别不信,我表哥在航空航天事业部,说这飞机连螺丝钉都是咱自己的,发动机涡轮叶片用的是他们新研发的钛合金,比老米同型号轻 12%!”

一条阴阳怪气的评论格外刺眼:“呵,肯定是买外国零件拼装的,民企哪有这技术。”

瞬间被数百条回复淹没:

“建议这位喷子先去查查非凡集团的专利墙,从五轴加工中心到量子计算芯片,哪样不是硬核自研?不懂就别出来秀智商!”

一个认证为“非凡集团航空航天事业部”的账号直接甩出实锤:

“首飞定在一周后,欢迎全球媒体来拆机检测,但凡发现一个外国零件,我们直播吃螺丝!”

与此同时,沈琰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他先是给书.纪白华清拨通电话,对方听完首飞邀请后连呼太快了。

“我记得你们去年才开项目吧?这就到首飞了?”

沈琰压着兴奋的语气谦虚道:

“主要是小型支线机,技术路径相对清晰些,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啥叫不值一提?”白华清在那头笑骂,“我已经让秘书把日程空出来了,首飞那天不光我去,还得拉着其他同志一起去!”

紧接着打给成剑将军时,对方更是爽利:“你小子总算想起我了?我肯定准时到!”

挂了电话,沈琰又依次联系了其他各个领导。

一周之后。

天公作美,风和日丽。

正是试飞的绝佳时机。

一大早,白华清、成剑、段闻、顾烨华等相关领导便抵达非凡研究所航空航天事业部,

首先对厂房进行考察。

走进车间,

一条几乎全自动的无人机,生产线映入眼帘。

白华清指着运转流畅的机械臂,向一旁负责介绍的宋博达问道:

“宋博达同志,这条生产线是你们自主设计建造的吗?目前产量如何?”

“是的,完全由我厂自主设计生产。”

宋博达应声答道,“以生产一吨级无人机为例,这条生产线单日产量可达五百架;

若生产更小型号的无人机,产量还能进一步提升。”

“哦?”白华清顿时来了兴致,

“难道这条生产线,还能适配不同型号的无人机?”

宋博达点头解释:“没错,这条生产线核心在于智能化控制,只需在程序上稍作调整,即可切换生产不同种类的无人机。

我们所有无人机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堪称一个无人机族,超过半数的零部件可在不同机型间通用。

因此,生产线的机械臂参数大多无需大幅调整,生产其他类型无人机完全不成问题。”

白华清闻言连连点头:

“高!这样一来,无人机售后维护更便捷,生产线重复利用率也高,

不仅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还能拉低无人机售价,一举多得啊!”

沈琰望着生产线运转的机械臂,继续解释道:

“白书.纪,其实我们厂的模块化设计不仅适用于无人机,像机床、汽车、通讯设备等产品都形成了产品族。

比如车床系列,从精密仪表车床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70%的核心零部件都是通用的,

生产线切换型号时只需调整程序参数,半天就能完成转产。”

“但这样一来,研发成本和生产线投入会不会很高?”白华清追问,

指尖无意识敲击着参观通道的玻璃护栏。

“初期投入确实大。”

沈琰坦然承认,“就拿这条无人机生产线来说,光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就砸了 2.3亿,但换来的是生产效率提升 400%,售后维修成本降低 65%。

去年我们测算过,模块化架构让同类产品的综合成本下降了 28%,利润反而比传统模式高出 15个百分点。”

他顿了顿,指向车间角落的废料回收系统,

“连边角料都能通用,那边的无人机外壳废料,粉碎后能直接用于生产汽车保险杠,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白华清若有所思:“这种模式能推广吗?要是全省企业都这么干,产业升级能快不少。”

“难啊。”沈琰苦笑一声,

“就说研发投入吧,我们厂每年把 18%的营收砸进研发,去年光航空发动机项目就烧了 47亿。

但多数企业连 3%都舍不得投,宁可花大价钱买国外淘汰技术,也不愿养自己的研发团队。”

他指向窗外正在装卸货物的卡车,

“现在市场上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出去,谁还愿意沉下心搞烧钱的模块化?

您看那些组装厂,买套国外图纸就能开工,一年挣的钱比我们搞十年研发还多,这怎么比?”

成剑将军突然插话:“可你们这不光是挣钱,是在挣骨气。”

“成将军说得对,但现实是……”

沈琰话没说完,就被白华清打断。

老书.纪望着远处飞机的轮廓,语气沉重:

“我明白,现在经.济发展还比较粗放,大家都想挣快钱。但你看非凡集团,从造汽车到造飞机,靠的就是不挣快钱的韧劲。”

他转身握住沈琰的手,“你说有没有办法让更多企业明白,搞核心技术不是无底洞,而是聚宝盆?”

沈琰摇摇头:“短时间内确实没好办法,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自然会倒逼企业投入研发,靠投机取巧赚快钱的模式,注定走不长远。”


    (http://wmfxsw.com/book/225800-8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