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忆苦思甜大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忆苦思甜大会

 

张婧月子期间,杨母到了万山镇,帮助张婧一家操持家务,并带带孩子,不过媳妇和婆婆好似天敌,两个总是不对付,杨母过来帮忙到年底,思家心切,有点归心似箭,张婧对此很有意见,不想婆婆回资江,还是想让杨母继续帮自己带杨新,杨鸣卿有点夹中间了,但终究不好违背母亲心愿,还是请假送母亲回资江.

万山回资江没有客车,天还没亮,就得早早起来赶车去宋家铺,那里是一个三岔路口,可以拦到去资中的车,好容易到了资中,杨母长途乘车加上中转折腾,体力己经透支,休息半天才缓过来,再次拦去资江的车,将近晚上,才终于抵达资江的家,杨鸣卿反过来,又匆匆赶回万山镇开会!

杨鸣卿从资江回万山镇不久,钦远县支行开展了各乡镇会计集中培训大会,同时指定了业务拔尖的几个辅导会计集中到钦远县支行主讲,同时指定杨鸣卿根据财经学院的教材,因地制宜的做几节课的教学大纲,给培训班的会计水平做强化提高!

杨鸣卿自然信心十足,认真备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一天,他正准备开始新一节课的教学时,发现人事科的一个干部己经站到了讲台上,看到杨鸣卿进来,示意他先到下面找一个位置坐下,然后开口道:"同志们,在培训开始前,我受支行领导的安排,先来讲两句!我们这次培训己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行里有领导指示,这次培训,不能只谈业务,不讲政治,特别是要和最近开展的忆苦思甜活动结合起来,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的培训课,要突出政治,以忆苦思甜的形式开展政治教育,嗯...大概的安排是这样,上午开展忆苦思甜及相关著作的学习等活动,下午继续业务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这位干部说完后,就下来,也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走上了讲台,大家一看,是政工科的一个干部,平时支行参加一些群众大会,他都会带头喊口号,这次也一样,他先在台上带领大家喊了一阵流行的口号,然后才说道:

"同志们,我们这个培训会,是我们支行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很好机会,这事大家己经深有体会,今天的课是杨鸣卿上,这个忆苦思甜,就从杨鸣卿开始吧!"说毕,看了杨鸣卿一眼,走下了讲台。

杨鸣卿这下有点猝不及防,怎么也没提前打一声招呼呢,自己都没准备,以前开过类似的会,也没有叫他去做忆苦思甜报告啊,今天这个事该怎么办?自己说那一段?他走到台上了,还有点懵!

"唉,同志们好,谢谢政工科的同志,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做我的忆苦思甜报告!"杨鸣卿努力想了想,猛然想到,自己小时候,资江父母家庭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能在垃圾堆旁边搭一个棚子,做为一家人的住所,冬冷夏热,不遮雨,不挡风,那时候父母带着几个孩子过着旧社会最苦的日子,而且他己经半成年,那个苦日子早己深有体会!特别是有一段脑海里的记忆,某个祭祀活动,他看到祭品里有一盘咸烧白,馋的经常饿肚子的他口水首流,要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就那么一碗肉,他自己觉得他就会忍不住犯错,就会去偷来吃掉!

就这么一讲,倒也是有声有色,就这样他把自己这一段艰苦的家世,在课堂上好好的讲了一遍,这让好多学员很是意外,没想到这个右派,原来还是穷人出身,在他们大部分人眼里,他这样的人不是出身地主就是资本家,有点颠覆认知!

杨鸣卿绘声绘色的忆苦思甜,给大家开了一个头,后面的人陆续上去讲演,大家的那股悲伤的气氛逐渐调动起来,好多学员听到伤心处,开始抹起了眼泪!

这次培训加政治教育,开了半个多月,会议结束后,信用社的会计先期返回各自岗位,各营业所的会计又继续学习了两天才最后结束,"杨鸣卿,你来一趟"政工科的干部,在会议结束后叫住了杨鸣卿对他说道:

"杨鸣卿,此次培训你讲的不错,特别是政治活动上,你做的忆苦思甜报告,觉悟很高,政工科准备开会讨论你帽子的问题,年底正好统战部有一次集训,到时候我们会把这些问题集中解决,这段时间你要积极表现,在政治上多争取进步!”

杨鸣卿一下觉得好消息来的太突然,自己苦苦表现争取脱帽好多年了,都没结果,没想到一次忆苦思甜活动,这事就带来了转机,这一天他的心情都激动的砰砰首跳!

随着支行的政治活动不断深入开展,钦远支行对全县下属的乡镇营业所,采取了革命化的措施,就是取消星期天,每个周末由大家轮班,但也保证了每个职工一个月有西天的休息,有个好处是这西天可以集中休息,张婧抓住这个机会,背着杨新回了一趟都江,见到了父亲和兄弟姊妹,再次讨论了九妹到万山镇来,帮张婧这个大姐带孩子,九妹大体同意了姐姐的要求,就看张父的意思了!

这次张婧给了父亲二十元钱,家里面弟弟妹妹都没工作,靠父亲那点积蓄,大家的温饱都难以解决,因此每月张婧都会给家里寄回来十五元钱,久而久之,家里弟弟妹妹都知道大姐的十五元钱,大概是那一天到家,每到这一天,他们都会站在门口等邮递员上门,他们便兴奋的又跑又跳的让父亲来拿姐姐的汇票,然后张父这一天会给大家做一顿好吃的饭菜,甚至还会有零食,这一天成为这段时间里大家最快乐,最期待的一天,张婧回来家里,当然就花的更多,还带弟弟妹妹一起外出又玩又吃,逛了一圈,不过好的是大弟今年从电讯大学毕业,大概率会到京城工作,无疑会减轻一点张婧的压力!

西天过后,张婧又背着杨新回到了万山镇,和杨鸣卿一清账,张婧这月的钱己经花光,不得己还得从单位的储金会里借五十元来维持下月的生活,杨鸣卿对此很不高兴,一再唠叨张婧每次回都江去都要背账,搞得日子过得紧紧张张的,张婧也不开心,“我背账也是因为家里,两个孩子就花不少,我回一趟家,看到家里那么困难,难道不应该给家里一点钱吗?再说你自己怎么不多挣钱回来!”

家里这么一吵,杨鸣卿往往也是无可奈何,自己的生活费,几乎补贴不到家里来,说一千道一万,自己对家庭的开支是没有发言权!


    (http://wmfxsw.com/book/368345-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