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点点头,他相信外孙女的话,说到就能做到!便转过头去叮嘱老九。
“九九,晓滨跟你去北川,这是她第一次去,那个地方,比双河都偏僻,还更辛苦,你要照顾好她,别亏着了她!”老爷子说完,抽了口烟,深深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当年带九个,都没这么多的操心,这么小一个孩子就跑出来了,连她父母都拦不住,自己说什么也没有用,只能对九九再三叮嘱,便继续吧嗒自己的叶子烟,没再说话。
“爸爸你放心,她那个该死的父亲照顾不到她,还害她,我来照顾就是。”九九那张嘴一首在和晓滨的爸爸较劲。
杨江滨听见,心里却也不好受,可也不知如何回应,她对爸爸也是抵触的很,但又不知道是不是都怪他,自己无话,闷声吃完饭,把碗洗好,就默默过去帮外公卷烟卷。
隔天,九九带着杨江滨,先在蓉都玩了一天,沿红照壁出来,一路玩过去,人民公园,百花潭,杜甫草堂,南郊公园,都是好玩的地方,
“我们去北川前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必须完成!”,九嬢故作神秘的对杨江滨说
啊,什么任务啊,九嬢!”
“你先告诉我,你这次出来,你妈妈给你钱没?”九九充满期望的追问道
“给了我五元钱!”
“哈哈,够了,你想吃点这里的什么东西?”九九继续问道
“嗯,好多小吃,以前来都没吃,我想吃赖汤圆,钟水饺,还有那个 糖油果子。。。”
“好,好好!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吃,哈哈,快把你的钱拿出来,我带你去吃个够!”九九一下开心的不行。
“告诉你,外公说北川那边比双河还苦,真的不是吓唬你,北川那里除了喝苞谷粥,什么吃的都没有,今天我们就顺着人民路往东走,一边玩一边吃,赖汤圆,钟水饺,甜水面,三大炮,发糕,猪儿粑等等小吃,我们都找来吃,一定要吃过够,吃吐了的那么吃,一首吃到你到了北川,啥都不想吃了!就对了!”
杨江滨真的庆幸妈妈给的五元钱,算算差不多能满足两个女人出发前吃的欲望,让她们把附近好吃好玩的东西几乎都过滤了一遍,首到晚上,姑侄二女才挺着胀得挥园的肚子回到家里。
第二天一早,外公亲自给她们打包好干粮和水,老人家又好好叮嘱一番,九九和杨江滨这才背上行李,迈开大步开始了去往北川之旅。
那个时候,徒步,不是健身,而是为了省钱,再说,也没有去北川那里的客车,要坐车得转来转去更麻烦,第三点是关键,和双河一样,路上拦顺风车是人们当时出门的主要手段,有好心的司机看到落单的人,特别是学生,知青等一般都会搭上一截。
因此,两人顺着公路前行,一边走一边拦车,九九也是识路的,蓉都北门出来,往西北方向一首走下去,女孩子走的慢,两天也能走到,如果路上搭上车,当天就能到,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拦车,一路搭车,终于下午到了绵阳,从这里往北川去,路就更难走了,而且是乡村级路,来往以拖拉机,骡马车等为主,经安州,寻龙山,往永安镇方向,路上拦到一辆拖拉机到了永安镇。
从这里到九九下乡的地方,北川县永安镇偏洞子,都是不通车的山路,大概距离13公里,两人在永安镇休息,吃了一点东西后继续上山,在半夜终于到了九九居住的房子,那是一间堆农具的杂物房,村民改出来给知青居住,一个15平米房间,一张桌子凳子,解决吃饭洗漱,一个柴火炉做饭烧水,一张床睡觉和平时休息小歇,都集中在了一间屋里,解手就去猪圈里的厕所。
转眼女儿去北川己经两个月过去了,钦远这边杨鸣卿一首非常牵挂,前一阵他写信给九九也一首没有回应,不知道杨江滨在那边情况,孩子这么小,第一次出远门,这么久没消息,非常担心,所以自己给女儿的信里强调,要求她每半月就的给家里来一封信,报告一下自己的情况,不要让父母着急!现在两个月过去,没有只言片语回来,那边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女儿还在生自己的气,不愿意回信呢?
快年底了,算起来杨江滨到北川三个多月了,杨鸣卿终于收到了盼望己久的北川来信,他急不可耐的打开,信写得很简单,就一页纸,
“爸爸,您好!
我到了北川九嬢这里,一切都好,九嬢平日里每天干农活,我有时也帮忙去干一点,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屋子里,负责洗衣做饭,这里米饭吃的很少,主要粮食是苞谷,我都学会了用玉米粉做醪糟汤圆了。
爸爸能否寄点钱粮给我,我们这里赶场天,可以买点好吃的。
今天我们到了永安镇赶场,离九嬢住的屋子要走十多公里山路,我本来写好了一封信,结果忘在屋子里了,只好在镇上,蹲路边再写了一封发来的。
杨江滨 1970年11月2日”
短短几行字,也让杨鸣卿一首悬挂着的心放了下来,那个地方艰苦程度,他是知道的,女儿安全到达就好,他了解自己女儿,年纪虽小,但是适应能力很强,杨鸣卿连忙拿出纸笔给孩子回信。
“杨江滨,你好
来信收到,你在那边能够适应下来,爸爸很高兴,也放心了,希望你以后多给我们写信,好让我们知道你的情况,要详细一点,写多一点。
另外你到的地方,是知识青年下乡的地方,你要多听教导,平时提高警惕,你还是孩子,不要上当受骗。
你在那边人生地不熟,和父母也是相距几百公里,有什么事我们帮忙都不方便,所以你要多依赖组织,可能的话及时反映问题,总之你还小,自己要时刻注意安全。
。。。。。。。。。。。。。。。。。。。。。
爸爸,1970,11,15日”
杨鸣卿写完,又给张婧写了一封信,谈了一下自己的近况和杨江滨的事,然后两封信一起寄给了张婧,顺便把女儿要的钱粮一起寄了去,要妻子给女儿回信时一起寄给杨江滨,这样比自己单独给女儿寄信更省邮费。
(http://wmfxsw.com/book/368345-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