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化整为零 分头进疆(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0章 化整为零 分头进疆(二)

 

在夜色茫茫的戈壁滩上,连绵起伏的沙丘,黑黝黝的,像一尊尊蹲伏在沙地上的妖魔怪兽,狰狞恐怖……

寒风“呜呜”怒吼着,东挖西抓,疯狂地撕扯着大地,狂野地扬撒着沙尘……

在稀疏的枪声、狂奔的马蹄声、奔跑的脚步声、粗野的喝骂声中,苟金元、汪永山等十来个红军战士,拿刀提枪,扛镐握锨,在起伏连绵的沙丘中间,飞奔跳跃……

1937年4月27日的清晨,一条沙石公路,由东向西,朝前延伸而去。

一根根黑溜溜的木头电杆,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哨兵,默默守护在路边,一直沿路向前延伸着。

沙石公路旁边,有几座摇摇欲坠,破烂不堪的低矮的黄泥土房,早已经是,人去屋空,在呼啸的晨风撕扯下,沙尘飞扬,灰雾蒙蒙。

这就是出疆入甘的重要站点,因当地马莲菜生长较多而得名的马莲井。

在沙石公路旁边的一个沙丘上,有两个站岗放哨的红军战士,端着枪,在来回走动……

在这个沙丘下的沙窝里、沙坎下,刘庆南、饶子健、周纯麟等十几个红军指战员,每人手捧着一个铁罐筒,正在喝着爆炒麦粒熬煮的稀饭,几堆篝火,在熊熊燃烧,十几匹战马,在几步远的沙地上,啃吃着绿茵茵、毛棱棱的一丛丛梭梭草……

话说孙玉清和他的红军骑兵部队,为掩护西路军红军主力部队,顺利、安全挺进新疆,在茫茫戈壁滩上,与马匪军李增荫第2骑兵团、马华荣595和刘呈德596两个步兵团,厮杀混战了一整夜,直到天亮,双方人马,人困马乏,在地,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南边的沙石公路上,马蹄声震天动地的轰响起来了,无数的马蹄,踏起的沙尘,飞溅起几丈高,尘雾翻滚,铺天盖地。

原来,马步芳得知西路军红军没有剿灭,反而越剿越多,还把安西县城,都给抢占去了,当即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立刻调兵遣将,指派他的一奶同胞哥哥——第100师298旅旅长马步康、表哥——西北“剿匪”总指挥马元海、第82军骑兵第2旅旅长兼陆军第100师副师长马忠义,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安西,又得知红军孙玉清部,弃城向新疆方向挺进,就人不卸甲,马不卸鞍,不顾人马的死活,继续朝着甘新公路,疯狂地追撵了上去……

孙玉清和他的红军骑兵部队,远远地望见,大批的马匪军援兵,铺天盖地,气势汹汹,朝着他们杀奔而来,就急忙催赶卧地歇息的战马,艰难站立起来,准备迎敌。

同样在地的马匪军李增荫骑兵团、马华荣595和刘呈德596两个步兵团,一见自已的援军,黑压压的赶来,立马感觉到,身体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亢奋,精力旺盛,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拿起刀枪,或骑马,或徒步,向红军冲杀过来……

黑压压的马匪军,像一大片蝗虫似的,掠过戈壁滩上,疲劳、饥渴过度,站立不稳的孙玉清和他的红军骑兵部队,再回头看时,戈壁滩上,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只见孙玉清和他的红军骑兵部队,全军覆没了!

马步康、马元海、马忠义、刘呈德、马华荣、李增荫,立马横刀,站成一排,笑嘻嘻地观赏着他们的“辉煌战果”——东倒西歪,横七竖八,躺卧地上的红军大队骑兵人马……

然而,就在这时,却从躺卧在一匹枣红马的身旁,晃晃悠悠,站起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魁梧,浑身上下血迹斑斑,四方脸,容貌英武,气度不凡的老小伙子……


    (http://wmfxsw.com/book/475655-1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