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为了不拖大部队的后腿(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为了不拖大部队的后腿(六)

 

天,刚麻麻亮,刺骨的寒风,仍然不依不饶,毫不疲倦,在山野沟壑间,肆意奔窜,鬼哭狼嚎。

阴沉沉的天空,布满了窟窿眼眼的破棉絮似的乌云,从破棉絮似的乌云窟窿眼里,透射出阴冷瘆人的惨白寒光,随着破棉絮似的乌云地飘动,一轮面色苍白如冰的太阳,时隐时现。

干硬的雪粒渣子,像是从破棉絮似的乌云窟窿眼眼里,偷偷钻挤出来,在一望无际的太空中,零零星星地飘落。

在一大片荒凉的开阔的戈壁滩上,长着一丛丛半人多高的被雪半遮半掩的红柳,还有被雪覆盖,时隐时现横卧在荒石滩上的一块块大石头。

孙玉清头上戴着一顶缝有红布五角星的灰布单军帽,长长的头发,披散在肩膀上,深灰色的棉制军服上,套了一件灰布挂面的羊羔皮子短棉大衣,灰布棉裤,已经磨掉了半截子,吊着棉花疙瘩和破布条条,脚上没有穿鞋,包着烂毡和破布,右手拄着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走着路。

旁边,有一个身背刀枪的红军战士,搀扶着,缓步往前走着。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嘈杂的马蹄声和脚步声。

孙玉清和那个搀扶他走路的红军战士,不约而同,停步寻声而望,就见几个骑马的人,领着一群老百姓装束的人,朝他俩这边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孙玉清警惕地对身旁的红军战士,说道:“小吴,有情况,赶紧隐蔽起来。”

孙玉清和小吴,迅速躲藏在一个大石头后面,与此同时,孙玉清从自已的枪套里,拔出了盒子枪,而小吴,却从自已身上取下了“汉阳造”步枪,紧密地注视着远处,急速向他们这边靠近的来路不明的人群。

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大。

嘈杂纷乱奔跑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就听一个庄稼汉模样的男人奇怪地问道:“哎,苟团长,明明看见有两个人,并并齐儿,在雪滩滩上走哩,咋的,一晃眼的工夫,就没影儿了?”

紧接着,就有一个像是苟团长的男人,接过前面人的话茬子,命令地说道:“大伙儿,都给我马上散开,就像婆娘们拿木梳梳头发一样,给我仔仔细细搜索,不能漏掉一个虱子,也不能漏掉一个??子!”

时间过了没多久,就有五个手拿大刀长矛的农民,朝着孙玉清和小吴躲藏的大石头,搜索着走了过来。

小吴,“咔嚓”一下,将子弹推上了“汉阳造”的枪膛,就要准备开枪,干掉这几个气势汹汹,来者不善的乌合之众。

孙玉清赶忙伸手拦住,低声说道:“这几个人,虽然手拿大刀长矛,可从穿着来看,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庄稼汉。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不能打老百姓!”

小吴不服气地说道:“可是,军长,您看这些人,穿着,虽是农民庄稼人,却满脸凶光,不是善类啊!如果再不开枪,那我们就凶多吉少啦!”

过了一会儿,5个手拿大刀长矛的庄稼人,就走到了孙玉清和小吴藏身的大石头跟前。

孙玉清和小吴,把枪收起,慢慢从大石头后面站起来,和颜悦色地瞅着这群身穿各色各样衣裳的庄稼汉,小吴首先问道:“老乡们,你们拿着刀和长矛,撵到我们跟前,要干啥呀?!”

这5个手拿大刀长矛的农民,“哗啦”上前,把他俩团团围住,才说:“我们是国民党肃州区保安团的团丁,奉了马长官的命令,前来捉拿你们这些共匪的!”

一边说着话,一边扑上来,夺走了孙玉清的一只盒子枪,还有小吴的一支“汉阳造”步枪和把柄上拴着红绸布的一把大刀。

接着,又对孙玉清和小吴,进行了搜身。很快,就另外搜出了这样一些东西——

灰布挂面的羊羔皮子短棉大衣1件;

盒子枪子弹75发,“汉阳造”步枪子弹20发;

光亮如新的匕首一把;

红牛皮背包1个;

怀表1只;

指南针1个;

黄色烟嘴1个;

笔记本一个;

钢笔1支;

牙刷和搪瓷茶缸各1个;

钞票175元;

还有一个小布袋,装有一碗粗炒面,和少许的盐巴。

这5个农民模样的团丁,分别叫张三、李四、王麻子、杨二、白胖子,他们瞅着放在雪地上的一堆好东西,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几个人围拢在一起,相互低声叮嘱着,赶紧把这些好东西,5个人平分了,千万不能叫苟团长、朱营长等那几个当官的知道。

这5个团丁,正在交头接耳,叽叽喳喳,欢天喜地,商量着如何去分,这些从两个红军身上搜到好东西时,苟团长及其卫士梁怀仁、朱营长、杨连长、石排长等人,骑马赶了过来……


    (http://wmfxsw.com/book/475655-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