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装病逃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装病逃出

 

在那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抗战岁月里,华夏大地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硝烟弥漫,民不聊生。局势如汹涌澎湃的怒海,复杂多变且凶险莫测,每一刻都充满了未知的危机与挑战。甄汇,这位坚毅勇敢的战士,肩负着侄子甄雄交付的重要使命,在一个阴霾密布的清晨,以康复的名义再次踏入了孤军营那扇沉重而沧桑的大门。

孤军营内,一片沉寂与压抑。破败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墙壁上斑驳的弹痕和岁月的侵蚀痕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惨烈战斗。操场上的杂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像是被战火摧残得失去了生机的灵魂。甄汇深吸一口气,那混杂着尘土、硝烟与陈旧气息的空气涌入肺腑,他的心却如燃烧的烈火,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他缓缓地迈着坚定的步伐,脚下的土地仿佛还残留着往昔战斗的炙热温度。望着四周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那些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兄弟们的面孔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有欢笑、有泪水、有热血、有牺牲。每一张面孔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英勇抗争的见证。他深知侄子甄雄的抱负和计划,也明白自已此次归来所承担的千钧重任。

甄雄给所有官兵开出的条件,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他承诺,一旦将他们从孤军营中解救出来,每个月至少给予 15 个大洋的军饷,而且绝不拖欠。要知道,在当时的唐国主力部队中,普通士兵的军饷仅仅才七八块法币,还时常被拖欠,导致士兵们的生活困苦不堪,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甄雄的这一承诺,如同沙漠中的绿洲,给了这些身处困境的官兵们一线希望。那希望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不仅如此,甄雄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那就是他们必须绝对服从他的指挥,全身心投入到抗击鬼子的战斗中去。并且在短时间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他们需要隐姓埋名,暂时放下自已原来的身份。这意味着他们将告别过去的荣耀与名声,成为无名的战士,默默地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一切。

这个条件对于这些官兵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那个战火纷飞、生死未卜的特殊时期,他们内心的愤怒和仇恨早已燃烧到了极点。他们身陷孤军营,虽然对侵略者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却无法在战场上给予敌人有力的回击。每日只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如今,甄雄的出现,仿佛给了他们一把打破困境的钥匙,让他们看到了重新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希望。

甄雄在四行仓库的英勇表现,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心中。那个曾经不起眼的年轻士兵,在战火中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退缩。他的怒吼声响彻云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他以顽强的抵抗令敌军都为之震撼,让敌人见识到了唐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这让他们对甄雄刮目相看,从心底里认可了他的领导能力和战斗精神,坚信在他的带领下,一定能够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和胜利。

他们纷纷在心里思量着,如果真的能从这孤军营中脱身,跟着甄雄这个长官又有何不可?反正都是为了抗击鬼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总好过在这牢笼中消磨意志,碌碌无为。哪怕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是军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守护者,他们的使命就是保卫家园,驱逐侵略者,让祖国的大地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

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甄汇展开了积极的行动。他利用自已在孤军营中的人脉关系,以及对官兵们内心想法的了解,开始逐个与他们交流、沟通。

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像是破碎的希望。甄汇在操场的角落找到了一位名叫李勇的士兵。李勇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目光中透着坚定。他正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望着天空发呆,汗水顺着他刚毅的脸庞滑落。

甄汇走上前去,在李勇身边蹲下,轻声说道:“李勇兄弟,咱们不能就这样被困在这里,甄雄给咱们指了条出路。”

李勇皱了皱眉,转过头来看着甄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真能行?”

甄汇用力地点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只要咱们齐心,一定能!”

李勇沉思片刻,脑海中闪过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想起了家乡被侵略者践踏的惨状,然后咬咬牙说:“好,我跟你们干!”

在一间昏暗潮湿的宿舍里,甄汇见到了神情忧郁的王强。王强坐在床边,双手紧紧握着,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担忧。

甄汇坐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耐心地说道:“王强兄弟,咱们在这孤军营里,每天都在浪费生命。出去跟着甄雄长官,至少还有机会为国家、为亲人报仇。”

王强抬起头,眼中含着泪花:“可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怕……”

甄汇握紧了他的手:“王强,不试试怎么知道?我们都是军人,身上背负着使命。难道要一辈子被困在这里,看着敌人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

最终,在甄汇的耐心劝说下,王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甄汇大哥,我听你的!”

还有一次,在仓库的角落里,甄汇找到了正默默整理物资的赵刚。赵刚是一位作战勇敢的班长,当甄汇说明来意后,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我愿意跟着甄雄长官,跟鬼子拼到底!”

经过不懈的努力,甄汇很快便陆续说服了将近三十个人的士兵。这其中,不仅有普通的士兵,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排长和两个作战勇敢的班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此刻,他们的心紧紧相连,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准备着。

然而,甄汇的这些举动并非毫无破绽。他频繁地与官兵们接触和交流,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那些怀疑和警惕的目光在暗中窥视着,终于,这个异常情况还是被团长察觉出了端倪。

团长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和战争留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诉说着一段血与火的故事。他对孤军营的管理一向严格,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敏锐的眼睛。

当他发现甄汇的行为后,立刻皱起了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他决定亲自找甄汇询问清楚。

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团长表情严肃地看着甄汇,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甄汇,你最近在营里的行为有些异常,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甄汇心中一紧,额头上冒出了细微的汗珠,但他知道此刻不能退缩,于是挺起胸膛,诚恳而坚定地说道:“团长,我们不能就这样被困死在这里,我们要出去打鬼子!”

团长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想起了曾经在战场上的那些生死瞬间,想起了无数牺牲的战友,那些鲜活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让他心中一阵刺痛。然后缓缓说道:“你可知,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

甄汇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团长,毫不犹豫地回答:“团长,我们不怕!国难当头,我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在这里苟且偷生!”

团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团长的目光在甄汇身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燃烧的火焰。

终于,团长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甄汇啊,我又何尝不想带着兄弟们重回战场,痛击敌寇。但这事儿非同小可,一旦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甄汇急切地说道:“团长,甄雄长官有计划,有决心,我们也都愿意跟着干。只要组织得当,未必不能成功。”

团长背过身去,望着窗外那片阴霾的天空,沉思良久。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凝重,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甄汇,你让我再想想。”团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犹豫。

甄汇知道,团长需要时间来权衡利弊。他恭敬地敬了个礼,转身离开了房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甄汇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期待。他一方面继续与已经说服的官兵们保持联系,巩固他们的决心;另一方面,焦急地等待着团长的最终决定。

而团长,在那几天里,也时常独自一人在孤军营中踱步。他走过每一间宿舍,看着战士们那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神;他站在操场上,回忆着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他望着远方的天空,思考着部队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

终于,在一个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刚刚划破黑暗,团长把甄汇叫到了自已的房间。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团长坐在桌前,脸色凝重。

“甄汇,我决定,支持你们。”团长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如同破晓的钟声。

甄汇的眼中瞬间绽放出兴奋的光芒,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团长,太好了!”

团长站起身来,走到甄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但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让兄弟们白白送命。我们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和期望。”

甄汇郑重地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决心:“团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从此,孤军营中的这股力量,在甄汇和团长的带领下,悄然开始了他们的准备工作。他们秘密地制定计划,收集情报,训练体能,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充分的准备。

在一个夜晚,月光如水洒在操场上。甄汇和几位骨干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行动的细节。

“我们必须确保行动的保密性,不能让敌人有丝毫察觉。”甄汇压低声音说道。

“对,还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对方案。”排长补充道。

“大家都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但我们的牺牲一定会有价值。”一位班长坚定地说。

他们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而在宿舍里,战士们也在默默地准备着。他们擦拭着武器,整理着装备,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行动的日子越来越近。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终于,在一个黎明,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他们悄悄出发了。身影在晨曦中渐行渐远,向着未知的战场前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为了心中的信念,义无反顾……


    (http://wmfxsw.com/book/497888-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