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战争的阴霾如厚重的乌云,沉沉地笼罩着整个唐国。倭军的侵略如同一股汹涌肆虐的黑暗洪流,带着无尽的残暴与贪婪,肆意冲击着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城镇在炮火中沦陷,村庄在硝烟里哭泣,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国内的局势也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在这乱世中角逐,权谋与争斗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甄雄,这位在抗倭战场上曾经威名远扬、英勇无畏的将领,因其拒绝接受宁城政府方面的命令,而成为了宁城方面的眼中钉、肉中刺。
宁城,这座曾经繁华喧闹的城市,如今也被战争的阴影所重重笼罩。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冷清寂静,店铺紧闭,行人匆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政府大楼内,官员们围坐在一起,面色阴沉地商讨着对甄雄的处置策略。
“这个甄雄,竟敢违抗命令,简直无法无天!”一位身材肥胖、满脸油光的官员愤怒地拍着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颤抖。
“眼下倭军压境,我们暂时不能动用武力,但也不能让他如此逍遥。”另一位官员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沉思。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有人急切地问道。
“不如利用舆论的力量,让他名声扫地,失去民众的支持。”那位沉思的官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舆论的力量来打压甄雄。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各种报纸媒体纷纷刊载对甄雄的指责之词。那些报纸的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大字写着夸张而扭曲的标题:“甄雄——自私自利的军阀”、“甄雄,不顾民族大义的罪人”。文章内容更是肆意歪曲事实,将甄雄描绘成为了一个不顾大局、贪婪自私的军阀。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所大学的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学生们原本应该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安静地学习,但此时却被这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搅乱了心思。他们聚集在一起,传阅着报纸上关于甄雄的报道。
“怎么会这样?甄雄将军不是抗倭英雄吗?之前还听说他在前线奋勇杀敌,多次击退倭军的进攻。”一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学生疑惑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不解和困惑。
“报纸上都这么写,肯定不会有错。他现在不顾大局,为了自已的私利拒绝政府的命令,就是民族的罪人!”另一名身材高大、性格冲动的学生激动地喊道,他的声音在人群中格外响亮。
“也许这里面有什么误会?我们不能仅凭报纸的一面之词就轻易下结论。”一位面容清秀、冷静沉着的女学生说道。
“还能有什么误会?现在大家都这么说,他肯定是做了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有人反驳道。
就这样,众多不知真相的唐国民众和学生被误导,纷纷发动游行示威。他们举着标语,喊着口号,情绪激动。
城市的街道上,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愤怒的呼喊声、抗议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甄雄不顾大局,应当受到谴责!”
“打倒军阀甄雄!”
“让他为自已的行为付出代价!”
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甄雄的名声在一夜之间一落千丈,从一名备受尊崇的抗倭英雄变成了千夫所指的民族罪人。
而在甄雄所占据的地盘,气氛却截然不同。这里的士兵们依然坚守着岗位,他们对外面的指责感到愤怒和不解。训练场上,士兵们挥汗如雨,口号声依然响亮。
“师长为了抗击倭军,出生入死,怎么会是他们说的那样?”一名年轻的士兵气愤地说道,他的脸庞因愤怒而涨
(http://wmfxsw.com/book/497888-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