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是没意见的。
她对换地图己经没有开始那么强烈的感觉了。
但是,苏荷有些迟疑的道:
“家里的生姜快要到时候了,己经有人付了定金是要交货的,还有我爹种的南瓜也都差不多熟了,要摘了。”
钱是钱,劳动成果是劳动成果。
嫂子有钱是嫂子的,那些可都是他们自己家赚的。
“南瓜是什么?”晏明珠问道。
苏荷道:“我也不知道,就是一种瓜果、蔬菜吧,可以吃,软软绵绵的,还有点甜。”
“是叔父种的?”晏明珠又问。
苏荷点了点头,“对啊。”
虽然是被迫的,但真的是苏大种的。
就连中间的浇水、施肥、除草都是苏大亲力亲为,自然是她爹种的。
看晏明珠的表情她也能猜到,她定是听了村里的各种谣言,说她爹西体不勤,五谷不分,万事不干,根本就不可能种菜。
虽然曾经是客观事实,但事实也是可以改变的。
她爹以后要是真的去考功名,读书人的名声能好一点自然是好点。
“答应了人家的事情自然是要做到。”晏明珠也没意见。
这门婚事苏家人惶恐,她又何尝不忐忑。
她做这么多,送礼送宅子不就是想成亲之后的日子过得舒坦一点吗?
就目前来看,苏家人还挺好相处的,至少没谁想着给她立规矩,也没谁上赶着讨好。
光是这点,她就觉得自己赌对了。
叔侄二人也不是传言那般混吃等死的烂泥,这才成亲第二天,就己经拿起书本在温书了。
功名什么的她也不强求,但会用功读书,就没时间出去浪荡挥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比起那些传闻,她还是愿意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
苏大家愿意留下一起生活很好,不愿意她也不强求。
“嫂子,你有别的事情吗?”苏荷还是想找点共同话题的。
虽说她养爹勉勉强强也不是不行,但用肉眼看,大嫂能够提供的资源更多。
骨气这东西要看是什么时候,都是一家人了,还要什么?
晏明珠以为她是问自己找她还有什么事情,道:“无事了。”
苏荷亲热的拉着她的手道:“左右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去家里看看南瓜,那东西老可爱了,还甜。”
晏明珠没被人这般拉手,压抑着自己的本能没有甩开,然后发现还好。
有这么个妹妹也挺好的。
“新婚三日,不宜出门。”
苏荷听过的规矩太多,她也不知道龙熙王朝是守那个时代的规矩,不过同一个时代,盛都与柳溪村似乎就有不同的规矩。
既然是人家那边的规矩,苏荷也不强求,“那我就也晚三天再回去吧。”
这三天先把功课给她爹布置好,万不能一时热血上头,没多久又松懈下去。
“大嫂也是,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大哥有心向上,你也要适当督促,人都是有惰性的。”苏荷好心提醒。
虽说这小姑子管她老子还管自己男人怪怪的,但晏明珠却愈发喜欢这小姑子。
人都是有惰性的,可不是要适当督促吗?
既然不方便回村,苏荷就找了几本书坐在书房里看。
晏家,大哥家,好像是她爹家。
算了,分那么清楚做什么,就是她家书房很大,里面有很多藏书。
以前她以为繁体字哪怕不认识,放在文章里都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来,现在发现也未必。
且不说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这些特例,很多话语说话的方式跟现代不同,意思也天差地别。
想要鸡爹上进,她自己也要做好“表率”。
你看,我激励你上进,我自己也上进,“以身作则”没毛病吧。
这还是没毛病?
别说晏明珠了,就是她身边的常嬷嬷都觉得怪异。
这姑爷不是苏大亲生的也就罢了,那苏荷可是苏大的亲生女儿吧?
怎么这架势了半点不像是做人家孩子的,反而更像是——苏大的夫子。
还是特别严厉的那种。
而李氏和苏启铭都己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晏明珠虽然觉得怪,但这时候维护小姑子就是维护自己夫君,“家里总有人……知道上进。”
这话她自己都觉得别扭,若是苏荷再大个十岁,是个男儿还好,这么小的一个女娃娃……
不过她很快说服自己,读书上进本就是好事,这天下本就有人天资聪慧,小荷妹妹大概就是这种。
“只可惜是个女孩,若是在盛都我还能为她谋算一番。”
这话说得有些哀伤,若她是个男儿身,又何苦有此一遭?
旁人怎么想的苏荷一概不知,她现在的目标简单明了,就是想办法让眼前两个人考公上岸。
尤其是她爹:“爹,你现在辞藻堆砌的本事己经炉火纯青了,接下来要练习些真材实料的内容才行。”
苏大……他明明觉得自己的文章己经很漂亮了。
想当初他要是能写出这般文章县试还不过,那他都要去州府告状的。
真材实料的内容?
还真的是说两句就真的能为天下立心了?
果然,她爹的热血时间有限。
“爹,你是我们这里唯一参加过县试的人。”
多轮淘汰的苏大面色不愉。
“虽说年年题目不一样,但都是要求考生对这些经典著作有深入的理解和背诵,能够熟练引用其中的语句和观点,这点你和大哥都没问题,默写肯定是能过的。
但只会默写也没用,写文章还是得有立意,要紧扣题目,从经典中挖掘出符合其思想的,尤其是官方需要的观点,且立意要高远、深刻,体现出对经典的独特理解……”
成为思想家要有悟性,但是考试重点还是会答题。
会答题。
会答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华丽的辞藻是外面的修饰,里面还是得有坚固的地基和梁柱,这就需要文章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先在脑子里有个基本的概念,就跟盖房子一样,先点破题目的要义;再承接破题的意义进一步阐述;接着起讲开始议论……”
苏荷噼里啪啦一顿照本宣科。
(http://wmfxsw.com/book/641147-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