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祭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祭坛

 

侍卫们呆立在原地,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从他们张成O型的嘴中溢出。

适才他们队长放出威压时,不少人腿就支持不住而开始打抖;现在威压猝然消失,松弛的肌肉却抖得更加剧烈。

时诊甩了甩右手,转过头来看向最前排的那名侍卫。

感受到面前人充满压迫的视线,最开始对时诊出言不逊的侍卫冷汗淋漓,惶恐不安。

“走吧。”

时诊轻描淡写地落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朝着稷康宫的方向走去。

侍卫们惊得六神无主,被这句自然而然的话支配着跟在时诊身后慢慢走着。

走了二三十步到了岔路口,时诊发现这群侍卫还跟在他后面。

“你们不去搬救兵吗?”

“我都让你们走了。”

听到骇人医奴平淡的疑问,侍卫们如梦初醒。

对啊,为什么要跟着他!

还不快跑...快回侍卫营请求支援!

清醒过来的队伍瞬间掉了个头,在副队长的调度下像长了轮子似的飞速遁走。

时诊待他们跑没影后,从容不迫地转了个弯,大大方方地沿着宫道朝帝宫北方的祭坛走去。

祭坛虽在北侧,但还不是帝宫最北的建筑。

时诊沿着中线越往北走,越觉得荒凉,路上的侍人和守卫也逐渐减少。

侍人是不用躲的,他们在白日一般都微微低着头行走,也不会多话多事。倒是巡逻的侍卫需得回避一二。

祭坛素日用得少,荒凉些倒也是情理之中。

时诊不解的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往东是玄鸟宫,往西是稷康宫,都是繁华之所,怎么到中间像是被清场了一样的稀人少烟。

祭坛里边人却不少。

明日夜间,祭礼重办 ,虽说许多布置都是现成的,但还是要多加检查看守,以免发生意外。

时诊隐身观察了一会后,在一个看起来像总管的宫人走了之后,在无人处摇身一变成了总管的模样。

想到方才他离去时六亲不认的步伐,时诊默了默。

三秒之后,他做好了心理准备,鼻孔朝天大摇大摆地走上了祭坛。

“黄总管,您怎么回来了?”

“是...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见他回身,立刻有侍人上前回话。

语气,语气也要学得像。

时诊深吸一口气,憋住嗓子,双眼看天:

“没事儿~”

“我就是想起?前儿个祭礼用的木柴——好似受了潮,想再查看一番。”

那侍人的表情迅速变得紧张起来。

“黄总管,您方才不是说...帝上不会追究我们这些底下人的责任吗...”

“那木柴都是在祭礼前一月就砍好晒干、包着防潮草看管的,绝对不可能受潮啊!”

“炬火熄灭分明就是..”

“住口!”

时诊昂着头,用眼角轻轻地瞥向来人,是个年纪稍长的侍人,服饰上暗纹也要精巧些,估计是个小头头。

年长男子将小的拉至自己身后,向时诊拱手赔罪,随后回身对小侍人说:

“敢妄议帝上,去领罚吧。”

小侍人反应过来自己情急之下说了什么之后瞬间脸色苍白,幸而被领事打断。

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朝时诊匆匆行了个礼就连忙跑开了。

时诊朝年长的领事露出了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这种时候气氛不对,只需要装作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好了。

果然,对面的年长领事似乎当真领会到了这笑容中的一番深意。

他缓缓靠近,压低声音勉强笑道:

“是小人的不是,大人是不满意小人等的孝敬?”

“大人走之后小人才发现漏了一份,真是不应该,还劳动大人又跑一趟...”

他一面说着,一面将一个素色荷包塞进了时诊的手里。

荷包入手,时诊第一时间掂了掂,空荡荡的,应当不超过10枚考场币。

当着领事的面,他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不动声色地收进了怀中。

领事见他神态舒展,终于是松了一口气,默默退回两步开外的位置,抬手准备恭送。

“诶↑,不急。”

时诊捏着嗓子,状似随意地发话,“既然都提到木柴了,不如...你就带我去好好看看?”

领事的神情瞬间再度绷紧,他低声乞求:

“小人等实在是没有了,请大人...网开一面。”

时诊意识到他误会了,但人设不能崩,他走近两步,轻嗤一声:

“你以为我看得上你们那三瓜俩枣吗?”

“是上面吩咐了,木柴要细细地查,快些带我去看一眼,我也好回去交代。”

“可之前不是查过...?”

“什么叫细细的查?查一遍两遍的能说细吗?不过也没多大事,我看一眼就算数。”

领事这才微微松懈,但还不敢大意,冒着让总管不耐烦的风险也要问个明白:

“那...大管事那儿?”

时诊“啧”了一声,“收了你们的好处,我还能卖了你们不成?”

“我既说不会追究就是不会追究!”

随后又不耐烦道:

“搞快些,我事儿多着呢!”

领事这才把心放肚子里,连忙给时诊带起路来。

时诊走起路来的架势相当目中无人,肆意舒展着肢体,好不自在。

他不禁想到一句话:

看似戴上面具,实则卸下伪装。

“就是此处,大人请。”

进柴房时趁那领事没注意,时诊把7枚考场币又放回了他腰间的荷包里。

这帮侍人与他无冤无仇,又未曾出言不逊,他也不好为了自己的目的无缘无故坑害他们。

考场币...还是有缘再见吧。

“行!你可以走了,我随便看一眼自己离开,不用跟着了。”

“是,小人告退。”

这是一间专门用来存放柴火的屋子,祭坛中央就有一个大大的火坑,用到的木柴一定不少。

墙面都铺上了厚厚的防潮布,左边是三大堆色泽棕黄表面干燥的木柴,虽然大小匀称,但颜色和纹路略有区别。

右边则处理得更加精细。

三口大箱子中铺满了防潮的干草,里面的木头各个圆润均匀,色泽明亮,一端用红绸扎系。

这些应当就是巫人手持的火炬木柴。

2个箱子中的木柴明显是簇新的,最里面的箱子里的木头则明显有被烧过的痕迹。

时诊确认屋外无人之后,快步走到那口箱子旁,将木柴拿起一根根查探。

据考场背景介绍,舜帝携娥皇女英告慰神灵时,火炬刚一点燃就熄灭了,定是只烧了个浅浅的黑痕。


    (http://wmfxsw.com/book/654515-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