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碂领命后,很快就出发赶往了江州府,连带着尚方宝剑一起。
而退居江州府的秦铮等人,此时也正在清点如今剩下的将士人数。
失了辰霖府后,他们只得一退再退。
南尧军力本就不如北幽,军心溃散的情况下,北幽的来势汹汹更是火上浇油。
好在北幽大军并不熟悉水上作战,这才停在了江州府,无法再向前一步。
朱栖月也在给伤兵治伤的时候,遇到了晏闻婴和姜珩。
只是几人目前根本顾不上叙旧,连月不歇的战事下,每日都会送来很多伤兵。
朱栖月本不是正式医官,也被临时拉来凑数了,只因医官人手根本不足。
即使有当初通过辰霖府医官考核后留下来的医师,但人手还是很紧缺。
皇甫景云更是没想到,在辰霖府被摆了一道之后,他们竟如同溃散的蚁穴一般,溃不成军。
纵使在那之后,他们还有多次反败为胜的机会。
可没想到,设置好的埋伏却被北幽的人早早识破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北幽军中不知何时出了一个神兵,并不是将官,可一身功夫却好的离奇。
南尧的将领,很多次都在他手下吃了亏。
初见时,不过是个毛头刺客,谁曾想不过几战之后,己经隐隐成了北幽军中的领头人物。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
“昨日,后土娘娘显灵了!”
“后土娘娘说,北幽之所以如此战无不胜,都是她的授意。”
“北幽依赖的那位天兵,是后土娘娘座下弟子,是后土娘娘要她帮助北幽的一统大业。”
“这一切都是后土娘娘的旨意,要我朝重归统一。”
“不然那北幽煞神,怎么可能在短短几月里,就从一个小将成了北幽的一员大将!”
南尧将士本就风声鹤唳,听到谣言后,更是信以为真,一心觉得北幽那位煞神就是后土娘娘座下弟子,一切都是后土娘娘的神力作怪。
“少主,你这法子他们能信吗?”
问话的人正是白逸,有关后土娘娘的传言,就是林容朝派人传出去的。
“自古便有有三人成虎之说。”
“即使一人不信,可若是不止一人呢?”
“到那时,可就由不得他们信与不信了。”
他不过是告诉了在北幽的探子们,几个民间变戏法用的法子罢了。
只要传言一起,再加上这些“神迹”。
南尧的人自然己经是半信半疑了。
但林容朝还有另外一计。
所谓的北幽煞神就是之前被贬为百夫长的陈锃。
只不过林容朝渐渐发现,陈锃这个身份倒是给了他另一个用处。
神兵天降!
南尧的人并不知其中内情。
他们只知道,一个只及弱冠之年的北幽小将,横空出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甚至经历这么多场战事,竟不见一次负伤。
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林容朝计划里的一环。
陈锃不是不会负伤,而是“陈锃们”不可能会负伤。
传言一出,林容朝便想出了这个计策。
一个陈锃确实做不到毫发无损,可若是他们都是“陈锃”呢?
正所谓瞒天过海,南尧的将领们未必没有察觉出什么,可底下的小兵小将们,可就不一定了。
江州府官道
魏碂一路北上,日夜兼程,不敢停歇。
他此时就是传令官,容不得他有丝毫耽搁。
他很清楚,朝中此时早己经是无兵可派了。
他并不是不清楚圣上的心思,圣上手中也未必就没有了底牌。
只是如圣上这般小心谨慎的人,在他明知战局不利,即使他拿出底牌也未必就能获胜的情况下。
他宁愿就此收手。
再战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至于失掉的几城,恐怕也是他为了试探北幽兵力深浅而有意为之。
虽说只相差十万兵力,可辰霖府毕竟是南尧北边的关口,何况还曾是北幽的城池,北幽对它的熟悉程度,绝对不亚于南尧。
可偏偏…又只派去了十万兵力。
这就不得不让他深思了。
所以才会有他在御书房冒死一谏。
毕竟,做官的人…哪能不揣摩些帝王心意呢?
江州府知府梅施,此时正跟秦铮等一众主将,坐在会客厅中,准备商议接下来的江州府防务的问题。
当时北幽大军来的太快,情急之下他们只得将渡桥斩断。
江州府与辰霖府之间,是以这潜龙江为界的。
这也是辰霖府未归南尧之前,北边和南边原有的界限。
潜龙江,江水汹涌非常,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
来往的商客和百姓,也都是依赖于这潜龙渡桥,才能够安然通行。
江面虽然也有船只可以往来,但是也得是那些有经验的江民才行。
寻常人不知江中深浅,贸然行船只能是船毁人亡。
这也是他们能在江州府安然一段时日的原因。
只要北幽的人没有船只和江民,他们是过不了潜龙江的。
但长此以往,也并不是久为之计。
他们身在前线,又不知当今圣意如何,实在有些难以抉择。
就在他们两难之际,有消息传出,魏碂不日便会到江州。
“秦将军,依我看,我这江州府北幽大军现在虽是无可奈何。”
“可保不齐他们就能寻到些能人巧匠,打造出所需的战船。”
“又或是北幽早有准备,我这江州府也抵挡不了多少时日。”
秦铮又何尝不知呢,只是现在陛下并无明旨,他又怎敢随意撤军。
五皇子殿下倒是还在府中,但知道他身份的人也不宜过多。
因此秦铮也并未告知梅施,五皇子此刻也在军中。
对外依旧只是以军师相称而己。
但圣上派了魏碂过去,说不定是另有深意。
秦铮想到这儿后,开口道:“梅大人且不必如此忧心,圣上既然派了魏大人过来。”
“说不定是圣上叫魏大人带了明旨过来,就算没有明旨,我们也可从魏大人口中,探知一二。”
“也只好如此了。”
梅施并没有再多言。
但秦铮估计也没想到,他确实一语成谶。
魏碂确实带了明旨过来。
他到了江州府后,便立即马不停蹄去见了梅施和秦铮二人。
只因他二人,一个是战前主帅,另一个则是一府的知府。
密旨的内容也应当,最先由他二人得知。
魏碂来不及放下尚方宝剑,便开口了:
“陛下口谕!”
二人当即跪地听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碂:“圣上口谕,江州府可作最后一役,若胜,则趁机夺取失城。”
“若败,则固守江州,首至派遣使臣前去议和。”
梅施暗暗松了口气,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州知府,但大军己然败退到了江州。
就算他再不懂兵法,也知目前的局面下,南尧再与北幽打下去,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受苦的也只是百姓罢了。
从辰霖府过来的流民,有些往京都走了,有些则是选择留在了江州。
可江州一下子接纳了如此多的流民,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若是这仗再这么打下去,难保他江州府就不会成为下一个辰霖府。
陛下的这道口谕,对他而言确实是一场及时雨。
秦铮作为武将,连吃几次败仗也确实心有不甘,但想到他辰霖府的百姓现在还在流离失所,不免也是心痛难忍。
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梅施和秦铮都一同开口谢恩: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碂办完了要紧事,又接着问起了梅施关于流民的事情。
他这次过来,最主要还是要安抚好流民才行。
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涌入了江州府,对江州府的治安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必须得亲眼看过梅施的安置才行。
(http://wmfxsw.com/book/659376-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