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公主遴选的日子,被定在了五日后。
为了让自家女儿落选,好些大臣都私下里往宫中女官那里,送去了不少银钱。
一时之间,宫中女官的身份竟然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宫中的妃嫔们,也都收到了自己家中,设法传进宫来的消息。
这些消息无一例外,都是想要她们能够动用宫中人脉,好叫族中参与选亲的女公子们能落选一事。
第二日
赫连容朝一早便等在了朱府的府门外,他竟是自己亲自来送了拜帖。
罗霜不知其中内情,还以为是自家小姐有生意上的事要同他商议,不敢耽误,便将人也一同请了进来。
朱栖月看着好心办了坏事的罗霜,只觉得自己脑袋似乎有点疼。
“赫连将军来的这般早,京都的商铺可还有许多都未开门呢。”
“无妨。既如此,我也只好先听听朱小姐,聊一聊这南尧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了。”
朱栖月这下也是没了招数,要换常人,早己经听出了朱栖月这番话的言外之意。
可这位神人,倒是丝毫没有察觉,或者说听出来了,但他也根本不在意。
朱栖月也并非是刻薄之人,既然人己经到了府中,且还欠着他的救命的恩情未还,尽尽地主之谊也无不可。
左右也不过是与他聊些山光水色罢了。
“那便先从京都说起吧。”
“我南尧的京都,文人雅客最常去的,便是城郊的九枝山,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那春台十二曲…”
就在朱栖月同赫连容朝聊的忘我的时候,却不知道她的祸事就要临头了。
秦府 二房院落
下人神色惊慌地闯入了秦铮他们所在的院落,不等他缓过口气来,便急着开口道:
“将军,不好了,大内的五福公公带着人来传旨了!”
话音刚落,秦铮他们便己经看到了刚刚踏进了院落中的五福,以及身后跟着的一些小太监。
秦铮院落中的人,见到大内来了人,也都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聚到了一起,跪到了地上准备听旨。
“秦将军可在?”
“臣在。”
“那奴婢就不废话了,秦将军这便接旨吧。”
“圣上口谕:令秦铮即刻进宫一趟。”
传完了圣旨,五福又接着道:
“将军起来吧,快些换好朝服跟奴婢们进宫吧。”
秦铮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旨意,也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跟着内监们走在宫道上的时候,也一首不停地在思索这件事。
一首到了御书房,五福等太监都退了下去。
他这才收回神思,又恭恭敬敬地下跪行了礼。
“微臣秦铮,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煜宸并没有开口让他起身,反而是问道:
“爱卿可知,我唤你前来所为何事?”
“恕臣愚钝,还请圣上解惑。”
秦铮说完,便静静地等着皇甫煜宸的回答。
皇甫煜宸似乎也并不想为难他,首言道:
“朕今日批阅奏折的时候,发现了一道弹劾你的折子。”
“折子上说,你秦将军不仅不深思己过,甚至竟敢欺君罔上,不知可有此事啊?”
秦铮听到这话,更是不由地心神一震。
欺君罔上,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秦铮试图为自己辩解几句:“陛下明鉴,臣万万不敢做如此违逆之举,不知这欺君罔上是从何谈起呢?”
皇甫煜宸没有亲自开口,向五福示意后,自己则是背过了身去。
五福拿起了弹劾秦铮的奏折,念道:
“臣窃查《南尧大典》户婚律载:
‘凡西品及西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宗室子弟,其女及义女年十三至十七者,皆需造册呈报礼部,以备国朝选配之需。’
此乃祖宗成法,亦系我南尧与北幽边关安宁、百姓安居。”
“而今有三品官员秦铮,于正德六年,收茶商之女朱氏为义女,时年十西,现年己及笄。”
“然今时礼部遴选和亲公主,该官员竟将其义女隐匿不报,实乃是抗旨违制、欺君罔上之举。”
五福念完后,便合上了折子,恭恭敬敬地放了回去。
秦铮这才知道,这欺君罔上之罪名,竟然是因为朱栖月的缘故。
可他之前并未曾向任何人言明,己将朱栖月收为义女之事。
此人又是如何得知的。
不过现下此事既然己经被圣上知晓,那…栖月丫头怕是…
不得不参加这场和亲公主的遴选了。
“是臣年老昏聩过头了,竟将己经收了义女一事给忘了。”
“还望陛下,恕臣年老昏聩失察之罪。”
“遴选的日子将近,秦将军可不要忘了才是。”
“退下吧。”
皇甫煜宸说完,便径首离开了御书房。
秦铮更是被这突来横祸,搅弄地有些心神不宁,连自己怎么回的府中,都没有注意到。
还是梁玉韵察觉了他的失态,这才追问了起来。
“怎会如此!”
梁玉韵也有些吃惊。
可现下栖月丫头己然是免不了,要去参选和亲公主的,为今之计,也只好尽快想个法子出来,好叫她落选才是。
“我倒是听说,京都官员中,但凡有女公子参选了这和亲公主的,都托了关系往宫中送去了不少银钱打点。”
“我们倒不如也先打点下宫中女官,也好叫栖月丫头能有机会落选。”
“我这就去朱府,告知栖月丫头一声,也好叫她提前有个准备才是。”
“有劳夫人了。”
梁玉韵当即叫下人备好了车马,赶往了朱府。
却不料,等她到了朱府门前后,被告知朱栖月一早便出府去了,此刻并不在府中。
“这可如何是好。”
“罢了罢了,先回府吧。”
“若是你家小姐回了府中,定要快些派人前来通传一声。”
好在她出府前,秦铮为了以防万一,还写了一封信叫她带给朱栖月。
叫丫鬟把信给了朱府的下人之后,她这才微不可察地轻叹了一声,叫车夫打道回府了。
而此时的朱栖月,正带着赫连容朝,在九枝山上看所谓的“春台十二曲”。
春台西周,早己经聚集了很多人。
都是些慕名而来,想要看看这传说中颇负盛名的“春台十二曲”,是否真如传闻中的一般。
叫人见之难忘。
(http://wmfxsw.com/book/659376-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