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剑拔弩张的对峙中,又过去了半个月。徐州城前的战场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双方都在等待着对方先露出破绽。然而,晋军内部却出现了严峻的问题——粮草见底。营中士兵们每日的口粮愈发减少,士气也逐渐变得低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虑与不安的气息。
王离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晋军将不战自溃。他整日紧锁眉头,在营帐中反复踱步沉思。他仔细回顾了近期对楚军的侦查情况,发现楚军频繁有小股部队向下邳方向往来,且行动较为隐秘,运输车辆的辙印也在靠近下邳时变得更加密集。同时,下邳地势隐蔽,周边水路陆路交通便利,既便于粮草的运输与储存,又能在遭遇危险时迅速转移,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极有可能是楚军粮草的囤积之地。
主意己定,王离迅速召集众将。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更添几分凝重。王离目光坚定地看着诸将,说道:“如今我军粮草告急,必须速寻解决之法。本将军经多方探查分析,猜测楚军粮草囤积在下邳。若能焚毁其粮草,项燕必定不战自乱。曹仁听令!”
曹仁立刻出列,抱拳行礼,大声应道:“末将在!”
王离神情严肃地说道:“本将军命你率五千精兵,趁夜偷袭下邳。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一旦成功,即刻火烧下邳粮草。”
曹仁眼神坚毅,朗声道:“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王离又看向其他将领,说道:“诸位,曹将军偷袭下邳期间,本将军会设法牵制项燕,使其无暇顾及下邳。大家务必配合好,坚守营地,不可有丝毫懈怠。”众将齐声领命。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曹仁率领着五千精兵,仿若一群隐匿于黑暗中的鬼魅,悄无声息地潜行。月光透过斑驳的云层,洒下几缕清冷的光,映照着士兵们脸上坚毅如铁的神情。他们脚步轻缓却坚定,身上被黑布包裹的战甲,在微弱光线中偶尔闪过一丝幽冷的光。一路上,他们避开楚军的巡逻小队,如幽灵般朝着下邳城靠近。
与此同时,王离在徐州城下展开行动。他命士兵们擂鼓呐喊,锣鼓声如滚滚闷雷,响彻夜空。又让士兵们举着火把,来回奔走,做出一副要大举进攻楚军营地的架势。项燕听闻,迅速登上瞭望台查看。只见晋军营地灯火通明,人影攒动,士兵们来回奔走,似有进攻之意。项燕眉头紧皱,心中警惕起来,立刻下令楚军加强防御,弓箭手各就各位,刀盾手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曹仁趁着楚军注意力被王离吸引,顺利抵达下邳。下邳城守卫看似松懈,实则暗藏玄机。曹仁并未贸然进攻,而是先派斥候仔细探查清楚敌军的布防。经过一番侦查,他发现了楚军粮草的囤积之处,在城西南角,周围由重兵把守。
曹仁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一路吸引城门守军的注意力,他们悄悄接近城门,待到时机成熟,突然发起攻击,喊杀声瞬间打破夜的寂静。一路悄悄潜入城中,首奔粮草囤积处。这队士兵如敏捷的狸猫,在街巷间穿梭,利用房屋和阴影作掩护,尽量不发出声响。曹仁自己则率主力在城外策应,密切关注着城中动静。
潜入城中的晋军士兵如幽灵般靠近粮草囤。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动手时,却被楚军巡逻队发现。一名楚军士兵大声呼喊示警,顿时,喊杀声西起。晋军士兵不再隐藏,与楚军巡逻队展开激烈搏斗。曹仁听到城中动静,知道计划败露,当即下令攻城。
晋军如饿狼般疯狂地涌向城门,前排士兵手持大盾,奋力抵挡着城墙上楚军射下的箭矢,“噗噗”声中,不少箭矢扎在盾上。后排的士兵则挥舞着长刀,怒吼着与城门处的楚军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鲜血飞溅,双方士兵不断倒下,喊杀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城中负责偷袭粮草的晋军士兵,趁着混乱,点燃了手中的火把,纷纷投向粮草囤。瞬间,火光冲天,粮草囤燃起熊熊大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将整个粮草囤笼罩在火海之中。火光照亮了夜空,滚滚浓烟升腾而起。
楚军发现粮草起火,顿时军心大乱。而此时,王离见曹仁得手,下令晋军全面出击。项燕腹背受敌,无奈之下,只能率楚军仓促应战。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徐州城前再次陷入一片混战。晋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冲向楚军,而楚军则因粮草被毁,阵脚大乱,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http://wmfxsw.com/book/736736-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