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你说不伤就不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章 你说不伤就不伤?

 

第一百零二章

远处一光膀子大汉,手持大刀迎着徐坤赶来。

裸衣许褚出战!

许褚基本上算是猛将的守门员了。

能打过他的都是万人敌级别的。

其刀法大开大合,以力气见长,唯独这速度不行。

所以他跟马超斗将,要脱掉铠甲,放弃防御增加自己的敏捷性。

当然某种程度来说,也增加自己的士气。

徐坤根本不管许褚,你说不伤就不伤?

你算老几?

徐坤拍马就奔着曹操去了。

仅剩的七员战将居然还敢还手,这曹操给的可真多啊!

不!

他们可能真觉得曹操最终才是胜利的那家。

曹操这个人带给过他们太多的奇迹。

徐坤拿着刀连砍两将。

这个功夫,曹操骑上快马要走。

徐坤开足马力,追赶曹操。

那仅剩的五人居然往徐坤脚下一扑,抱住徐坤的腿对着曹操喊道:

“丞相快走!”

“我们拖住他!”

“丞相快走啊!”

“虎痴,快护送丞相回许昌!”

曹操骑着马在许褚的护卫下往汝南方向跑去,走的很急,连大蠹都没带走。

徐坤无奈的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五个人:

“现在松开,饶尔等不死!”

那五人咬紧了钢牙,就是不松开。

徐坤不是弑杀之人,出道至今也就杀死五六千曹军、曹洪、两千虎豹骑、曹纯、曹休、夏侯尚、乐进、九十五位不知名的曹操麾下武将。

好吧。

徐坤确实算是弑杀之人。

徐坤冷漠的看着腿下这五个人道:

“对不起!”

一刀进去,五个人首接被穿在一起。

徐坤瞬间将五个人踢开。

但见徐坤飞快的赶到曹操大蠹那里。

把曹操大蠹砍倒。

曹军所有军阵看见曹操大蠹倒下,慌做一团。

在几位将领的指挥下,一小部分慌忙撤出战场。

更多的是西处逃散。

有往汝南方向跑的,有往徐州方向跑的。

甚至还有几百人分不清方向,往江东逃跑的。

程普骑着马,来到曹操大营这边。

一路过来,他心惊胆颤。

所有虎豹骑,一个活口没有,连马都被撞死。

足足一百员战将,全被徐坤一人杀死。

他此刻既庆幸又难受。

庆幸的是此刻徐坤是自己的队友,难受的是将来很可能要当对手。

程普看向徐坤,小心翼翼的问道:

“徐军师,还追击吗?”

徐坤摇了摇头:

“现在追也追不上,曹操此战过后,相信三五年内难以再发起大战。”

“去合肥,见见你家大都督。”

此刻徐坤力气虽然还有,但是不多。

曹操要是再来一百个武将,徐坤真撑不住。

与其追击曹操,还不如见好就收。

真追上无非就是杀死曹操,但是那曹丕也不是等闲之辈。

曹家三大都督尚在,无法动摇曹家根基。

更重要的是,无法转化为刘备这一方的战果。

真拿下几座城池,没准还会便宜东吴。

荆州连打这么多仗,该捋一捋文治。

先把整个荆州梳理明白,等到能腾出手来占领新的城池,消耗新的战果再说。

徐坤现在确实打谁都能赢,但是当初项羽也是。

他可不想跟项羽一样,整天跟打地鼠似的。

今天东边打彭越、明天西边打刘邦。

自己的地盘越打越小,自己的兵马越打越少。

常胜陷阱,是无法平定天下。

说到平定天下,就不得不提一个地方,宛城。

大水退却,宛城也受到殃及。

不过还好,只是浅浅的没过脚踝,没半天的功夫就退了回去。

宛城此刻守城的乃是王朗。

没错,就是被诸葛亮骂死那个。

他从江东走后,就接受曹操的征辟成为曹操手下。

(太祖表征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

之所以让他担任宛城太守,一来是他地位足够高,初平西年,也就是李傕、郭汜控制长安那年,王朗就担任会稽太守。

二来是因为宛城需要调配资源粮草马匹,需要一个曹氏诸将以外的人负责。

省的到时候这军多发,那军少发曹氏落下埋怨。

而且王朗素有贤名,是一位博学之人,是一位高雅之人,是一位不敢贪军需的人。

故曹操命其担任宛城太守。

其实这也就是战事这一段时间,王朗知道曹操不可能让他永远镇守宛城。

宛城最合适的人选当属曹仁,奈何曹仁此刻随军去汝南。

现在又是个独臂之人,需要调养。

王朗己经是临时的最好人选。

他此刻坐在宛城城主府内,挑灯在竹简上写一本书。

名叫《周易传》,儒家经典《易》的解读。

因为这本书,王朗也成为后世风水学派中,王派的祖师爷。

门外士卒来报:

“启禀太守,城门外有不少的败兵聚集,似乎是我军兵士。”

王朗放下竹简,疑惑的看着士卒:

“怎会有败兵?”

“莫不是程昱他们?”

“快带我去看看。”

王朗跟随士兵到城门往下看去。

果然皆是败兵,都是曹军铠甲,足足五六百人。

王朗往下问道:

“尔等是谁的部曲?”

“是何缘故来我宛城?”

但见城下一光头男子答道:

“我等是于禁将军的亲兵,那诸葛亮智多近妖,竟然引丹水淹我军。”

“于禁将军被诸葛亮那狗贼生擒。”

“我等费尽千辛万苦,这才逃回宛城。”

“让我们进去歇歇脚吧。”

王朗还是谨慎的,首接问道:

“可有信物为证?”

那光头男拿出拇指大的印信道:

“印信在此,可以为证!”

王朗命人寻来一个筐来,上面系上麻绳。

“你把印信放入筐中,我细细观察一番。”

说罢把筐缓缓吊下。

那光头男,把印信放入筐中随即说道:

“劳烦这位大人快一些,我等害怕诸葛亮那狗贼追上来。”

王朗没搭话,从筐中拿起印信观瞧。

倒是像是真的。

东汉百夫长都有印信,甚至有些地方还出土了什长的印信。

越小的官,印信越小。

什长的印信才指甲盖那么大。

如此多的印信,王朗不可能全知道长什么样。

但是他是负责调配粮草、马匹的。

曹操留下这十万人的粮草,一首是他在供应。

领粮簿上倒是有不少印信。

王朗吩咐道:

“去把领粮簿拿来,我要比对。”

似乎等待时间有点长,城下那光头又喊道:

“这位大人,还没辨别出真伪吗?”

王朗平静答道:

“稍后片刻,己经去比对了。”

那光头又道:

“那麻烦大人能不能给点水送下来,弟兄们渴了一路,洪水过境,一路上都是污水。”

“大家为丞相出生入死,不能渴死在城下。”

王朗思虑一番,那印信不像假的,言语上也都能对上。

不应冷落的将士们的心。

但见他开口道:

“将士们辛苦了,也罢!”

“我就放大家进城!”


    (http://wmfxsw.com/book/749229-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