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的都市里,有人将钻石镶在手机壳上,有人用黄金打造宠物项圈,喧嚣的浮华中,那些朴素的真理像被遗忘在博物馆的青铜器,虽承载着文明密码,却少人驻足。孔子所言"克己复礼",恰是教人在喧闹世间守住本分,这份本分里,藏着天地间最深的智慧。
庄子曾讲述过一则寓言:匠人梓庆削木为鐻,必先斋戒静心,首至"忘吾有西肢形体",方能制出鬼斧神工之作。这种近乎禅定的状态,正是对本分的极致诠释。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西叠半茶室中创造"侘寂"美学时,何尝不是将生命融进茶筅与陶器的触碰之间?本分不是平庸,而是将心神凝注于当下,如古琴家轻抚七弦,每个音符都沉淀着千年时光。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师,日复一日面对斑驳墙垣,用最细的毛笔尖唤醒沉睡千年的飞天。他们不曾向往聚光灯下的喝彩,却在毫厘之间延续着文明的脉搏。这种近乎固执的坚守,恰似苏东坡在黄州垦荒时写下的《寒食帖》,泥泞中的笔迹反而透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本分者的快乐,正在于这种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纯粹。
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工笔细描汴河两岸的贩夫走卒,让平凡市井成为不朽史诗。这启示我们:真正的永恒往往藏在市井烟火里。就像老茶客懂得,最回甘的往往是第三泡的茶汤;老农深谙,的稻穗永远低垂。当世人争相追逐彩虹时,本分者己在自己的园圃里,种出了整个春天。
生命的真谛不在云端起舞,而在深耕脚下土地。那些被遗忘的稳当话里,沉淀着先人洞察世事的智慧;那些坚守本分的身影中,跳动着文明传承的脉搏。当我们学会在简单中看见丰盈,在平凡处触摸永恒,或许就能懂得:最本分的活法,正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诗意栖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份本分却常被视为迂腐。年轻人们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成名,如同泡沫般虚幻地追逐着所谓的成功。他们看到网红们光鲜亮丽,便纷纷效仿,全然不顾自身的根基是否稳固。
但总有一些觉醒者,阿明便是其中之一。他本也迷失在这浮躁的浪潮之中,每日忙于参加各种选秀节目,试图寻找捷径。一次偶然,他走进了一座古老的庙宇,看到僧人们平静地诵经、打扫庭院,那种宁静祥和深深触动了他。
阿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想起了家中长辈默默耕耘一生的模样,想起那些本分做事的普通人所散发的温暖力量。于是,阿明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学习传统手工艺。日子变得平淡而充实,他的心也越来越踏实,在每一次精心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真谛。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的手工艺品渐渐有了名气。不少游客来到这个小镇,只为购买一件他亲手制作的物件。
一天,曾经一起参加选秀的朋友来找阿明,看着阿明简陋的工作室和粗糙的双手,朋友不屑道:“你看看我现在,粉丝众多,赚钱轻松,你还守着这些老东西,多没出息。”
阿明只是笑笑,拿起手中正在雕琢的木头,说:“这看似普通的木头,经过我的手可以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我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这是你们在舞台上感受不到的。”
朋友不以为然地离开。不久后,这位朋友因为过度炒作形象崩塌,失去了一切。而阿明依然专注于自己的手艺。
后来,阿明还开起了手工班,教村里的孩子们制作手工艺品。他希望将这份本分做事、坚守初心的理念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唯有回归本分,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所在。
(http://wmfxsw.com/book/74979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