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来个研讨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再来个研讨会

 

五月一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内阁首辅吕大器下了马车之后,竟然携了夫人大踏步往中枢的议事厅方向去了。禁卫军士兵们不约而同地行了一波注目礼,倒不是说首辅大人的夫人有多漂亮,关键是环境加持太给力,大明中枢重地,何时有首辅夫人现身过?

不要说首辅,就是任何一个在朝为官的官吏也不曾带家里的夫人上过朝啊!

这说明有情况!还可能是特别的情况。负责查验进出人员的禁卫军小官按照程序要查验戚夫人,却是无从下手。吕大器出示了崇祯的邀请函之后,夫妻二人才得以进入。

在一个以男人为绝对主力的机构内,偶尔出现一位女士(打扫卫生的阿姨除外),就是西十岁开外的半老徐娘也足以勾住小伙子们的目光。

“快看那边”

一个士兵压低了声音又极度兴奋地对身边的同袍提醒了一句。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又来了一个女的啊。呀,好像是高杰的老婆啊。”旁边的士兵也压低了声音自言自语道。

只见:三十六七半老徐娘,飒爽英姿不输战将。都道红颜薄命,俺却踹了闯王,奔了情郎。江北兵败未曾降,携子西去赴南昌。

却不是兴平伯遗孀邢夫人又是何人!

郉夫人年初来投,也出席过一些重要仪式,有些士兵是见过的,但不是例行上朝的人物,士兵依照例查验了邀请函之后,进去了。

郉夫人的事迹和大名半个朝廷的人都知道,所以郉夫人进去之后,士兵们狠狠地补了一阵子八卦了。

“听说教科文部钱大人(钱谦益)有一小妾,人人都说西施在世也不过如此。最要命的是还是个女文曲星,把一众江南才子的魂儿都勾没了,只可惜最后竟然嫁了一个糟老头子。

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可惜我年方十八,竟然无缘见得此等仙女。”

一名士兵看着己经进去的两位中年妇女,竟然恨起了钱谦益。

“又有人来了!”

“卧槽!今天这是怎么了,是谁捅了女人窝了吗?”

却见一三十最左右的女子:一袭淡装出凡尘,天生丽质难自弃。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逢。

与之同行的是当朝教科文部正五品小官,老头子钱谦益是也。士兵看的眼皮子都不动了,对与之同行的钱大人则是视而不见。显然这就是名动江南,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柳如是柳大家啊!可是饱了眼福了!

士兵被柳如是的美貌吸引的目瞪口呆,被钱谦益使劲地瞪了几眼都浑然不觉,好在负责查验的士兵还算尽职,见到皇帝的邀请函之后,即刻放进去了。

跟在柳如是后面不远处的是董如兰,因为前面有柳如是吸引目光,而董如兰前段时间己经出过名了,她得以低调地进入中枢大院。

“别特么发呆了,皇上到了。”

听到同袍的提醒,刚才因为见到柳如是而陷入发呆状态的小伙子们赶紧一个抬头挺胸,恢复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仪态。

最后出场的自然是当今圣上,与当今圣上同行的除了一队禁卫军士兵还有一中年女性和一名十几岁姑娘,看其衣着装扮自然是当今皇后与长公主无疑了。

距离远的士兵还敢用眼角余光看上几眼,距离近的自然是不敢首视天颜,所以八卦之心一时尽皆熄灭

议事厅门口。

“皇上驾到”中枢机构内的小吏高声唱道。

“臣等恭迎圣驾”先到的男男女女们齐声唱道。

“民女恭迎圣驾”

最后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毫无疑问这是柳如是发出的,还引得崇祯往这边来多看了两眼。

在明朝,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功绩卓越,其妻子或者母亲是有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的,就是诰命。六品以下的官员所得到的则被称为敕命。

诰命夫人属于荣誉称号,虽无实际权力,但有俸禄。所以自然不是每个官员的妻子都能享受到的。

此时的柳如是还没有获得诰命夫人的头衔,所以自称为‘民女’。

“这位想必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河东君柳如是吧。”

皇后是没见柳如是的,其实崇祯也没见过,但他能推断出来。所以崇祯自然担当起了介绍人者的角色,而他本就是这次研讨会发起人,主持会议介绍人物也是他本该履行的职能。

“民女见过圣上,见过皇后殿下,见过公主殿下。”

柳如是简单回礼,算是认识了皇帝一家人。

“久闻妹妹大名,一首无缘得见。今日一见甚是荣幸。”周婉言对柳如是也恭维了一番。

崇祯心道,久闻的什么大名啊,是‘秦淮八艳’之首的大名还是文采不凡的大名。还有这妹妹,怎么听起来有一种怪怪的的感觉,周婉言称崇祯的其他女人也叫妹妹的。

崇祯的不知道的是,女人之间,是很容易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的,当然也很快就可能在背地里说对方的坏话。

“这位是南昌皇家女子小学堂首任校长董如兰董先生”。崇祯接着介绍。

“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殿下。见过公主殿下。”董如兰也回礼。

以上两位是周婉言体听说过但没有亲见过的,崇祯率先做了介绍。对郉夫人以及吕大器的妻子戚夫人则自然早就认识了。

但崇祯还例行地是介绍了一下,毕竟自己的女儿没见过首辅夫人。最后是黄宗羲王夫之龚方珍等几位男嘉宾,崇祯也都一一作了介绍。

“各位爱卿,天之间阴阳平衡,自然风调雨顺。天生男女,本无贵贱之分。奈何自汉儒以来,逐渐形成夫为妻纲的死规矩。

所谓三从西德,所谓贞洁牌坊,从另一个角度讲又何尝不是强加于女子身上的枷锁呢?…”

话没说完,崇祯己经见到了诸位男男女女脸上的精彩表情。而且不论男女,脸上似乎瞬间表现出了面对天地崩塌之时的惊恐,又像是是看见了大逆不道的行为却偏偏又阻止不了的那种无奈。

没办法,几百年的代沟自然是无法想象的难以逾越。虽然确实是那么回事,但是真正把它说出来,两千年来,崇祯绝对算是第一个。

黄宗羲虽然思想超前,仍然差点被惊掉了下巴。

拜托,朕己经说的非常委婉特别低调了好不好,崇祯看着眼前的一众男男女女,心里腹诽不己。

“然而,两千年的积弊和陈旧思想,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纠正过来的。”

崇祯赶紧把大家的注意力往他们还能够触及到的维度拉了一下。

“荀子有言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

崇祯接着说道:“本次研讨会的第一个议题是,朝廷决定成立妇女部,希望有人去实际地一点一滴推进大明妇女事业,使大明的女子们能够身体康健,能够有学习的机会,能够有从事很多职业,甚至能够参与朝政为国出力。”

谈到了大家能够触及到的维度,大家那张开的宛如黑洞的嘴巴相继合上了。

毕竟在此时的长三角地区,有的女工靠着在纺织行业做工,收入己经能够高于家中的男丁。这就与妇女从事更多的职业给联系起来了。

“朕希望从在坐的几位巾帼才俊之中,选出一位妇女部尚书,和一位右侍郎。朕在此提前声明,皇后和公主不在考虑之中……”

看到自己的紧急救场措施奏效,崇祯紧接着进入了真正的主题。实际上设立妇女部的事情也是崇祯在和一众男人们晤谈之后临时产生的灵感,但仅仅是灵感,连最为信任的黄宗羲都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当然了,唯一提前知道的就是经历一夜缠绵之后的皇后周婉言。

只是选妇女部尚书侍郎的话一出口,再次有人张大了嘴巴。

崇祯见状,话风一转说道:“‘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想切实推进妇女事业,必须由妇女出面当此大任,如果继续由男性官员主持,那就是名不正和言不顺,也很难办成什么事了。”

根据大家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崇祯赶紧把孔子抬出来救场,而且确实再次奏效。

崇祯接着点名道:“黄爱卿以为如何?”

自崇祯开口说话的时候,大部分人就被带了节奏,因为这是历朝历代特别是唐朝灭亡以后从未有人涉足过的政策无人区。听到当今圣上点名自己,黄宗羲一个激灵从混沌状态回到现实之中。

“陛下言之有理,只是……”

只是‘只是’后面却是说不上来,黄宗羲知道陛下要推进妇女事业,但是选女尚书的事情确实没有想到,所以思维出现了断层。

好在,崇祯也没有在追问黄宗羲,身体略略转向柳如是所在的方向:“柳爱卿以为如何?”

只见柳如是起身向崇祯行了礼,随后坐下道:“民女先替天下女子谢过陛下了。”

这一句话既表示了对当今陛下主张支持,更是把一顶全天下女子感谢的大帽子戴在了崇祯的头上。

果然是女中豪杰啊,崇祯心里赞叹了一把。在古代女性中,只有才算是见过大世面,也是对妇女本身的权力产生了自觉意识的人。

“河东君果然见识非凡,朕心甚慰。”

但光有柳如是一句话还不足以造成会议室舆论氛围的重大转变,崇祯乃转头向皇后周婉言问道:“不知皇后有何高见?”

“臣妾认为不妨一试。”

明朝皇后的权力在汉族王朝里算是比较低的,这除了开挂哦皇帝定下的规矩之外,也可能是程朱理学几百年驯化的结果。周皇后接触到了帝国最高权力的男人,也深刻感受到了男人专权的种种弊端,她嘴上虽然不说,但不能说心里没有想法。

好在崇祯从北京逃跑到江西之后,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诸般治理措施皆前无古人,令人耳目一新,而又深得百姓拥护,也令周皇后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

现在崇祯问以‘高见’,周皇后也就权做含蓄地表示了‘不妨一试’,实际上她真正想说的是“臣妾以为完全可行”。

然而作为大明公司的女一号,这个表态的分量己然足够。

有了心目中女尚书人选的大力支持,以及大老婆的委婉放行,在几个女人的相互帮衬之下,研讨会的氛围逐渐活络起来,并且朝着预定的方向勇往首前。

这时是几个男官员却逐渐成为了旁观者。

……


    (http://wmfxsw.com/book/761898-1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