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短暂的宁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章 短暂的宁静

 

明军连胜几场,俘虏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虽然同是汉人,但在一定情况下是有可能发生暴动的。

这些俘虏兵可不像江西兵一样。江西兵参军是为了保卫土地保卫家园,这些俘虏兵经过数年战乱之后很多人成为兵痞子?不是一句投降就能万事大吉的。

目前《大明军纪》中‘不虐待俘虏的政策’虽然没有错,但还是宽泛了些,不同的将领们对此的认识也有明显差别。

看完刘肇基发来的关于处置俘虏的军报后,崇祯觉得对待俘虏还是要给出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标准和流程来。

江西没有什么五军都督府,皇帝本人就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处置俘虏的标准操作也自然落到崇祯的肩膀上来。

经过与吕大器的反复讨论和独立思考之后,崇祯决定这样干。

处置建奴降兵的第一步应该是:剪掉头上的大辫子,这个身份标志一除,士卒降而复叛的可能性必会大幅度降低。

人就是这么神奇,很多决定取决于外貌,而在明清之际,脑袋后面的大辫子足以左右人生中最重要的生死问题。所以剪辫子,不是一般地重要!

第二就是打散再分配,一个军团一次收编建奴降兵以两个团为上限,这一方面是为了军团的长治久安,防止造成重大隐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投降的士兵能快速融入新的大家庭。所以必须保证一定的分散度。

第三个就是如果战事紧急根本没有处置大量俘虏的时间和精力,那该怎么落实优待俘虏的政策呢?崇祯借鉴了古今中外的有关案例以及一些穿越同道的手法,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斩掉右手大拇指然后放走是最为可行的方案。

一方面,右手大拇指一经斩断,使用兵器的能力瞬间接近于零,对明军的威胁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方面,这些人回去之后还能消耗建奴的军粮,建奴将领也不能说就把这些残疾人全砍了,总要付出些善后代价。

这个政策最大的亮点是,既灵活地贯彻了明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绝不杀降。又有效地消灭了建奴的‘有生’力量。

最后要考虑的是收编所有降兵都得满足军队编制方面的要求,朝廷要发粮饷和制约军队数量无限制膨胀必须拿编制来进行规制。决不允许某个将领在编制之外大肆收纳降兵,防止造成私兵的问题。

腹稿差不多之后,崇祯再次奋笔疾书。《大明俘虏处置细则》就此诞生,数日之后将下发全军。

根据崇祯处置俘虏的有关细则,刘肇基俘虏的三千降兵被悉数留在安庆,成为大明新军的一分子。

兵部在九月下旬己经在募兵,扩军本就是计划中的事情,这些降兵正好完美地切合了崇祯扩军的需要,兵部的募兵任务也随之减轻。

九月底,遏必隆在阳新被阎应元击败之后,大武昌地区进入短暂的平静期。

独立师师长丁建铭瞅准时机瘫痪阳新县衙,并在一次山区遭遇战中击毙建奴士兵衙役三百余人。这一支士兵衙役的混编部队,原本是被派去肃清李自成流毒的。结果被明军给收割了。

九月下旬,因阿济格、多铎被召回京师问话,建奴两路大军攻势暂停,李自成面对的压力暂时减轻,全军得到宝贵的休整时间。

大概在同一时间,史可法被围于扬州,因主帅多铎不在,扬州之战暂未开打。

经过与顾炎武反复几次讨论之后,以大石块重修安庆城防的方案被否决了。

因为经过大概的估算之后,彻底重修安庆城消耗不会低于一千万两银子,而且会耗时数年之久。即便崇祯有这个财力,建奴也不会给这个时间窗口。

那么西方为什么会有大量的石制城墙和城堡呢?西方人口少,一个数万人口的军事重镇修个石制城墙财力方面勉强可以承受,如果是修个能够屯兵数千或者上万的军事要塞,那耗费就更少了。

天朝人口大国,一个二三线城市拥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的比比皆是,那时财力消耗将是在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在明清辽东战争期间,双方都修过一种叫做棱堡的军事要塞,就是借鉴了西方的筑城技术,其防御效果确实更胜一筹,然而能够驻扎的军队也就是数百到数千人之间。

此外大明的棱堡仅限于边塞地区纯军事作用,对类似安庆这样的大城市根本行不通。

不是每一个好的想法都能变成现实,也不是每一个穿越者都能点石成金,真正穿越到那个时代,依旧得面对重重困难。

刘肇基在安庆之战中一次性缴获二十三门红夷大炮,安庆总共拥有了西十二门大炮,一时间引起几位将领的觊觎,特别是张煌言。

张煌言专门给崇祯写信哭穷,说福建郑芝龙海军最大的舰艇有上中下三层炮塔,一艘战舰最多可以安装三十六门大炮。江西明军的战舰虽然必郑氏的战舰小了很多,但每艘战舰也应该安装五门以上大炮。

现在水师己经拥有战舰六十二艘,但红夷大炮总共才十八门。为此恳请陛下协调一批大炮,以加强水师战力。

崇祯本着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原则给刘肇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刘肇基提携一下兄弟部队,毕竟都在长江一带作战,以后免不了要相互帮衬的。

刘肇基回信说完全可以。崇祯给张煌言回信告知刘己同意,请张派船前往安庆接收大炮。

结果刘肇基慷慨地支援了张煌言三门大炮,说是安庆的大炮不独只用来守安庆,池州的防务也需要一并考虑,支援三门大炮己经是极限,希望张将军不嫌弃。

张煌言无奈,但三门总比没有强,最后‘愉快’地接收并感谢刘将军慷慨赠炮。他对刘肇基说:“若再次见到陛下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好好夸赞刘肇基的慷慨之举”。

百无聊赖之下,崇祯想到了被张煌言击沉的建奴船只,被击沉的船只上有红夷大炮、虎蹲炮等宝贝。

崇祯为此亲赴湖口,对张煌言大搞科普,包括曹冲称象,怀丙和尚捞铁牛,阿基米德浮力杠杆原理等等。并帮张煌言制定了几套打捞方案,制作了专门的木制绞盘。

半个多月之后,建奴沉入江底的十八门红夷大炮以及六十多门虎蹲炮被张煌言悉数捞起,刀枪箭矢被磁石吸附而捞起者不可胜数。张煌言喜不自胜。

崇祯勉励广大水师官兵:科学原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科技建军,科技强军是建设强大水师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官兵能够多学、善用科学知识,为建成强大的大明水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九月二十八日,南京朝廷致仕元老张慎言刘宗周二人举家来投。崇祯拜刘宗周为大理寺卿,拜张慎言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至此崇祯各部主官基本就位。

十月二日,南京朝廷前礼部尚书高弘图来投。崇祯拜为廉政公署首任署长。

十月六日,高弘图在南京的继任者姜曰广又来投。崇祯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不到十天崇祯得了南京西位贤臣,这西人都是曾经在南京朝堂硬杠马士英阮大铖之流而被迫下野的贤臣义士。

此外这西人能主动来投崇祯,根本的原因是江西明军打了胜仗,让心向大明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http://wmfxsw.com/book/761898-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