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得知真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得知真相

 

那女子眼神闪躲,迟疑着不肯开口。

“我家姑娘问你话,老实回答便是!”红蕖厉声道。

“是……是让奴婢差人引裴二公子和太子殿下去偏殿的事,奴婢只管拿银子办事,没敢多问缘由。”

闻言,宋令仪一颗心沉甸甸地往下坠。

旁人不知道偏殿发生了什么,可她心里清楚。

难怪那晚萧明夷会忽然出现,裴昭也不在宣和殿里,他肯定看见萧明夷给她戴缠枝钗了,否则也不会一反常态的在萧明夷面前牵她的手。

不过,小白脸怎么会知道她跟太子认识,还设计让裴昭撞见。

宋令仪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姑娘,您的脸色很难看,是身体不舒服么?”红蕖问。

一阵寒风刮过,宋令仪清醒过来,当机立断地吩咐车夫找人把女子扣住,而后登上马车去长生观。

年节里的街市格外冷清。

宋令仪盯着轻晃的蒲桃纹车帘,马车离长生观越近,她眼中的忧虑愈深。

都怪她迟钝,当时竟没有觉出未婚夫的情绪不对,等会儿该如何向他解释呢……

若要说清她和萧明夷的关系,势必会引出入京之前的事。

如果裴昭想退婚,她不会怪他。

毕竟这不是现代,男子怎可能接受女子婚前有另一段感情,而且对方还是太子,若是处理不当,肯定会影响他的仕途。

皇城,明德殿。

最高处的楼阁檐下,身穿绛色蟒纹锦袍的太子,单手凭栏眺望白茫茫的皇城,目光幽暗。

在他背后,殿前司副指挥使上前行了个揖拜礼,正色回禀:

“启禀太子殿下,按您的吩咐,那宫婢己将消息告知宋姑娘了。”

萧明夷摸索着鹰兽玉扳指,淡淡‘嗯’了一声,“她什么反应?”

“宋姑娘差人扣住了那宫婢,然后就去了长生观。”

“继续派人盯着。”

“是!”殿前司副指挥使领命退下。

冯同觑了眼凭栏俯瞰的太子殿下,小心翼翼道:“殿下之前不是说要处置那宫婢么,怎么突然又把人放出宫了呢?”

楼阁西周的风声猎猎,萧明夷抬眸望向寡淡青灰的天空,若有所思。

除夕宫宴那日,裴昭分明知道他与阿梨有旧,却故意装作不知,甚至还领着人到他跟前炫耀,以未婚夫的身份示威。这般反应,后续大概会忍下这件事。

作为太子,不能堂而皇之的拆散他们,就只能推波助澜了。

既然裴昭打算忍,他不妨把当日的真相告诉阿梨,等她做抉择。

就算退了亲,陆潜想近台楼台,也得过阿梨这关。

“陆潜敢虎口拔毛,总得让他付出点代价。”萧明夷神色喜怒不辨。

“殿下英明。”冯同又笑吟吟拍起了马屁。

马车抵达长生观己是半个时辰后。

关氏和裴昭先行进观祈福,宋令仪不等国公府的马车停稳,两步蹿了出去,给红蕖吓得不轻,生怕自家姑娘摔了。

主仆二人快步往观里走,年节里来祈福的人较少,观里幽冷清静。

宋令仪向观里的老道问了路,便径首往三清殿去。

殿中香火旺盛,关氏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虔诚祈祷,宋令仪瞄了眼关氏旁边那道挺拔修长的背影,心下沉了沉,纠结片刻,才轻步走到裴昭身边跪拜。

察觉到身侧来人,裴昭也没有睁眼,满殿烛火跃动在他的面庞,神色温和而淡漠,好似拒人于千里之外。

宋令仪悄悄看着他,来时急促跳动的心,在这一刻,仿若溺入千尺深潭,一点一点的沉了下去。

周遭静可闻针,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她好像等着被宣判死刑的囚徒,煎熬又痛苦。

良久,文氏拜完睁眼,发现令仪来了,满面欣喜道:“今日这么冷,伯母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伯母请我,自然是要来的。”宋令仪莞尔,视线不经意地瞥过裴昭,没敢主动招呼。

文氏拍了拍她的手,娇笑道:“伯母还要去解签,鉴之,你陪令仪走走吧。”

裴昭颔首应下。

二人看着文氏随老道走远,彼此沉默无言。

待宋令仪再开口时,声音有了些涩意:“鉴之哥哥,我有话想跟你说。”

裴昭望了眼灰蒙蒙的天,淡淡道:“今日天冷,阿母实在不该把你叫来长生观,你还是快些回去吧。”

话题转变得突兀,宋令仪知道他有意逃避,拢袖垂眸,眼角微微地了。

旁边的红蕖嗅出一丝不对劲来,立马说:“小裴大人怎能这样,我家姑娘来都来了,哪儿有这么赶人走的……”

裴昭回眸,极犀利地盯了红蕖一眼,后者顿时住嘴。

沉寂片刻,他又说:“走吧,这里不方便谈话。”

二人沿着小道来到一处亭子。

宋令仪落后半步,望着青年的背影,深吸口气,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从哪儿开始说起。

斟酌片刻,缓缓道:“除夕宫宴那天,我湿了衣衫,被宫婢领去偏殿更衣,但出来之后,宫婢就不见了。我不认识路,走错了的方向,与太子殿下碰到真的只是个巧合。”

裴昭神色风平浪静:“我知道,我信你。”

湿了衣衫,偏殿更衣,再是巧遇,她身为局中人,自然避不过。

“还有一件事,我瞒了很久。”宋令仪垂着眼睛,鼓足了勇气道,“我跟太子殿下很早之前就认识了,在暄城的时候,我碰到他带人截杀刺客,不小心被他发现,他怕我泄密,就把我带在了身边,后来我跑了,在青石镇郊外遇到了你……”

果真如此。

裴昭回过头来,静静看着面前埋着头,鹌鹑似的少女。

“他欺负你了?”

宋令仪被问得红了眼睛,自顾自道:“我那天没能跑掉,在镇上遇到刺杀他的人,幸好太子殿下及时出现,才救了我。入京之前,他把我单独丢在鹤仙楼,这才找到机会入京投亲。”

说到这儿,她抬起头,迎着裴昭的目光说:“从淮州城到京都,你是第一个给予过我善意的人,我不该隐瞒你,如果你要退亲,我不会有任何怨言。”


    (http://wmfxsw.com/book/774599-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