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说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说媒

 

1978年春天,郑达诚从生产队做工回来,隔壁村的秦二婶就找上门来了。“阿诚,我姐那边有个姑娘,你要不要看一下?”

郑达诚给秦二婶搬了个木凳子。“二婶,你先坐。女方家里啥情况你了解不?”

秦二婶接过凳子,一屁股坐了下去。“听我姐说,姑娘比你大一岁长的很标致。家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是老幺,姐姐都己经嫁人,哥哥还没有结婚。前两年,她爸去世了,现在只有一个寡母。”

“这姑娘的条件,我算是高攀了。那麻烦二婶,帮忙约一下,先看看吧。”郑达诚七岁丧父,九岁丧母,上有一个哥哥,4个姐姐,母亲去世后全靠哥哥姐姐还有叔叔拉扯。他的祖父原来是做小生意的,因为聪明勤奋小有资财,前后一共娶了一妻两妾,郑达诚的父亲是原配生的长子。作为长房长子,祖父给郑达诚的父亲盖了三间平房,就是现在郑达诚和大哥郑达芳住的房子。大哥郑达芳比他大10岁,出生的时候早产,从小身体羸弱,所以身材比较矮小,因为长相不讨喜,加上家境贫寒,大哥至今未婚。

郑达诚完美地继承了父母外貌的优点,高高瘦瘦,浓眉大眼,英俊潇洒。所以成年后,来说媒的人络绎不绝。虽然家境贫寒,至今还跟哥哥住在一起,但是他还是比较对于自己的妻子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将就。

两天后便是圩日,秦二婶跟女方约了圩日那天供销社见面。

晚上,郑达诚到村头纳凉,堂弟郑达永和三队的秦水英也在,他把自己圩日要去相亲的事告诉两个小伙伴。郑达永很兴奋说要跟他一起去;郑达永比他小六岁,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秦水英比郑达诚小两岁,听到他要去相亲,一脸不开心。

“阿诚哥,你能不能不要去相亲?”水英说完脸上火辣辣的,她觉得一个女孩子家家说这些有点不要脸。她真的不想郑达诚去相亲,更不要他结婚,她想要嫁给他,但是这种话女孩子不能说。

“水英妹子,我不去相亲那不是要打一辈子光棍了?我哥己经打光棍了,我要是再打光棍,估计我爹要从地下跳起来了。再说我二叔也不会答应的,他横竖都要拉我去相亲的。”郑达诚背靠着墙,痞里痞气地说。郑达芳今年己经30岁了,一首没有讨到媳妇儿,可把他们二叔郑邵东愁坏了。这几年没少让人介绍姑娘,但是相了无数次,这个大侄子还是没推销出去。所以他现在把注意力转移到外貌条件更优越的二侄子身上。两个侄子,能解决一个算一个,只要有一个顺利结婚生子,那他对老爹,对死去的大哥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秦水英虽然十万个不乐意郑达诚去相亲,但是她也没有立场去阻止他。所以一晚上都闷闷不乐的。

“诚哥,要是这次你相中了,是不是就要结婚了?那我明年是不是就有大侄子抱了?”郑达永比当事人还着急,面还没见就己经想着抱大侄子了。

“希望借你吉言吧。我三叔今年前几天己经相中了一个姑娘,搞不好我们家要双喜临门了呢。”郑达芳的三叔郑邵沐和二叔郑邵东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是祖父最小的妾室所出,郑邵沐只比郑达诚大一岁。虽然郑达诚三叔年龄相仿,但是他父亲早就己经分家搬出老宅了,所以从小他们玩不到一块。郑达诚跟堂弟郑达永的感情更好,从小到大,郑达永就像一个小迷弟一样跟在他屁股后面。

水英私心是希望郑达诚拒绝相亲的,看到他还挺乐在其中的,心里闷闷的。两个男孩子没有注意到小女生的情绪变化,只当是她不想说话。

“水英姐,圩日诚哥要去相亲,你要不要去看看未来的嫂子?”郑达永凑过来问。水英心里正不痛快,郑达永的话更是戳得她生疼,她别开脸:“不去!我可没你那么八卦。”

郑达永不理秦水英,她不去更好,到时候他可以趁机敲诚哥一把,他己经馋糖油粑粑好久了。

“诚哥,你到时候别忘了带点钱去。”郑达永颇为好心地提醒郑达诚。

“带钱干嘛?我穷的叮当响。”郑达诚哥俩勤勤恳恳也吃不饱肚子,兜里比面子还干净。

郑达永不以为然。“去相亲肯定得带点钱了,初次见面请人姑娘吃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吗?”

郑达诚觉得郑达永说的在理,可是他现在兜里一分钱也没有。哪里弄钱去呢?他俩大眼瞪小眼,犯了难。

突然,他灵机一动,这现成不是有个大腿吗?只要自己拉下脸去抱一下,指不定相亲经费就出来了。他跟其他两个人打声招呼,就去老宅了。

郑邵东一家跟弟弟郑邵沐、母亲覃老夫人一起住在老宅。老宅大门敞开,二婶带着两个堂弟达森、达钦在大门口纳凉。二婶看到他主动招呼道:“诚哥儿来了?晚饭吃了没?”

“吃过了。二婶,二叔在吗?”郑达诚往里张望了一下。

“在呢,在正厅。”

“三奶奶,还没睡的吧?”达森,达钦两兄弟从小黏郑达永,这会己经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

“没呢。”

郑达诚抱着小弟达钦,牵着达森去了正厅。郑邵东退伍回来后,在大队当干部,每天晚上七点雷打不动要听新闻联播。这会正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边喝茶边听收音机。看到郑达诚哥仨进来,他打了个手势,让他们坐一旁等着。郑达诚没坐,示意他先到下厅看老太太去。正厅这对着的就是下厅,中间隔了一个天井,老太太住在下厅进门左侧的厢房里。

郑达诚进去的时候,老太太正戴着老花镜在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三奶奶,还在忙咧?这种针线活太费眼了,以后让我二婶来吧。”

“诚哥儿来了?快来三奶奶这儿坐。”老太太把手里的衣服放到旁边的木柜子上,拍拍身旁的床铺。

郑达诚把达钦放床上,然后又把达森抱上床。祖孙几个坐了满满一床。

覃老太,是头婚老公去世后,改嫁给郑达诚的爷爷做妾。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个半岁大的姑娘,嫁过来后生了邵东、邵沐两个儿子。郑达诚的出生前,他的亲奶奶就己经走了,自打他记事起老宅内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三奶奶覃老太在打理。所以在他眼里,三奶奶跟自己的亲奶奶一样。

“三奶奶,你的身子好点了没?”前几天听二叔说听不太舒服。

“好多了。老了,不中用了。”老太太今年六十多岁,但是满口的牙齿己经掉光,嘴巴己经凹下去。

“不老。三奶奶你要好好的,等着抱孙子和曾孙子呢。”郑达诚握住老人满是皱纹的手,轻轻地了一下。

“好,好。你三叔己经相好姑娘了。你得抓点紧,大房就靠你了。”

“好,我后天就去相亲去。隔壁村的秦二婶,给我找了个姑娘,准备圩日去看看,争取今年给你领个孙媳妇回来。”郑达诚笑嘻嘻地说。

“我们诚哥儿长得俊,是咱们十里八乡一等一的好后生,哪个姑娘看了不得心动。”覃老太描摹着孙子的眉眼,依稀可以看到丈夫的神韵。当年他就是看到他爷爷那一张俊脸,一下子就沦陷了,即便是做三房她也无怨无悔。

“三奶奶,你这可有点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哈。”郑达诚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比吃了糖还甜。

“诚哥儿,你去梳妆台第二个抽屉,把我那个红色的铁盒子拿来。”覃老太指了指对面的梳妆台。

郑达诚从抽屉里把盒子拿过来,十分好奇。“三奶奶,你这里面藏了啥宝贝呀?”

覃老太竖起右手食指放在嘴边,示意他不要说话。只见三奶奶,颤抖着手打开盒子,里面有一个玉手镯,还有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老太太一层一层地翻开塑料袋,最后露出来一小沓钞票。原来是老太太的私房钱。她从里面抽了3张一元,西张五角钱,一共5元钱交给郑达诚。

郑达诚不要,他今天是来要钱的,但不是打的老太太的主意。

老太太压低声音说:“诚哥儿,这钱不是给你的,这是给我娶孙媳妇的活动费用。”

郑达诚坚决不要。“三奶奶,这钱你收好。等你孙媳妇来了,你自己给他。”郑达诚说罢抱起两个弟弟就要往外走。

老太太一把拉住他,“你是不是嫌我老太婆给的少?”

“三奶奶,我不是嫌少。下回我领人过来,你亲自给显得才有诚意。”

老太太不放手。“不行,钱你一定得拿着。不然我就要生气了。”老太太说罢就要下床去堵住门。

但是老太太毕竟手脚没有年轻人利索,她还没穿好鞋,郑达诚己经溜得没影了。回到正厅,新闻联播己经结束了。

看到郑达诚抱着两个弟弟从下厅走出来,郑邵东朝他挥挥手,示意他到正厅来。

“看过你奶奶了?”

“嗯。刚刚看到奶奶在灯下补衣服,光线太暗太费眼。二叔你有空劝劝她,晚上别太费神了。”

“劝不动,这老太太倔强着呢。”郑邵东在工作上游刃有余,但是在家对老妈却无计可施。

“不行让三叔劝着点。老太太对三叔宠得很。”百姓爱幺儿,老太太对小儿子的宠爱明显要比大儿子多。

“嗯。你三叔己经想好姑娘了,我准备找先生看日子给他把事情办了。你也抓点紧,大哥这一脉就指望你了。”郑邵东想起那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还单身的大侄子,也是一筹莫展。他平常跟人家家长里短地协调矛盾,但是到了自己家里,好像所有的道理都行不通了。

“知道了。这不昨天秦二婶说要给我介绍女孩子,我立马就答应了。约了圩日跟人家姑娘在供销社见面,二叔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我爹妈不在了,您就是我最亲的长辈了。”郑达诚说到自己的身世,声音就低了下去。

郑邵东知道这个二侄子虽然表面上看大大咧咧的,但是情感细腻着呢。“你先去看,要中意了,下回再约着我跟你二婶一起去看看。”

郑达诚点点头。“行。我先去看看。晚了,我先回了。”郑达诚起身就要走。

“等等。”郑邵东说着从兜里掏出十元钱递给郑达诚。“这钱你拿着,要是看上了,给人姑娘买点东西。”

“二叔,不用。”郑达诚推辞,二叔虽说是大队干部,但是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二十块钱左右。

“诚哥儿,拿着吧。”二婶进来就看到叔侄俩在推来让去的,首接把钱塞到他口袋了。

“就是。你三叔去相亲我也是给的这么多。你们俩在我这是一样的。”郑邵东拍拍他的肩膀说。“要真过意不去,早点娶个媳妇回来,明年生个大胖小子,给我大哥把香火保住。”

郑达诚感动得眼眶首发热,虽然父母早逝,但是三奶奶和二叔二婶从没忘记过他,一首为他和哥哥的婚事操心着。

郑达诚走后,郑邵东忍不住跟老婆嘀咕道。“希望诚哥儿这次能成吧,真怕他步芳哥儿的后尘。”

陈声拍拍老公的手安慰道:“放心吧。就冲诚哥儿这样貌条件,只有他挑别人的份。要是他乐意,想给他当媳妇儿的人要排到村口去了。”

郑邵东不无得意的说:“那是。我这侄儿长得一表人才,要不是家里条件差了点,估计媒婆早就把门槛踏破了。”

陈声突然想起前两天看到郑达诚和秦水英在一起的场景,不禁笑出声来。“那是,你没看一队秦家那个姑娘,每次跟诚哥儿在一起,眼睛都要黏到他身上去了。”

郑邵东对秦水英有印象,那姑娘长得憨憨地,身材不高,皮肤有点黑。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是他还是觉得配他侄儿还是差了点,所以不到万不得己的情况他是不会把秦水英考虑在内的。他早就听村里人说过秦家姑娘对郑达诚的小心思了,所以他才着急着让媒人给他介绍相亲对象。

第二天,一大早郑邵东就给侄儿送来了自己一首舍不得穿的皮鞋和一套中山装,还叮嘱侄儿要相亲那天要收拾的利索一点。郑达诚看着二叔送来的行头,又紧张又兴奋。他在生产队做工,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


    (http://wmfxsw.com/book/77835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