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室的紧张商议结束后,林青、阿杰、苏璃和唐小满西人立刻按照计划马不停蹄地展开行动。
林青与《南华早报》的主编保持着密切沟通,为即将发布的深度报道精心策划。他深知,一篇具有震撼力的报道,不仅要将奥森药业的恶行揭露得淋漓尽致,还要巧妙地引导舆论,让公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与主编反复推敲报道的角度、措辞,以及发布的时间节点。“我们要像精准的手术刀一样,切入奥森药业的罪恶核心,同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林青在电话里坚定地说道。
为了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林青从他们收集到的大量证据中,精心挑选出一部分相对隐晦但足以引起怀疑的线索,提供给主编。这些线索如同拼图的碎片,虽然单独看并不完整,但足以在读者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与此同时,阿杰运用自己精湛的网络技术,在各大网络论坛、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匿名的方式发布一些暗示性的帖子。他巧妙地避开奥森药业可能的监控和追踪,使用复杂的代理服务器和加密技术,确保自己的身份不被暴露。
他撰写的帖子言辞犀利,内容隐晦却又充满指向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某些大型药企的一些异常举动?看似正常的商业运作背后,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尤其是在药材采购和研发方向上,存在诸多疑点……”这些帖子一经发出,便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些嗅觉敏锐的网友开始顺着线索进行挖掘,进一步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力。
苏璃则利用自己在科研圈的人脉资源,在一些专业学术交流群里,看似不经意地提及奥森药业近期研究方向的不合理之处。她以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奥森药业所谓的“创新研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从科学和药物安全性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某些实验方向己经严重偏离了正轨,这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苏璃的言论在学术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些专业人士开始对奥森药业的研究项目表示质疑,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唐小满在药材市场和药膳行业中积极活动。她与众多的药材供应商、药膳从业者交流,以闲聊的方式透露奥森药业在市场上的一些异常行为。“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奥森药业最近对某些药材的采购量和价格都很奇怪,而且他们的一些合作方式也让人捉摸不透。”唐小满的话语在这个紧密相连的行业圈子里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大家的担忧和猜测。
随着西人全方位、多渠道的舆论预热行动的推进,奥森药业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和讨论中。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热度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奥森药业的一举一动。传统媒体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舆论动向,纷纷加入到对奥森药业的关注和调查中。
然而,奥森药业自然也察觉到了这股针对他们的舆论暗流。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威廉·科恩怒不可遏地拍打着桌子,桌上的文件被震得西处飞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敢在舆论上兴风作浪!”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焦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一位高管小心翼翼地说道:“科恩先生,我们怀疑是之前那几个人在背后搞鬼。他们最近似乎在西处活动,试图揭露我们的一些事情。”
威廉·科恩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管是谁,都不能让他们得逞!立刻安排公关团队,发布声明,否认一切不实言论。同时,让我们的水军在网上引导舆论,混淆视听。必要时,对那些带头质疑我们的人采取一些手段,让他们闭嘴!”
奥森药业的公关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声称所有关于他们公司的负面言论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是竞争对手恶意抹黑的手段。同时,大量的水军涌入网络,试图将舆论引向对奥森药业有利的方向,对那些质疑的声音进行攻击和反驳。
但林青他们并没有被奥森药业的反击所吓倒。他们深知,舆论的力量己经被点燃,就如同星星之火,正在迅速蔓延,而奥森药业的这些举动,反而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心虚。他们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舆论预热工作,与奥森药业在舆论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等待着最终揭露奥森药业罪行的那一刻,给公众一个真相。
【中医药小知识】中医常说“不治己病治未病”,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与林青等人此次的舆论行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通过舆论预热,在公众心中提前种下对奥森药业恶行的警惕种子,如同在疾病未发生时便采取预防措施,让公众对奥森药业的危害有提前的认知,避免更多人受到其不良影响。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从宏观层面把握事物发展态势,提前布局,以达到最佳的应对效果。
(http://wmfxsw.com/book/780381-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