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紧急磋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章:《紧急磋商》

 

深夜的药园,篝火渐熄,林青与苏璃坐在原地,身心虽被疲惫笼罩,可眼中的欣慰却难以掩饰。经过艰难奋战,利用南方药园药材调制的药剂,成功抑制住病毒变异,患者病情缓解。

苏璃打破寂静,声音轻柔,“老林,这次真多亏你想起南方药园的药材,不然真不知如何是好。”她满是倦意的脸上,露出温柔且感激的微笑,伸手轻轻拂去林青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头发。

林青反手握住苏璃的手,轻轻捏了捏,“别这么说,能有成效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少了谁都不行。”他的笑容里带着疲惫后的释然,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似乎在展望疫情结束后的未来。

然而,片刻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林青的手机突兀地响起,屏幕上闪烁着联合国紧急会议的通知。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紧张。来不及过多思考,他们迅速起身,拍掉身上的尘土,匆匆赶回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一进入会议室,联合国官员的全息影像便出现在大屏幕上,他神色严峻,眉头紧锁,“林教授,苏博士,情况万分紧急。全球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出现了新的异变,我们急需你们分享经验并共同商讨应对策略。”

随着官员话音落下,屏幕上陆续浮现出世界各地医学专家的身影。他们来自不同国度,穿着各异,表情却同样焦虑。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紧盯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

“林教授,听闻你们运用中医方法对部分疫情起到了控制作用,能否详细分享下经验?”一位戴着眼镜、身着白大褂的西方专家率先发问,语气中夹杂着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

林青刚要开口,华佗的全息影像“唰”地一下出现在会议室中央。老人手持古朴泛黄的《黄帝内经》,神情肃穆,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各位,此次疫情绝非寻常,病毒是基因技术与古籍毒药的险恶结合,唯有将中西医紧密结合,才有希望破解这生死困局。”

华佗的话瞬间在会议室里掀起波澜,质疑声此起彼伏。“中医?那不过是古老传说,怎能对抗如此复杂的现代基因病毒?简首天方夜谭!”一位欧洲专家双手抱胸,脸上写满不屑。

林青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怒火,正要反驳,苏璃赶忙伸手轻轻按住他的胳膊,微微摇头示意他冷静。她从容站起身,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眼神坚定地看向屏幕,“各位专家,我理解大家心中的疑虑。但中医传承数千年,历经无数实践检验,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团队正是巧妙融合中医古籍知识与现代基因技术,才摸索出抑制病毒的有效办法。”

说着,苏璃熟练地操作控制台,调出详细的临床试验数据、影像资料。大屏幕上,清晰展示出患者用药前后的显著变化,以及病毒变异被成功遏制的过程。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专家们原本质疑的眼神逐渐被惊讶取代,交头接耳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小声。

“各位请看,这是我们依据《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精心调配的药剂。”林青指着屏幕上的方剂介绍道,“方中金银花、连翘为君药,如同冲锋陷阵的勇士,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好似侧翼奇兵,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荆芥穗、淡豆豉则从旁协助,解表散邪;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协同作战,发挥强大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银翘散具备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重作用。”

这时,一位来自非洲的专家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比划着说道:“林教授,在我们国家,疫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症状。患者不仅呼吸困难,还伴有高热和神昏谵语,情况危急。您的方剂能应对这些症状吗?”

林青沉思片刻,表情严肃地回答:“根据中医理论,高热神昏多是热毒内陷心包所致。我们可以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巧妙加入安宫牛黄丸的成分,以达到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效果。安宫牛黄丸同样出自《温病条辨》,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精妙配伍而成,常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危急重症。现代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还能有效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赞叹,不少专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紧接着,一位亚洲专家也站起身,忧心忡忡地说道:“林教授,我们国家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腹泻和脱水症状,这该怎么解决呢?”

林青微笑着回应:“腹泻脱水在中医范畴多属脾虚湿盛、水液代谢失常。此时,我们可以选用《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来调节水液代谢。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就像精准调节人体水液的阀门,常用于蓄水证,像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痰饮内停,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等。现代研究表明,五苓散能有效促进水液代谢,调节电解质平衡,缓解腹泻脱水症状。”

会议持续了一整夜,林青、苏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赢得了全球专家的尊重与信任。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在会议室的窗户上时,他们终于达成一致:全球医学力量联合起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共同对抗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疫情危机。

【中医药小知识】中医经典方剂“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中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茯苓、白术健脾祛湿,桂枝温阳化气、解表散邪。全方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常用于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症。现代研究表明,五苓散能调节水液代谢,促进电解质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脱水有显著疗效。恰似故事中团队针对患者腹泻脱水症状,提出用五苓散调节水液代谢,抑制病毒扩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在现代传染病治疗中的灵活应用。


    (http://wmfxsw.com/book/780381-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