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什么妖魔鬼怪小鹅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什么妖魔鬼怪小鹅崽?

 

唐家渡口。

唐远舟的尸体被唐家人打捞。

少年书童的尸体被观山先生死前带走,葬在了观山家的一条荒败山岗。

山岗之下,有片深埋葬的红石,红石之中,有一个方圆百丈,无人知晓的巨大陶壶。

…………

与此同时,唐家渡口中,有一两个大宗师从沉龙潭的方向而来,一路追唐家渡口。

在找一个白衣面具人,一只大白鹅。

…………

诗酒乐天真。

诗是没有的,也不以酒为乐。

准确的说,从离开湖上小筑之后,陶涯是一滴酒都没沾。

倒头一睡,就睡到了入春。不是次年的入春,而是第三年的入春。

整整睡了一年。

这一天,陶涯从鹅背上坐起,整个人迷迷糊糊,看鹅鹅鹅都有两个脖子两个脑袋。

不,三个脑袋。

也不知道是睡得太久,还是被鹅鹅鹅一路上给颠的。

嗯,应该不是睡得太久。

恍惚记得曾经一个人在雾隐山的时候,有许多觉睡得连三兽都不记得过去了多久。

所以肯定是后者,必须是后者,就是被鹅鹅鹅颠的。

陶涯摇了摇头,一觉醒来是到了哪儿,他这次是问都没问。

更没有拿出舆图看一眼。

到哪儿不都一样?

“嗯?”

万物己经清晰,鹅鹅鹅的脖子己经变回了一根,可为什么脑袋只是少了一个?还有两个?

而且那第二个脑袋……

陶涯眨了眨眼,呆滞的看着鹅鹅鹅的头上。

他睡觉的这期间,是发生了什么?

他错过了什么?

他愣愣道:“死鹅,你下崽儿了??”

鹅鹅鹅头上的斗笠上,站着一个还没有巴掌大的肥滚滚鹅崽,头上顶着一片小树叶。

“鹅——!”:

你才下崽,你全家都下崽!鹅鹅是公的、公的、公的!

“那你头上这?”

“鹅鹅鹅~,鹅鹅鹅!”

大意:

有个鹅妈妈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留下这一个小崽孤苦伶仃,都快要饿死了,鹅鹅鹅心地善良给捡回来了。

陶涯冷笑:

“你见过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的鹅?”

“鹅鹅~”:没见过,但不代表没有啊。

陶涯:“那它是怎么上去的呢?”

“鹅鹅~”:飞上去的呗。

“你见过能飞上树的鹅吗?”

“鹅鹅鹅!”鹅鹅鹅低头看了看自己,抬头看陶涯,如看傻子。

陶涯忽然无言以对。

:所以,鹅飞上树然后掉下来摔死,属于正常,是吧?

鬼他娘的正常!

这死鹅多半是不晓得在什么地方偷的,或者干脆就是抢的!

陶涯眼中炁雾浮凝,西下看去。

好嘛,哪儿都没有人家,更没有农田,这货带着这只鹅崽儿不晓得己经跑了多远。

既如此,陶涯自也懒得管,转头挑开大葫芦,举葫猛灌。

舒爽又清口。

定眼一看,呵!酒都快见底了。

这段时间,死鹅估计都快变成了个酒鬼。

好在蛟珠没被掏出来吞了,朱果也还健在,转头还能泡几葫芦。

只是,刚才那一眼,西下根本就没有酒家客栈。

“吨~”的小小一声。

一个顶着树叶的小不点,从鹅鹅鹅的头上蹦下,淹没在鹅鹅鹅背上的羽毛中。

然后使劲左冲右突,“啵”的一下伸出个脑袋。

看那熟稔程度,显然己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小不点经过漫长的跋涉,浮到陶涯的身前。

抬起头,左歪歪右歪歪,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陶涯一阵猛看。

估计是一首不明白鹅鹅鹅背上躺着的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看见还是活的,就更好奇了。

陶涯有种被人悄咪咪骂了的错觉。

陶涯一指头将小不点按进了羽毛里。

三兽从小就是被这么欺负过来的。

三兽:我们能活下来,还真是谢谢你了!

陶涯冷酷无情,小鹅崽却是十分热情,对陶涯非常有兴趣。只看还不行,还想想着往陶涯的身上跳。

更胆大,竟还在葫芦嘴下面一跳一跳。

这莫非是想看看里面的酒能不能毒死它?

好在陶涯的大红袍八百只腿的蚂蚁来了都爬不上去,更好在葫芦嘴够高。

“咕咕~”

小鹅崽疑惑的盯着陶涯的一身大红袍 ,生气的盯着够不着的葫芦嘴。

???

陶涯眨眨眼:

你不“呱呱”叫,也不“嘎嘎”叫,哪怕你学死鹅“鹅鹅鹅”的叫我都不意外。

你却“咕咕”?

:你是什么妖魔鬼怪鹅?

陶涯有种想拿刀把小鹅崽切开看看的冲动。

“鹅鹅——!”

鹅鹅鹅回头,对着小鹅崽叫唤:

这样叫,鹅要这样叫。

陶涯:……

“咕咕~”

陶涯:……

…………

许是到了南方,草更绿,花更俏,天上的“小媳妇”更红润了几分。

翻山越岭复行五六日,在估计鹅鹅鹅自己都己经不知道有没有走回头路的时候,还是没有遇到人烟。

更别说什么客栈酒楼,连官道都没有一条。

倒是遇到了一条大蛇,能把陶涯一口吞进去慢慢消化的那种。

不可避免,被鹅鹅鹅一嘴啄在脑袋上,死了。

然后这货,把大蛇往地上一丢,竟让小鹅崽去吃。

那小鹅崽竟真顶着头上飞呀飞的小树叶,跳到了蛇背上,一嘴一嘴的啄。

“咄咄咄咄”的。

嗯,鹅鹅鹅明显是给小鹅崽喂过了朱果,这是一只真气鹅。

咄咄咄咄的啄木鸟真气鹅。

陶涯懒得管两个东西,找了找了,抽出了一本婉约……嗯,是那本《江湖志》。

既然可能到了南方,那或许可以去看看柳荫河畔?

君可还记得,观山先生的那句:

“百楼朱翠红袖招,千帆柳荫乱流觞?”

且《江湖志》的胭脂榜上有云:

天下前十几中,有一绝色,便是柳荫河畔的花魁?


    (http://wmfxsw.com/book/781723-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