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照进酒店房间,李念喻坐在床边,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合作协议己经整整十分钟。文档最后一行清晰地标注着合作期限:自签署之日起三年有效。
三年。这个数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刻意锁起的记忆盒子。
三年前的那场雨,三年前的那道伤,三年前那个头也不回离开的背影——她的,还有他的。
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屏幕上显示着陈熙的名字。
"喂,熙熙。"她接起电话,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
"念喻,你看邮件了吗?王主任把合同发给你了吧?"陈熙的声音透着掩饰不住的急切,"那个合作年限..."
"我看到了。"李念喻用肩膀夹着电话,合上电脑,"三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怎么想?"
李念喻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城市己经苏醒,车流如织,行人匆匆。"我不知道。"她轻声说,"我需要时间考虑。"
"王主任说希望你下周前给答复。"陈熙犹豫了一下,"念喻,这个机会很难得。那家康复中心的资源和平台,对你的研究会有很大帮助。"
"我知道。"她揉了揉太阳穴,"只是..."
"因为傅清凇?"
李念喻没有立即回答。窗玻璃映出她的影子,模糊而扭曲,就像她此刻的思绪。
"不全是。"她最终说,"我需要确保这是一个纯粹的专业决定。"
挂断电话后,李念喻换上运动服,决定去酒店健身房跑步。运动总能帮助她理清思路。然而当她来到健身房,才踏进门就僵在了原地——跑步机上的那个挺拔背影太过熟悉。
傅清凇。他穿着灰色运动T恤和黑色短裤,脖子上挂着一条白色毛巾,正专注地在跑步机上奔跑。汗水己经浸湿了他的后背,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李念喻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却碰倒了门边的立式饮水机。哐当一声响,傅清凇回过头,在看到她的瞬间明显怔了一下,然后迅速按下停止键。
"早。"他拿起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气息有些不稳,"你也来运动?"
李念喻点点头,强迫自己走向另一台跑步机:"习惯晨跑。"
"我也是。"傅清凇从跑步机上下来,与她保持着礼貌的距离,"需要我离开吗?"
这个体贴的询问让李念喻心头一颤。三年前那个我行我素的傅清凇,何时学会了这样考虑别人的感受?
"不必。"她调整着跑步机的设置,"健身房是公共空间。"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两人各自沉默地跑步,只有机器运转的嗡嗡声和偶尔的喝水声打破寂静。李念喻能感觉到傅清凇时不时投来的目光,但她始终盯着前方的墙壁,假装专注在自己的节奏里。
当她终于关掉跑步机,气喘吁吁地用毛巾擦脸时,一瓶冰水递到了面前。
"补充水分。"傅清凇的声音很轻,"你总是忘记。"
这个"总是"让李念喻心头一震。他还记得她的小习惯。她接过水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一阵微妙的电流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谢谢。"她喝了一口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关于那个合同..."
傅清凇的表情立刻变得专业起来:"如果你有顾虑,我可以退出这个项目。"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念喻摇头,"我只是...需要确认这是纯粹的专业合作。"
傅清凇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郑重地点头:"我保证。清源科技与康复中心的合作己经筹备了一年多,远在你决定回国之前。"他停顿了一下,"如果你接受顾问职位,我们之间的所有交流都会严格限定在工作范围内。"
他的坦率让李念喻稍微放松了些。"我明白了。"她看了看手表,"我十点约了王主任,得去准备了。"
"我送你吧。"傅清凇提议,"正好我也要去康复中心一趟。"
车上,两人聊着即将开始的VR治疗项目,气氛比昨天轻松了许多。当傅清凇谈起他公司最新研发的情绪识别算法时,李念喻甚至发现自己被吸引住了,提出了几个专业建议,而他认真地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
"这个路口右转。"她指路时无意中瞥见车载导航屏幕上保存的地址列表,最上面一个是"苏黎世湖畔诊所"——她工作的地方。她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假装没看见。
康复中心门口,傅清凇停下车:"到了。需要我等你吗?"
"不用,谢谢。"李念喻解开安全带,"我和王主任可能要谈很久。"
傅清凇点点头:"那明天见?VR系统的最终测试?"
"明天见。"她关上车门,头也不回地走进康复中心大楼。
与王主任的会面持续了整个上午。李念喻详细了解了康复中心的运营模式、患者群体和研究方向,越来越被这个平台所吸引。这里确实能为她的创伤后康复研究提供理想的条件。
"李医生,我真心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王主任诚恳地说,"你的国际经验和治疗理念正是我们需要的。"
李念喻翻看着合同细则:"我需要再考虑一下,明天给您答复。"
离开王主任办公室,她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康复中心的VR治疗室。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几台设备安静地摆放着,正是傅清凇公司提供的系统。她走近其中一台,手指轻轻抚过光滑的头盔表面。
"想试试吗?"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李念喻猛地回头,看到林权倚在门框上,脸上带着友善的微笑。
"林医生?"她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家康复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林权走进来,熟门熟路地启动设备,"傅清凇那家伙没告诉你吗?"
李念喻摇摇头,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陈熙能及时知道傅清凇的行踪。"世界真小。"她轻声说。
林权调试好设备,递给她头盔:"要体验一下吗?最新更新的版本,连傅清凇都还没演示过。"
出于专业好奇,李念喻接过头盔戴上。眼前的黑暗很快被一片明亮的场景取代——她站在一片向日葵花海中,金黄色的花朵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远处是连绵的青山和湛蓝的天空。
"这是..."她的声音在虚拟空间中回荡。
"放松模式。"林权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系统会监测你的脑电波和心率,自动调整场景。现在试着深呼吸。"
李念喻照做了。随着她的呼吸变得平稳,场景渐渐变化,向日葵花海变成了一片宁静的湖边,水面波光粼粼,偶尔有鱼儿跃出。这个场景莫名地熟悉...
"这是苏黎世湖?"她惊讶地问。
"没错。"林权的声音带着笑意,"傅清凇亲自去拍的素材,花了一周时间等完美的光线。"
李念喻的心跳突然加快,系统立刻感知到她的情绪波动,场景切换到一个温暖的室内——一间咖啡馆,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原木桌面上,空气中仿佛飘散着咖啡和肉桂的香气。
她的呼吸停滞了。这是她和傅清凇第一次见面时的那家咖啡馆,连角落里那架老钢琴都一模一样。
"停下!"她猛地摘下头盔,脸色苍白,"关掉它!"
林权吓了一跳,迅速关闭系统:"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李念喻的双手微微发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场景...为什么会..."
林权似乎明白了什么,表情变得复杂:"这是傅清凇设计的'安全空间'模块,专门为创伤患者提供的情绪避风港。"他犹豫了一下,"每个场景都是他亲自挑选或拍摄的。"
李念喻把头盔塞回给他,转身快步走向门口:"请不要在演示会上使用这个模块。"
"李医生,等等!"林权追上她,"我不知道这些场景对你..."
"我没事。"她打断他,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只是有些...意外。请别告诉傅清凇。"
离开康复中心,李念喻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试图理清自己的思绪。那个VR系统中的场景不可能是巧合——向日葵花海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苏黎世湖是她现在每天散步的路线;而那家咖啡馆...是他们故事开始的地方。
傅清凇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出于愧疚?还是...
她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短信。看到发件人名字时,她的心跳再次加速。
「明天上午的测试改到下午三点可以吗?上午我要去参加一个产品发布会。——傅清凇」
李念喻深吸一口气,回复道:「可以,下午见。」
简单克制的对话,就像他们现在的关系——疏远而礼貌。但那个VR系统里的场景却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傅清凇记得关于她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将它们编入了自己公司的产品中。
回到酒店,李念喻泡了个长长的热水澡,试图放松紧绷的神经。当她裹着浴袍出来时,发现手机上有三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陈熙。
"熙熙?"她回拨过去,"怎么了?"
"念喻!"陈熙的声音异常兴奋,"我刚从学术会议上得到一个消息——清源科技和瑞士心理研究所有个合作项目,正在寻找有创伤后干预经验的专家做顾问!年薪和资源都非常优厚,而且base可以在苏黎世!"
李念喻握紧手机:"什么时候的事?"
"项目己经筹备半年多了,但最近才开始招募。"陈熙顿了顿,"念喻,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专业对口,又能回瑞士工作..."
"谁告诉你的这个消息?"
"会议上一个瑞士研究所的同事。"陈熙的声音突然变得谨慎,"怎么了?"
李念喻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心中五味杂陈。"没什么,只是...问问。"她转移话题,"明天我要去傅清凇公司做最终测试,之后会给王主任答复。"
挂断电话,李念喻打开电脑,搜索清源科技与瑞士研究所的合作新闻。果然,半年前就有一篇报道提到这个跨国项目,旨在开发针对复杂创伤患者的VR辅助治疗系统。
她点开傅清凇公司的官网,在团队介绍页面停住了。创始人致辞中写道:"清源科技的使命是帮助那些经历过创伤的人找回内心的平静。这个理念源于我个人的经历,以及一位重要人士的启发..."
李念喻关上电脑,走到窗前。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车流如织。三年前,她逃离这座城市时,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回来。现在,命运却给了她两个选择:留下来面对过去,或者再次逃离。
第二天下午,李念喻准时来到清源科技。前台小姐热情地迎接她:"李医生,傅总在18楼会议室等您。电梯在右边。"
18楼整个楼层似乎都是高管办公区,宽敞安静,落地窗外是城市全景。傅清凇站在会议室门口,正在与一位技术人员交谈。看到她走来,他微微点头示意。
"抱歉打断你们。"李念喻说。
"刚好谈完了。"傅清凇对技术人员说了几句,然后转向她,"系统己经准备好了,这次是完整版,包括所有治疗模块。"
他的态度专业而疏离,仿佛昨天那个VR系统中的私人场景从未存在过。李念喻决定效仿,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技术评估上。
测试进行了两个小时,李念喻仔细检查了每一个功能模块,提出了一些专业修改建议,傅清凇一一记下,承诺在演示会前调整好。
"最后一个模块。"傅清凇点击屏幕,"这是根据你昨天反馈移除的'安全空间',我们替换成了通用版的自然场景。"
李念喻点点头,假装没注意到他眼中闪过的疑问。显然,林权遵守了承诺,没有告诉他她的异常反应。
测试结束后,傅清凇邀请她去办公室签署最终确认文件。他的办公室宽敞简洁,一面墙全是书,另一面是落地窗。桌上除了一台电脑和几份文件外,几乎没有任何私人物品。
"在这里签字。"傅清凇指着文件上的一处,然后转身去书柜找另一份资料。
李念喻俯身签字时,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一个文件夹。纸张散落一地,她连忙蹲下去捡。
"没关系,我来。"傅清凇快步走过来,但李念喻己经捡起了大部分文件。其中一张纸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一张苏黎世湖畔的照片,角落里有一个模糊的人影,虽然看不清脸,但那熟悉的背影让她心头一震。
那是她。去年秋天,她经常坐在那个长椅上看书。
傅清凇迅速接过所有文件,神色如常地放回文件夹。"抱歉,资料有点乱。"他的声音平静,但耳根却微微发红。
李念喻假装没注意到那张照片:"签好了。"她递回文件,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他半开的抽屉——里面有一个深蓝色丝绒盒子,边缘露出一角银色。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那个盒子的大小和形状,像极了...
"李医生?"傅清凇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你还好吗?"
"嗯,只是...有点累了。"她移开视线,"如果没有其他事,我想先回酒店了。"
傅清凇没有挽留:"我送你。"
"不用,我叫车就行。"她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办公室。
回到酒店,李念喻站在淋浴下,让热水冲刷着身体,试图洗去一整天积累的复杂情绪。那个抽屉里的盒子,那张照片,VR系统中的场景...所有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她不愿面对的事实:傅清凇从未真正放下。
而她呢?三年来,她以为自己己经痊愈,己经将过去封存在记忆深处。但仅仅几天重逢,那些精心构筑的防线就开始土崩瓦解。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李念喻裹上浴袍,看到是王主任的来电。
"李医生,考虑得怎么样了?"王主任热情的声音传来,"我们真的很期待你的加入。"
李念喻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天平不断摇摆。留下意味着面对过去,面对傅清凇,面对那些尚未愈合的伤口。离开则意味着再次逃避,放弃一个难得的事业机会。
"王主任..."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http://wmfxsw.com/book/820161-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