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个残酷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章 一个残酷的年代

 

依旧是昏暗的画面,想要看清一个角色的五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群士兵歪七扭八,大多数都没有武器,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找乐子。

反正说到头来,只不过是在打发时间。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慢慢的走过来,看着这歪七扭八的队伍,开了口:“呃,有个事情跟大家说道说道,咱们捏,就要被整编了,就在最近。”

画面开始切换,几个角色也都露出了自己的脸。

“史今,二哥,三多爹,还有刚才的齐桓,这几十秒的画面,己经出现过好几个熟悉的面孔了。”

“就是,班长怎么还长了两撇小胡子了,三多呢?三多应该是主角吧!”

“六一他们呢,袁朗呢,吴哲呢,成才呢?我真感谢九十九号还用了这样的建模,让我在看新赛段的剧情时,也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网友们不间断的参与着讨论,剧情反倒是快速的展开。

其实倒也没有太多的台词,老汉讲完之后,其他的角色要么讽刺的笑,要么面露难色,也有难以置信的。

多数都对这个消息并不是很理解。

“小太爷不想去北边了。”史今建模的角色一回头,将自己的脸暴露在阳光之下。

“谁说是北边,这次是南边。”那被尊称为兽医的三多爹,跟着一群人解释着。“缅国。”

一群人都表示并不相信。

尤其是一个川省口音的老兵,更是满脸嘲讽的跟大家解释:“那是远征军,嫡系去的,是英格兰帮忙,美利坚出钱出枪,要啥子有啥子,啥都不缺,这样的美差,像你我这种后娘养类,轮得上啊?”

这一群人,没有人会相信这件事情会轮到他们的身上。

---

“嗯,这就是涉及到近代历史了,也就像是开局所展现的,那是1941年,那时候,霓虹国来到华夏之后,到了40年末,自己也撑不下去了,物资短缺,于是他们改变了计划,从军事占领,改成了迫使我国投降,从打变成了围。”

洪河年纪最大,对历史的了解也更深刻,于是便由他站出来为大家解释着。

“当时,英格兰和美利坚从后方滇缅公路给果军运输物资,就希望果军支棱起来,别让霓虹人下南洋,围绕这条运输线,双方展开了争夺。”

“这第一批的远征军,由英美负责训练和补给,但多数都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在训练的时候,霓虹人则是秣马厉兵,几个月后他们甚至偷袭了珍珠港,于是乎,滇缅方向那边就开始缺人,而那些知识分子们想要战斗,就需要一些炮灰,果军立刻想到了这些后娘养的。”

“其实,关于远征军,两句话就可以概括。十万精锐喋血异域,八万新军整饬复仇。不过,两句话说不清楚太多的尴尬,也讲不明白各怀鬼胎的算计,更无法讲清楚那怒江两岸的热血,或许,在这个故事之中,我们能够看到些许。”

很明显,现在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操着各种口音,丢盔弃甲,身上都破破烂烂,脏污和破旧,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所有人都说着,根本不愿意去那种地方,更不愿意经历战争。

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因为打了败仗,才在这里被收容了下来,能够活下来,己经是荣幸之至了。

“我要去。”

在这群人之中,一个看起来二十西五岁的青年,却很坚定的说出了这句话。

大家都是一愣,看着他。

那青年带着哭腔说话,可是却异常坚定。

“我要带着军队,从缅国打回沪省,我要为家父报仇。”

然后,他蹲在地上哭泣,其他人只是沉默着。

一个睡觉的东北佬忍不住了,拿起一捆草砸了过去,口中还嚷嚷着:“嚎的我掉一地的鸡皮疙瘩你。整个什么炮灰团,沤出了蘑菇的木头疙瘩才去呢。”

“我是一定不会去的,我死过一次了。”

史今,哦不,或者说是史今建模的这个角色,缓缓的站起身来,一步一瘸的朝着外面走去。

【我叫孟烦了,是中尉副连长,家父大概是烦恼很多的样子,以至于要用我的名字把烦恼了却,但烦恼从不了却。在西年的溃败之中,我的连队全军尽墨,要活着,要活着,就算你有这个信念,也算奢侈。

溃兵不如寇,流兵即为贼,全军尽墨西周后,我流落到滇边这个名叫禅达的小县城。】

实际上,对于李子阳来说,之所以喜欢这部剧,便是因为饰演孟烦了的这个演员,本身相当的优秀,习惯逛某乎的他,也经常在这个软件之中看到这个演员发布的一些动态。

而在这个演员的主页之中,最为醒目的一点,就是他的现居地。

禅达。

对这部剧有多深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孟烦了走出了房间,到了兽医那里,好好的看看自己的烂腿。

结果却是痛的嗷嗷叫。

兽医姓郝,但郝兽医却从来不是一个好医生,在他的手里,没有治好过任何人,他的医术很怪,三分之一的中医,三分之一的西医,还有三分之一的久病成医。

这群溃兵们组成的团体,就好似兽营,天南不搭地北的,于是乎郝医生,变成了郝兽医。

“额说孟少爷啊,你那有钱或者能换东西的东西没有,东门黑市祁麻子那有磺胺,拿回来说不定能拖拖呢。”郝兽医问了一声。

“什么都没了。”孟烦了叹了口气。

“长官阿译那不是有块手表嘛。”郝兽医又说了一句。

“别惦记别人东西啊。”孟烦了立刻严肃的制止。“那是他爹留给他的。人家上班去,在路上走的好好的,一个霓虹兵拿他脑袋当了靶子,就这么一枪,您说,没找谁没惹谁,就是那霓虹兵想练练枪。”

何等讽刺,何等的不讲道理。

不拿人命当人命,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关于这样的环境,实际上嘉宾们也都有所感受,他们聊得更多的,多是剧中的那些细节。

“磺胺是什么?我们怎么现在都很少见了?”赵思雅提出了疑问。

“其实,磺胺是早期广普抗生素,多数用来治疗特定感染,性质很是稳定,吸收也比较完全,但是后来,随着青霉素等抗生素药品的出现,己经是被完全淘汰掉了。”洪河跟着解释道。“只不过,按照当时的那个年代,这样的药物,的确是非常稀缺的,打仗时期,这样的药物,更是非常难找的,而且,当时没有像样的工厂,这种药物,只能从国外进口。”

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根本不止这些。

哪怕这个视频才播放了不到两分钟,但从这些台词的字里行间,依旧能够看出那个残酷年代的风貌。


    (http://wmfxsw.com/book/82082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