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林燃在小区空地练习时,陈雨晴竟然提前出现了。
“就知道你在这儿!”
她气喘吁吁地跑来,“我想到个特训计划!”展开一张手绘表格,详细列着从早到晚的训练内容。
“这也...太专业了?”
“我按爸爸训练职业选手的方法调整的。”
“你现在除了需要提高球技水平,还要提高全面发展,体能方面也很重要。”
她眼睛亮晶晶的,“如果你真的每天完成,一个月后绝对能进校队!”
晨光中,她认真的侧脸格外生动。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赵明阳说她是“乒乓女神”——
不仅因为漂亮,更因为那种纯粹的热爱与专业。
“我会做到的。”林燃郑重地接过计划表。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上了发条:
清晨根据系统的安排对墙击球;上课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并锻炼左手的熟练度;课间研究陈雨晴的战术笔记;
放学后根据陈雨晴的特训计划,进行一些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晚上在家继续空挥和步法练习,然后和妹妹讨论一些技战术。
右手腕的伤反而成了转机,让林燃专注于开发左手潜力。
转眼间,就来到了周末,今天是去参加张教练俱乐部青少年公开课的时候。
林燃推开俱乐部的玻璃门,清脆的击球声如雨点般涌来。
十二张红双喜T3023球台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冽的蓝光,场地两侧立着三米高的挡板,上面密布的球印如同抽象派画作。
空气循环系统将松香与汗水的气息过滤成薄荷味的清风,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各球台的球速数据:87km/h、92km/h、103km/h...
“欢迎来到破晓,新来的学生们可以跟着助教一起参观!”
张教练的吼声穿过球网立柱。
这位前国青队教练穿着黑色训练服,左耳挂着骨传导耳机,正用平板调整3号台的发球机参数。
林燃的左手食指着球拍胶皮,重生后第7天,他站在这座名为“破晓”的球馆。
前世被卡车碾碎的右手腕隐隐作痛,此刻却成为最清醒的疼痛警示——
这个平行世界的中国乒乓,正需要这种疼痛来唤醒。
不一会,大约二十多号人聚集在助教旁边,
我在人群中看见了周浩、吕小天、张冬冬三人,没想到到这里也能碰到他们。
不过我并没有理会他们,他们也只是看了我一眼,发出不友好的目光。
接着我们跟着助教向俱乐部的训练基地走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台双鱼V12发球机组成菱形方阵,不同颜色的球象征不同旋转。
穿荧光绿马甲的助教说:“红球上旋加转,蓝球侧旋带拐!”
“其中红球特点是球体前冲力强,触拍后向上跳,容易出界。若处理不当,回球易偏高或被对手首接抢攻。”
“处理这种球,我们的版型拍面稍前倾(约45°),抵消上旋的反弹力。”
“然后尽量是主动发力:通过快带、反撕或前冲弧圈球,借力打力,首接抵消旋转。”
“最好的击球时机是在球弹起的初期(上升期)接触球中上部,利用球的旋转借力回击,避免被顶到。”
“击球的落点可以回球至对方反手大角度或中路追身,限制对手连续进攻。”
“像这种球我们可以选择的战术是快带或者反撕(适用于旋转较强的上旋球,以速度和落点压制对手)。”
“还可以使用劈长(若来球旋转较弱,可劈长到底线,迫使对手退台)。”
“而蓝色的乒乓球带有强烈侧向旋转,触台后弧线向侧方偏移(左/右拐弯),易造成判断失误。”
“对于这种球我们需要判断旋转方向,可以通过观察发球动作:对手摩擦球的左侧(右侧)会产生右拐(左拐)的侧旋。”
“可以盯球触台轨迹,侧旋球触台后会明显向一侧偏移,提前预判移动位置。”
“对于拍型调整若来球向右拐(左侧旋),拍面稍向左偏,触球右侧;反之同理。”
“还需要运用到手腕,通过手腕内收或外展调整触球部位,避免“吃转”。”
“击球时避开强旋转区,侧旋球的旋转轴在侧面,触球中下部可减少“吃转”。”
“技战术可以选择。”
“摆短(轻触球底部,回短球至近网,限制对手抢攻。)”
“侧切/撇搓(用侧切技术改变旋转方向,使回球带反向侧旋。)”
“主动抢拉(预判落点后侧身抢冲,首接进攻对手空档。)这些方法。”
“哇,没想到一个发球还有这么多学问和技巧,太强了呀。”
“是呀,但是教练,这种发球我们在平常时到底该如何训练呀。”
“教练讲了这么多,还是不咋懂。”来上公开课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些疑问。
“没事的,这都是我们后期需要学到的,总而言之,接旋转发球的核心是“以柔克刚”。”
“通过拍型调整、借力打力和落点控制化解旋转,同时结合战术变化打乱对手节奏。”
“实战中需冷静观察、果断出手,逐步积累经验形成条件反射。”助教微笑的说。
话音未落,就见隔壁球台的寸头男生被蓝球骗得重心失衡,整个人撞上防护网。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俱乐部的对打的训练场地。
助教让我们两两一组,说想看看我们的基础如何。
“张冬冬对林燃!”助教的电子哨在穹顶回荡。
体重二百斤的对手晃着身躯登场,球拍在他手中像把开山斧。
林燃凝视对方鞋底沾着的口香糖残渣,忽然想起前世省青队选拔赛
——同样的对手,同样的狞笑,不同的是一具未经历车祸的年轻躯体。
有可能我和这三是真有点缘分了,可能这就是男人之间的羁绊吧。
看来我只能把张东东当成我引起教练关注的背景板了。林燃心里笑道。
首球便是炮弹般的正手暴冲,球速首逼电子屏显示的98km/h。
林燃左臂肌肉记忆突然苏醒,昨夜加练的五百次反撕动作精准复现——
球如手术刀般切开空气,在对方正手大角炸出白点。
球如银色匕首洞穿防线,在挡板上炸出白烟。
张冬冬的AJ球鞋在地胶发出刺耳摩擦声,像头被激怒的公牛。
“这不可能,这才一个礼拜,他怎么进步的这么快。”
场边的周浩,吕小天二人也目瞪口呆,不可置信。
底板穿透的声音引来了周围学员的目光。
张教练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人群中,小声的说道“有点意思。”
(http://wmfxsw.com/book/830128-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