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消化战争红利:绿洲的扩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章 消化战争红利:绿洲的扩张

 

A7废墟新霸主的崛起,为“创世纪绿洲”带来了一段短暂却又无比宝贵的“黄金发展期”。

曾经笼罩在头顶的战争阴云,被那场辉煌的胜利彻底驱散。无论是被打残打怕的“齿轮城”,还是周围那些慑于绿洲威名而选择“朝贡”的小型势力,都在短期内,为绿洲的外部环境,提供了一层相对安全的缓冲垫。

而苏哲,则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全力地、疯狂地,消化那场战争带来的、无比丰厚的……红利。

整个绿洲,都变成了一座高速运转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巨大工地。

“再快一点!那边的C-4号复合装甲模块,需要立刻吊装!阿铁,你那边的‘蝰蛇’护盾发生器的能量回路,检查得怎么样了?”

“熔炉”——也就是“绿洲工程与制造中心”内,总工程师“蓝图”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冷静而又高效地,指挥着每一个环节。他那如同超级计算机般的大脑,同时处理着数十个不同的工程项目,从“守护者”城墙第二阶段的宏观建设,到每一颗特制螺丝钉的扭矩参数,都计算得精准无比。

在他的规划下,一场规模宏大的城市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从“齿轮城”那里“交换”来的海量高纯度合金、复合材料和建筑模块,如同新鲜的血液,被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绿洲的建设之中。

“守护者”城墙的建设速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第二阶段工程,在充足的材料和被胜利激发出百倍热情的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进度被大大缩短。一道道更高、更厚、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钢铁墙体,如同雨后春笋般,在绿洲的边缘拔地而起,将整个聚落,都更安全地,包裹其中。

新的、更加合理的居住区,正在被规划和建设。那不再是之前那种用集装箱和废弃车辆残骸搭建的、拥挤不堪的临时安置区。而是一排排由标准模块化建材搭建而成的、拥有独立通风和简易水电系统的二层小楼。

一个专门的、更大规模的“工业区”,也正在从图纸变为现实。除了“扳手”师傅和阿铁的“熔炉”,从“齿轮城”赎金中获得的一些二手的、但功能尚算完好的小型机床、物质分析仪和3D打印设备,也正在被安装和调试。绿洲,正在从一个单纯的手工作坊,向着一个拥有初步工业化生产能力的聚落,缓慢而又坚定地,迈进。

而这一切的核心,是人。

是那些从战争中“俘获”的、最宝贵的“战利品”——齿轮城的技术人员。

“不!不对!你们这些蠢货!说了多少遍,这里的公差必须控制在零点零五毫米以内!你们是用手在测量吗?!”

在“精密加工车间”内,一名曾经是“齿轮城”高级武器工程师的、名叫“格里芬”的中年人,正对着几名绿洲本土培养出来的、略显笨拙的年轻学徒,大声咆哮着。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一丝属于技术精英的傲慢,但眼中,却闪烁着一种久违的、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领域中的……兴奋与光芒。

苏哲并没有像废土上其他匪帮那样,将这些珍贵的技术人员,当成可以随意打骂和压榨的奴隶。

在“蓝-图”的建议下,他为他们提供了远超普通居民的待遇——独立的居住单间,更充足的食物配给,甚至,还有定量的、由老伊万千辛万苦弄来的旧世界咖啡豆。

但他同样给他们戴上了最沉重的“枷锁”。

他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与一名或数名绿洲的本地学徒(大多是从阿铁的铁匠铺里挑选出来的、有天赋的年轻人)组成“师徒小组”。他们不仅要完成“蓝图”和“扳手”下达的生产与研发任务,更重要的,是必须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这些学徒。

每一个月,都会有一次严格的“考核”。学徒的进步程度,将首接与他们这些“师傅”的待遇和自由度,挂钩。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这些本就对技术有着狂热追求的齿轮城工程师们的积极性。他们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一方面也因为找到了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有天赋的继承者,而爆发出惊人的工作热情。

知识与技术的种子,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在绿洲这片新的土壤里,迅速地生根、发芽。

而那些普通的、被俘虏的“仆从军”和“齿轮武士”,则在《绿洲公约》的框架下,通过高强度的“劳动改造”,为自己的“战争罪行”,进行着赎还。

他们是城墙建设工地上,最主要的劳动力。他们搬运着最沉重的石块,挖掘着最坚硬的地基。起初,他们的眼中,充满了麻木、怨恨与不甘。

然而,当他们看到,即便是绿洲的最高领袖苏哲,也会在关键时刻,和他们一同挥汗如雨;当他们看到,那个如同魔神般恐怖的“铁拳”,竟然会用他那能撕裂钢铁的巨力,来帮助他们吊装最沉重的墙体模块;当他们在一天辛苦的劳作之后,能和绿洲的正式居民一样,排着队,领取到同样一份虽然简单但却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时——他们心中那层坚冰,开始出现了一丝丝的裂缝。

尤其是在一个名叫乌格的前“荒骨部落”战士,如今的民兵小队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向他们讲述他是如何从一个只知道杀戮与掠夺的野蛮人,在绿洲,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时,许多俘虏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迷茫与……思索。

绿洲,正在用它独特的、混杂着铁腕与怀柔的方式,消化着这场战争带来的最大红利——人口与知识。

然而,扩张,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绿洲这颗在A7废墟上冉冉升起的“启明星”,其光芒越来越耀眼时,它也吸引来了更多的……飞蛾。

大规模的流民潮,如同苏哲和“蓝--图”所预料的那样,到来了。

来自“碎石滩”的矿工,来自“腐水沼泽”的草药采摘者,来自更多被三大匪帮的覆灭而间接“解放”出来的、失去了庇护的小型聚落的幸存者……他们拖家带口,携带着自己全部的家当,怀揣着对那个传说中“天堂”的向往,如同朝圣般,涌向了“创世纪绿洲”。

绿洲的人口,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便从最初的三百余人,暴增到了近千人!

人口的急剧膨胀,为绿洲带来了庞大的劳动力,但也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个爆发的,是资源的冲突。

“凭什么?!凭什么他们这些新来的,和我们吃一样的饭,喝一样多的水?!我们,可是为了绿洲流过血的!”

在公共食堂的食物分配点前,一名最早跟随苏哲的、在战斗中失去了一条手臂的独臂老兵,指着一群刚刚通过“预备期”考核、正在领取食物的新居民,愤怒地咆哮着。

他的话,瞬间引起了周围所有“老居民”的共鸣。

他们是绿洲的“元老”,是奠基者。他们亲身经历了与“荒骨部落”和“齿轮城”的血战,他们的身上,至今还留着狰狞的伤疤。在他们看来,他们,理应享受比这些“后来者”更好的待遇。

而那些新居民,则面带畏惧,却也难掩眼中的委屈与不甘。

“我们……我们也是按照公约,完成了所有的劳动任务才来领取食物的……”一个新居民小声地辩解道。

“劳动任务?你们干的那些活,能和我们当初建城墙比吗?你们见过真正的死人吗?!”独臂老兵的情绪,愈发激动。

双方之间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这,就是新旧居民之间,因为身份认同和历史贡献不同,而产生的、几乎是必然的……阶级矛盾。

第二个爆发的,是文化的冲突。

在临时搭建的集市上,一名来自“沙鼠穴”的、习惯了斤斤计较的商人,正因为一个能量弹匣的交易价格,而与一名性格粗犷豪爽的原“荒骨部落”战士,吵得面红耳赤。

在生活习惯上,来自不同聚落的人们,因为卫生习惯、作息时间、甚至是说话的口音,而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小摩擦。这些摩擦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却如同砂纸,不断地消磨着绿洲内部的和谐与凝聚力。

而最让苏哲感到警惕的,是潜藏在这些矛盾之下的……暗流。

“指挥官,” “蓝-图”的声音,在苏哲的耳边响起,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显示着几段由“幽灵”悄悄记录下的、看似普通的谈话影像。

“……那个苏哲,不过是运气好,得到了几个强大‘异人’的帮助而己。等‘黑森林兄弟会’的大人们来了,看他还怎么神气……”

“……听说‘天穹城’才是真正的天堂,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还不如想办法去投奔那边……”

“……凭什么那些‘齿轮城’的技术人员,能住单间,吃白面包?我们这些为绿洲流过血的,却只能啃沙蝗干?不公平!”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毒草,在绿洲的角落里,悄然滋生。其中,有的是单纯的抱怨,有的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更多的,却明显是有心人在背后……刻意地煽动与挑拨。

苏哲的眼神,冰冷如霜。

他知道,他的绿洲,在经历了外部的战争之后,正在迎来一场更加复杂、也更加凶险的……内部考验。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看似微小的矛盾与暗流,最终,将会汇聚成足以倾覆一切的滔天巨浪。

消化战争的红利,从来就不仅仅是接收物资和人口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背景、不同诉求的人们,真正地,熔炼成一个拥有共同意志与信念的……整体。

“创世纪绿洲”,它的扩张,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http://wmfxsw.com/book/830797-1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