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绿洲”的初步秩序建立起来后,生存的压力便从单纯的外部威胁,逐渐向内部的资源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上倾斜。在“蓝图”的宏伟规划中,农业,是绿洲能否真正摆脱饥饿、实现自给自足的关键一环。
然而,现实远比规划要骨感得多。
试验田被开垦在基地南面一片相对平坦、且经过“蓝图”初步土质分析认为勉强适合耕种的区域。李婶和那位懂草药的老妇人,带领着十几名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流民,成为了绿洲的第一代“农夫”。但她们面临的困难,远超想象。
废土的土壤贫瘠而坚硬,板结的地面如同风干的兽皮,即便是那些从旧世界带来的、锈迹斑斑的铁锹和锄头,砸下去也只能留下浅浅的白印。她们用尽全身力气,一天下来,也开垦不出巴掌大的一块地。更别提后续的深耕、播种和灌溉了。
老伊万好不容易从其他小型聚落换来的那点珍贵的耐旱作物种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播种下去,很可能就会错过最佳的种植时节,最终颗粒无收。
这天傍晚,苏哲在结束了巡逻队的日常训练后,和“蓝图”一同来到了试验田。看到那些妇女们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累得首不起腰,手中那些简陋到几乎可以称之为“废铁”的农具,以及那片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的田地,他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皱了起来。
“蓝图,以我们目前的耕作效率,恐怕很难在雨季(废土上一种罕见但至关重要的水源补充期)来临之前,完成足够的播种面积。”苏哲的声音有些沉重。
“是的,指挥官。”“蓝图”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镜片上闪过试验田的各项数据分析,“现有农具的材质低劣,设计也完全不符合人体工学,更不适应废土这种特殊土质。劳动强度极大,而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却不足标准农业模式的百分之五。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打击居民的劳动积极性,更可能导致我们在下一个食物匮乏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必须想办法改良农具!”苏哲当机立断。
他立刻找到了正在工具间内和阿铁一同研究如何利用缴获的能量武器残骸制造高能切割工具的“扳手”师傅。
当“扳手”师傅听完苏哲对试验田困境的描述后,他那双布满油污的粗糙大手习惯性地在工装服上擦了擦,眼中闪过一丝技痒的光芒:“嘿,农具?这玩意儿俺熟啊!想当年在老家……咳咳,指挥官放心,不就是几把锄头犁耙吗?给俺点材料,保证给您弄出几件让那些娘们儿用了都说好的家伙事儿!”
阿铁在一旁也有些兴奋。他虽然是铁匠,但以前在“枯泉聚落”时,也经常帮着父亲修理和打造一些简单的农具,对此并不陌生。
说干就干。
在“蓝图”提供了详细的土壤结构分析数据和人体工学建议后,“扳手”师傅便拉着阿铁,一头扎进了那个简陋但却高效运转的小锻炉旁。
他们并没有选择完全重新设计和制造农具——那需要更高级的材料和更复杂的工艺——而是决定在现有的、从废墟中搜集来的那些破旧农具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和强化。
“扳手”师傅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技工。他仔细检查了每一件破损的农具,很快便找出了它们的设计缺陷和薄弱环节。
“这把锄头,刃口太钝,而且角度不对,挖土费力还容易卷刃。”他拿起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对阿铁说道,“咱们把它重新锻打,刃口用那批高强度合金钢加固,再调整一下锄头和木柄的连接角度,让它更省力。”
“还有这几把犁,犁铧太小太薄,根本翻不动这硬邦邦的土地。”他又指向几把看起来就弱不禁风的木犁,“咱们用那些战车残骸上的装甲板,重新切割打磨几个大点的、更锋利的犁铧,再给木犁的主梁加上几根金属加强筋。”
阿铁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这些看似简单的改动,却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力学原理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天,工具间角落那个小小的锻炉,几乎成了整个绿洲最热闹的地方。
“叮叮当当”的锤击声不绝于耳,炉火烧得通红,映照着“扳手”师傅和阿铁那布满汗珠的脸庞。他们时而对着图纸(由“蓝图”根据“扳手”的口述和手绘草图,用三维光影投影出来的)激烈地争论着某个细节,时而又默契地配合着,将一块块冰冷的钢铁在火焰与锤击下,赋予全新的生命。
一些心灵手巧的流民,也被组织起来,负责打磨、安装木柄、以及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整个工具间,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富有创造力的氛围之中。
终于,在耗费了大量的焦炭、金属材料以及“扳手”和阿铁无数心血之后,第一批经过改良的新式农具,正式出炉了!
那是一批造型略显粗犷但却充满了力量感的“作品”:刃口闪烁着幽暗寒光的加固锄头,犁铧宽大而锋利的改良犁,甚至还有几把由“扳手”师傅突发奇想、利用废弃齿轮和管线制作的、可以进行简易条播的“多功能播种器”!
当这些新式农具被运到试验田,交到李婶和那些负责耕作的妇女手中时,她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还是俺们以前用的那些破锄头吗?”李婶拿起一把经过改良的锄头,入手微沉,但刃口的锋利程度和整体的配重平衡,却比以前好了不止十倍!
她试着将锄头用力向下一挖——
“噗嗤!”
坚硬的土地,如同豆腐般被轻松豁开!
“天啊!太……太好用了!”李婶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其他的妇女们也纷纷拿起新农具,在田地里试用起来。一时间,试验田里不再是之前那种费力不讨好的沉闷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劳动热情的火热场面!
改良后的犁铧,能轻易地翻开深层板结的土壤;加固的锄头,挖土效率提升了数倍;而那几把“多功能播种器”,更是让播种的效率和均匀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原本预计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的开垦和播种任务,在这些新式农具的帮助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便超额完成了!
看着那片被翻垦得松软平整、并且己经播撒下希望种子的试验田,所有参与劳动的流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哪怕只是对简陋工具的一点点改良,也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苏哲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景象,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扳手”的农具改良,不仅仅是提升了耕作效率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有绿洲居民的心中,都激起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科技力量的重新认知。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在旧世界耳熟能详的话语,在这一刻,以一种最首接、最质朴的方式,在这片残酷的废土之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而“创世纪绿洲”,也在这叮当作响的锤声与翻动的新土之中,向着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强大的未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http://wmfxsw.com/book/830797-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