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章 汤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8章 汤圆

 

尤其是裴幺妹和那三个孩子,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热闹的阵仗,一个个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张大了嘴巴,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些表演,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姜明珠大方,身上带了不少铜板,见到喜欢的就投铜板。

旁边的小摊上有卖面具的,小安几个眼巴巴的瞅着,姜明珠手一挥一人一个选一个戴着,又请了他们吃了不少零嘴。

姜明珠裴幺妹和几个孩子吃了个肚圆。

“吃不下了吃不下了!”裴幺妹摸了摸肚子,街上好吃的还有许多,可是肚子里一点缝都没了。

“可别吃了,晚些还要吃汤圆呢,当心积食!”裴母有些无奈,小福都吃的打嗝了,还惦记着吃呢。

姜明珠有些不好意思,穿成了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好像行为都变的幼稚了不少。

最后还是裴砚之去了药铺买了几颗消食丸,一人喂了一颗,小福的嗝才止住。

又逛了一会儿,天色暗了些,一行人才回了姜府包汤圆。

姜明珠也参与了,包汤圆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姜明珠除了包的不够圆润,其他的都还好。

今天的汤圆包了六个铜板进去,一大锅的汤圆,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能不能吃到有铜板的,全靠运气。

姜明珠自己舀了六个汤圆,汤圆不大,她的肚子也只能吃下六个了。

咬了一口,芝麻满口生香,味道也不甜腻,姜明珠却顿了一下,将嘴里的铜钱吐了出来。

众人都十分羡慕。

“亲家风水真好,放了六个铜板明珠第一个就吃到了,往年在家明珠可没有这么好的财运。”姜母不由笑道。

裴家人觉得这话说的对,明珠可不就是带财吗?嫁进裴家不到一年,就带他们脱贫致富了,而在亲家家养了十多年,也没有见给亲家带来这些,明珠就真该是他们裴家的儿媳妇。

姜明珠笑了笑,不置可否,然后吃第二个,她又顿了一下,默默的又吐出来一个铜板。

等吃到第三个的时候,姜明珠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运气了。

她就包了几个汤圆,自己还没放铜板呢。

吃到最后六个汤圆,六个铜板全在姜明珠碗里,众人己经不是羡慕了,惊叹的都有些麻木了。

“还能这么玄乎?”裴大嫂喃喃自语。

姜母也是惊呆了,难道裴家风水真这么好?

原本只是说几句凑趣话,没想到……

“合八字的时候算命的给我说明珠有旺夫命……我当时还有些不信……”裴母碎碎念,当然不信啊,当时的姜明珠行事乖张,看起来就不是个能当好媳妇的。

这话姜明珠信,她觉得自己可不就是旺夫吗?

裴砚之未来可是当朝首辅,又是个为国为民的,日后定然是要名垂千古的。

姜明珠这运气让裴家众人兴奋不己,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裴砚之看着姜明珠,眼中满是笑意,自家娘子这运气,着实让人艳羡。

吃完汤圆,姜明珠靠在裴砚之身边,小声说:“看来我这旺夫运是藏不住啦。”

裴砚之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温柔道:“娘子本就福泽深厚。”

休息了一会儿,天黑了,大家要去逛灯会,裴母这次没有小气,一人给了一两银子,几个小的十几个铜板就打发了。

如今腰包鼓起来了,裴母也大方了许多,以往是家中没有钱,日子都是过的紧巴巴的,现在有了收益,裴母高兴,手就松了许多。

更何况几个孩子都大了,都来县城逛灯会了,手里没钱怎么行。

裴幺妹怀里揣着一两银子的巨款兴奋的很,她还是第一次身上揣那么多钱:“三嫂,一会儿我请客呀!”

姜明珠笑着点点头,裴砚之把妹妹推开,摆摆手道:“哪里需要你请,我娘子自然是花我的钱。”

裴幺妹:……

裴幺妹撇撇嘴,白了裴砚之一眼,牵着三个孩子逛街去了。

“你看你,把人都气跑了。”姜明珠偷偷拧了裴砚之腰间一下。

裴砚之面不改色,“走了不是更好,我们两人逛,没有人打搅我们。”

姜明珠失笑,这是觉得裴幺妹几个是电灯泡呢。

两人也就慢悠悠的逛起来,灯会自然有猜灯谜的,这个交给裴砚之一点都没问题。

猜中了两个想要的花灯,姜明珠也逛累了,白日里能逛的都逛了,便心满意足的和裴砚之回家了。

裴父裴母和姜父姜母晚上却是没有出去逛灯会的,两对亲家有事要商量。

次日,早上吃了早饭,裴家人便要回临山村了,姜明珠和裴砚之也得跟着回去。

姜父姜母难得的没有挽留,让丫鬟把他俩的东西收拾了就送他们上车。

“回去了要孝顺公婆,一切听你公婆的,不要自作主张。”姜母就叮嘱了这一句。

姜明珠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没多问,点点头跟着回去了。

裴父裴母难得这么严肃,裴砚之心中有些猜测,但是也没有想通是为什么,只有等回家了才知道。

“让明珠住到县城里去?”裴砚之声音拔高了些许,有些惊讶父母的决定。

裴父裴母回家就把人都支开了,就留了裴砚之谈话。

“嗯。你岳父岳母的意思是明珠身子娇弱,你也长时间在书院,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所以想让明珠住到县里去,你们也能快些怀上孩子。”裴母道。

这事他们也是深思熟虑过的,裴砚之回家时间最长也不过半个多月,最短不过两三天,明珠那个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好生养的,夫妻俩长时间不见面如何能怀孕?

别说亲家公亲家母急了,裴父裴母心里也是急的。

她与裴父在一起两三个月便怀了孕,老大老二也是西五个月便怀上的,姜明珠嫁过来快一年了都还没动静,私底下也不是不嘀咕的。

但是怀孕也不是一个人的事,这砚之不在儿媳妇也怀不上啊。

更何况砚之往日里回来,白日里干活,晚上还要读书,想来夫妻生活应当不多。

裴大山和裴石头其实也不应该就三个孩子的,但是家里钱不宽裕,多生养孩子也是负担,姜父姜母让两个儿子收敛一点,等日后家里宽裕了再生养孩子。

现在家里宽裕了,裴父裴母不仅要催裴砚之,老大老二也是要念叨几句的,能养得起孩子,对乡下人家来说,自然是多些好。

裴父裴母不知道的是,裴砚之和姜明珠压根就没打算这两年要孩子。

裴砚之也有私心,没告诉爹娘这事,心思己经飘远了。

如果姜明珠去了县里,那岂不是日日都可以见到她,他也不用住在书院里。

一想到日日都可以见到姜明珠,裴砚之心神有些荡漾,他确实很想,但是裴砚之是个孝顺的,“爹娘都在村里,我如何能带明珠住在县里?”


    (http://wmfxsw.com/book/850539-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