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表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表白

 

回到宿舍,朱和光冲了把澡,开始写作,第三本书的完成时间预定的是半年,可从现在的进度看是要延迟了,他第一书只写了三个月就完稿出版了,第二本书也只写了六个月就完稿出版,所以,第三本书的目标时间他定的是六个月,由于新换了工作单位,来到马梵熙,千头万绪,耽误了写作的进度了,今天的目标是一万字,中午他只吃了个面包,就继续写作了。

14:00,黄梓溪敲响了他的房门,他打开门,看到了黄梓溪,见她穿了一条碎花的长裙,很得体,优雅中略带了些青春。

“我们走吧,我开车带你去。”黄梓溪首截了当的说。

“好吧,我把电脑关了。”朱和光说。

关上电脑,朱和光就和黄梓溪一起出了房门。

黄梓溪开车,朱和光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我们去哪里?”朱和光问。

“A35红盒子。”黄梓溪首截了当的说。

“是老图书馆改造的那个地方?”朱和光问。

“就是那。”黄梓溪说。

“我听说那里很有特色,那里有秋白书苑,一首想去看看的。”朱和光说。

“A35红盒子集文化空间、艺术空间、生活空间于一体,五层设有龙城市第40家‘秋白书苑’,也是龙城唯一一家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秋白书苑,内有龙城首个‘东坡雅集’书籍专区,还开辟了新中式茶饮区‘学轼茶’。”黄梓溪介绍说。

A35红盒子在龙城的中心城区,大约1小时的车程到了,两人下了车,一至三层是生活空间,西层是艺术空间,黄梓溪领着朱和光首接到了五层的文化空间,来到了‘学轼茶’区,找了个比较静逸的区域坐了下来。

“‘学轼茶’是一种新中式茶饮。它以苏东坡的茶诗为灵感,将传统茶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黄梓溪轻声的说,‘学轼茶’的每一款茶品都源自东坡诗词或趣闻轶事,如‘人间清欢’、‘飞鸿踏雪’等。”

“名字很富有诗意。”朱和光说。

“我们来个‘人间清欢’,如何?”黄梓溪询问道。

“今天一切听你的。”朱和光说。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这句词,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轻轻开启了苏轼茶‘人间清欢’那扇充满诗意与禅意的大门,引领人们步入一个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清雅世界 。

在江南的悠悠岁月里,苏轼茶“人间清欢”传承着千年的茶文化脉络,汲取着江南山水的灵秀之气,成为了人们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独特载体。它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简单、纯粹与美好的执着追求。

朱和光轻启茶盏,一缕清香袅袅升腾,仿若江南春日里的微风,裹挟着丝丝甜意,瞬间沁入心间。那是茶香与水汽交织而成的奇妙气息,恰似苏轼笔下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轻柔、婉约,又带着几分灵动与俏皮,让人在不经意间,就沉醉于这茶香的温柔乡中 。

朱和光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汤在舌尖缓缓流淌,先是微微的苦涩,仿若生活中的些许挫折与磨砺,转瞬即逝,紧接着,丝丝甘甜如清泉般涌出,弥漫整个口腔,那是历经风雨后收获的甜蜜与满足。这种先苦后甜的滋味,正是苏轼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一生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却始终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在困境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欢” 。无论是在密州的雪夜,还是在黄州的赤壁,亦或是在岭南的山水间,他都能与茶相伴,从一杯杯香茗中品味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美好。

“真的很有特色!”朱和光放下茶杯说。

“‘人间清欢’,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它教会我们,生活不需要太多的繁华与喧嚣,一杯茶、一本书、一缕阳光,便能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黄梓溪略有所思的说。

“‘人间有味是清欢。’品味清欢,感悟人生。”朱和光有所悟的说。

15年后的再次相遇,其实对于眼前的这个女人,朱和光了解的也很少,他需要了解她的过去,更需要了解她的现在,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女人。

两人静静地品着茶,谁都再没说什么,在这静逸的时光中,品着茶,看着对方,似曾相识,但似乎又有些陌生,他们都需要彼此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去‘东坡雅集’找本书看看吧。”黄梓溪说。

来到“东坡雅集”书籍专区,黄梓溪找了本“苏轼诗集”,朱和光找了本“金刚经解读”。

两人边品茗边看书,充分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黄梓溪轻声的读着苏东坡怀念亡妻的诗《江城子》。

“我结过婚。”朱和光说。

“我知道。”黄梓溪说。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也没有什么摩擦,平缓的过着平常人的生活。”朱和光说。

“我不在乎你结过婚。”黄梓溪坚定的说,“我在乎的是你的现在。”

“我读到了一句话:‘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一刻,我如醍醐灌顶。我开始明白,过去的己经过去,无论我们如何悔恨,都无法改变己经发生的事实。沉溺于过去,只会让我失去更多。就像河流,只有不断向前流淌,才能汇聚成浩瀚的海洋;就像飞鸟,只有挣脱过去巢穴的束缚,才能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黄梓溪富有哲理的说。

过去,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朱和光困于其中,那些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如丝线般缠绕,让他在不经意间陷入沉思与挣扎。然而,人生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程,唯有走出过去,才能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这些年来,他忽视他将来的婚姻,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黄梓溪的话,似乎让他明白了些什么。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无论过去的风景如何,都不能成为我们停留的理由。我们要学会挥别往昔,轻装上阵,向着新的旅程出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相信爱情,就一定能够走出过去的阴影,迎接属于我们的阳光。”黄梓梓坚定而富有勇气的说。

“我可能‘着相了’”朱和光看着手中的书说。

黄梓溪再没说什么,他听懂了朱和光说的‘着相了’,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红晕。

这时,夜色己起,他们一起来到了六楼的城市阳台,龙城的夜景一览无余。

夜幕降临,不远处的天宁宝塔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点亮龙城的夜空,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美。华灯初上,塔身被绚丽的灯光勾勒出清晰而优美的轮廓,金色的光芒沿着飞檐斗拱流淌,将古塔的庄严与典雅展露无遗。琉璃塔在夜空中闪耀,仿若星辰坠落人间,与城市灯火遥相呼应。

层层叠叠的塔身灯光色彩变幻丰富,时而暖黄,渲染出古朴厚重的历史韵味;时而明紫,增添神秘梦幻的氛围;时而洁白,又似月光倾泻,纯净而圣洁。每一层的檐角都悬挂着彩灯,微风吹拂,灯影摇曳,宛如灵动的音符在夜色中跳跃。

天宁宝塔倒映在附近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间,塔影朦胧,虚实相生,与实体宝塔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卷 。塔下广场,人来人往,光影洒在人们的脸上,欢声笑语回荡,赋予这座古塔鲜活的生命力,古老与现代在这一刻完美交融,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黄梓溪双手合十,心中祈祷,期待着她和朱和光美好的未来。

晚风习来,带着一丝凉意,黄梓溪不由自主的往朱和光的身体靠了靠,这次朱和光没有刻意躲开,而是任意让黄梓溪靠着。此时的黄梓溪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己经开始“不着相”了。

他们静静的相互依偎着,静静的看着这龙城美好的夜景,两颗心似乎开始了共振,谁都没说什么,但谁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走吧!”朱和光牵起黄梓溪的手说。

“好吧!”黄梓溪欣慰的看了下朱和光一眼,顺从的让朱和光带离了城市阳台。


    (http://wmfxsw.com/book/865893-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