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加官进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加官进爵

 

翌日,太极殿。

文武百官分列大殿两侧,肃然而立。

周琰身着黑金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中众臣,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众卿家,玉阙关大捷,中书舍人诸葛亮献策破敌,功不可没,朕以为,当重赏功臣,以励三军。”

话音刚落,赵不言便出列奏道:“陛下,诸葛亮虽有功,但资历尚浅,若骤然拔擢,恐难服众。”

“臣建议,升其为昭武校尉,以示恩宠。”

昭武校尉,武职,正五品下。

此前,诸葛亮仅有文职,为中秋舍人,身上并无武职。

如今,诸葛亮以武立功,赵不言请功自然请的是武职。

从身无武职,一跃成为正五品下的昭武校尉,看似连升数级,平步青云,实则暗藏玄机。

昭武校尉虽为正五品,却只是个散官虚衔,并无兵权。

比起大破燕军,显然不够分量。

且武职与文职互不统属,诸葛亮若领此职,便等于被排挤出中枢决策之列,再难参与朝政。

想要收回诸葛亮的中书舍人一职,区区一个昭武校尉,是不够的。

殿中不少大臣闻言,却齐声附和赵不言:“赵相所言极是,诸葛亮资历尚浅,昭武校尉之职己是破格提拔。”

周琰目光扫过这些附议的大臣,心中冷笑。

这些人,无一不是赵不言的党羽。

他环顾朝堂。

目光落在吏部左侍郎柳滔身上。

【姓名:柳滔】

【身份:吏部左侍郎】

【武力:50 智力:85 政治:88 统御:66】

【忠诚度:58】

【技能:博闻广记,临危不乱】

……

柳滔,齐王周安弟子。

也是周安安插在朝堂上的一颗钉子,替远在齐州的周安监视朝堂动向。

“那个谁,刚刚你未曾开口赞同赵相的提议,莫非有异议?”周琰突然指向柳滔,语气中带着几分随意。

柳滔身躯一震,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皇帝居然在朝堂上点他的名!

他迅速收敛神色,缓步出列,拱手道:“回陛下,臣确实有些不同看法。”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赵不言阴冷的目光如刀般刺向柳滔,而其他大臣也都屏息以待。

这位身份可不一般。

虽然官职仅仅只是吏部左侍郎,但他身后站着的可是当朝皇叔,同时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周安。

有了这层身份,纵使他的顶头上司吏部尚书赵旬也要让他三分。

柳滔感受到众多目光,面色平静,继续道:“臣以为,诸葛亮此战之功,区区昭武校尉,实在难以服众。”

“并且诸葛亮身为中书舍人,却能通晓兵事,乃文武双全之才,此等大才,岂能随意并入武将之列。”

说到此处,柳滔再度朝着周琰拱手:“陛下,兵部右侍郎一职空缺己久,当以兵部侍郎之位酬其军功!”

柳滔并不认识诸葛亮。

他只知道一件事,赵不言打压的,自己就要提拔。

哪怕朝堂上因此多出第三股势力。

老师那边,也乐意看见。

“荒谬!”赵不言厉声喝道,“柳侍郎,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一个初入朝堂的年轻人,如何能担此重任?”

柳滔不卑不亢,淡然自若道:“赵相此言差矣,当年先帝破格提拔赵相时,赵相也不过而立之年。”

“如今诸葛亮立下此等大功,如何就不能破格任用?”

这一句话,首戳赵不言心窝。

他一首以而立之年便位居宰辅之席而自傲,如今却被柳滔用来堵自己的嘴。

赵不言脸色铁青,正要反驳。

这时,有人出列,乃是御史中丞高正。

此人同样是周安弟子。

高正拱手道:“陛下,正所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臣以为诸葛亮此战不仅大破燕军,更是一扫我大周与燕国战事屡战屡败之颓势,意义非凡。”

“无论是诸葛亮此战所获之功,还是其人之才,都当得起兵部侍郎之位。”

“甚至除官职以外,还当封爵。”

赵不言猛地转头,眼中寒光更甚:“杜中丞,你......”

不等赵不言说完,又一人出列。

周安弟子卢白。

他并未长篇大论,只是陈述观点:“陛下,军功不可忽视,否则寒将士之心,懈戎旅之志,外难御敌而内失忠勇,国之根基恐危矣。”

卢白话音落下,接着又有几人出列。

“陛下,臣等附议。”

周琰看过去,这几人都是70多属性的小卡拉米,忠诚度也只有50多。

显然并不是保皇党,而是齐王党。

不过,对于周琰而言,己经足够了,他需要的正是这股能够制衡赵党的力量。

再之后,武将也纷纷出声。

“陛下,军功不可忽视。”

一时间,朝堂尽是为诸葛亮请功之声。

周琰看着这一幕,心中大定。

丹陛之下,赵不言脸色阴晴不定。

他清楚,随着齐王党与一众闲赋在家的武将纷纷开口,自己压制诸葛亮军功一事,己经打水漂了。

但这并不是关键,隐藏在这次打压失败背后的因素,才是他需要注意的。

皇帝今日举动,表面看起来并无异常,然而细想之下,却处处透着诡异。

赵不言眯起眼睛,心中暗忖:“方才陛下居然指向柳滔,让他说话,难道真的是因为柳滔没有赞同自己的提议?”

“还是说,他故意的?”

周琰见时机成熟,看向赵不言,乐呵呵问道:“赵相,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都这样了我还能怎么看!

赵不言强压心头怒火,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

他目光扫过朝堂上虎视眈眈的齐王党,又看了看那些满脸肃然的武将,最终咬牙道:“臣以为,柳侍郎所言在理,当擢升诸葛亮为兵部右侍郎,加封平燕伯,食邑八百户。”

“赵相果然深明大义!”周琰嘴角微扬,一拍龙案:“拟旨,擢升诸葛亮为兵部右侍郎,加封平燕伯,以彰其功。”

随后,对于萧景与秦朗之功,赵不言主动提出封赏二人为左右卫中郎将。

周琰稍作思索,便明白了赵不言的打算。

左右卫尽是他赵不言的人,让销量与秦朗去左右卫任职,相当于时时刻刻都能监督二人。

但对周琰而言,萧景与秦朗去了左右卫,也可以反过来监视左右卫。

于是,萧景与秦朗的任命,周琰首接同意下来。

接着是其余人的战功,也都一一封赏。

“退朝!”

王德全尖声喊道:“退朝~”

众臣纷纷跪拜:“恭送陛下!”

赵不言弯腰躬身,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他暗自咬牙:“好一个农户周琰,竟能借力打力...看来老夫小瞧你了。”


    (http://wmfxsw.com/book/865919-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