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诸葛亮这个愣头青一般的小文官提出要领兵,赵不言眉头一皱,不满道:“诸葛亮,你身为文官,从未有过领兵之举,岂能领三万大军驰援边关?”
“赵相。”诸葛亮平静回应,“大周立国二百载,文官领兵者不下十人,先帝年间,兵部侍郎王焕不也曾率军平定南疆叛乱?”
赵不言一时语塞。
他没想到诸葛亮对朝中之事如此熟悉。
兵部尚书刘能急忙帮腔:“那王焕本就是将门之后,文武双全,岂能一概而论?”
诸葛亮依旧处变不惊:“刘大人又怎知我非文武双全?”
在刘能错愕的眼神中,诸葛亮淡淡说道:“我虽出身寒门,却自幼熟读兵书,对《军略》《兵典》《治军纲要》《阵图》《山河策》皆有研究,若刘大人不信,不妨考校一二。”
这些兵书,周琰没听说过,想来是这个架空世界的兵书。
他坐在御案后方,静静看着丞相显威。
刘能脸色一僵,随即冷笑道:“好个狂妄的书生!那本官问你,《军略》有云‘兵者五要’,是哪五要?”
诸葛亮不假思索:“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西曰将,五曰法。”
说着,诸葛亮详细解释起来:“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殿内众臣闻言,皆露惊讶之色。
刘能不甘心,又追问道:“《山河策》中‘三险三利’为何?”
诸葛亮轻摇衣袖:“山险有三: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狭不可通;水利有三:可饮可灌,可舟可渡,可阻可攻。”
兵部尚书额头渗出细汗,硬着头皮又问:“那《阵图》所列八阵为何?”
“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诸葛亮从容应答,“天阵居乾,地阵居坤,风阵居巽,云阵居震,龙阵居坎,虎阵居离,鸟阵居艮,蛇阵居兑。”
说完,诸葛亮轻笑一声:“此八阵可随敌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刘能彻底哑口无言。
大殿内的众臣也皆被诸葛亮的才学所震惊。
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中书舍人居然真的熟读兵书,刘能所问,他不假思索的便能回答出。
若无经年累月的阅读,又怎能做到这一步?
赵不言眼中寒光闪烁,忽然开口:“纸上谈兵谁不会?若让你领兵对阵燕国大将慕容锋,当用何策?”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慕容锋是燕国名将,曾连破大周十三城,号称“北地战神”,逼得先帝割地赔款,从此大周由盛转衰。
以至于,在大周百姓家中,小孩啼哭不止时,父母只要吓唬说“慕容锋来了”,小孩便会被吓得停止啼哭。
此次大战,燕国统帅便是慕容锋。
赵不言以慕容锋考验诸葛亮,想要让他知难而退。
然而,诸葛亮却只是微微一笑,淡然回应道:“赵相,且不提下官只是领兵驰援边关,战事自有秦老将军指挥,即便到了边关,秦老将军命下官指挥大军,下官也自有应对之策。”
他目光平静地环视殿内众臣,声音不急不缓:“慕容锋虽号称'北地战神',但其有三处致命破绽。”
“其一:慕容锋虽为统帅,然功高震主,被燕帝猜忌,近些年他每次领兵,都有监军随行,名为辅佐,实为监视。”
“其二,此人性格暴戾,动辄鞭挞士卒,去岁时,就因在帐中饮醉,将几名劝阻的亲兵当众鞭笞至死,亲兵尚且如此,普通士卒更是畏惧不敢多言,因此军中怨气日盛。”
“其三...”诸葛亮顿了顿,嘴角露出笑意,“慕容锋年事己高,又自恃战功显赫,视我大周诸将于无物。”
说到此处,诸葛亮淡然一笑:“有此三处破绽,如若让下官与其对阵,只需长剑轻挥,便可使其灰飞烟灭。”
诸葛亮话音落下,殿内诸多大臣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慕容锋威名赫赫,大周武将皆畏其如虎,可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却敢口出狂言,让慕容锋灰飞烟灭!
周琰双眼放光。
太强了!
不愧是丞相,身在隆中能知天下事。
以丞相的能力,慕容锋的这三处缺点,的确致命。
“狂妄!”刘能又惊又怒,“一介小小中书舍人,既未参与过军机要务,又未经历过沙场征战,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
诸葛亮眼眸微冷:“刘大人方才考校下官兵法韬略,下官己一一作答,如今却又说下官不知兵事,岂非自相矛盾?”
他声音越发冷厉,字字如刀:“刘大人乃兵部尚书,国之柱石,本该为朝廷出谋划策,选贤举能,如今既不献退敌之策,又不举可用之才,反倒在此处百般刁难下官,究竟意欲何为?”
刘能被问得脸色涨红,一时语塞,竟说不出话来。
赵不言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陛下,既然中书舍人如此自信,老臣建议让他领兵出征,以证其才。”
赵不言一开口,周琰立刻就明白,诸葛亮领兵驰援边关一事,大功告成。
虽然他不清楚赵不言为何会忽然答应,但最终目的达到,他也不再耽搁,当即下达圣旨:“着中书舍人诸葛亮领兵三万,明日辰时出发,驰援玉阙关。”
诸葛亮来到御案前方,郑重行礼:“臣诸葛亮,必不负陛下信赖。”
很快,诸葛亮离开。
赵不言并未察觉到异常,也在随后拱手离去。
一离开两仪殿,刘能便迫不及待小声询问赵不言:“赵相,那诸葛亮分明与我等不合,若是由他领兵,日后恐成心腹大患,为何您反而答应由他领兵?”
赵不言冷笑一声:“这诸葛亮不过一书生罢了,虽然有些才能,却恃才傲物,不足为惧。”
“何况我们帐下无人,与其让那些先帝留下的那些老将掌控兵权,徒增事端,不如让这诸葛亮统兵,谅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控这三万大军。”
众臣立刻会意:“赵相英明。”
……
两仪殿内,周琰终于学会了怎么握住毛笔,也能勉强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字写出来。
“王德全,今日便练到这里吧。”
王德全不疑有他,当即领命:“是,陛下。”
二人出了两仪殿,周琰目光一扫。
恰巧看见身形魁梧的萧景正在带队巡查。
他不动声色的往前走去。
“参见陛下。”
萧景立刻率队停下,朝着周琰躬身行礼。
周琰走至萧景身前之时,左脚在右脚处一绊,整个人便往萧景身上倒去。
(http://wmfxsw.com/book/86591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