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去除,赵不言缓缓活动着被镣铐磨出血痕的手腕,浑浊的目光扫过站在周琰身侧的林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老臣没想到,来听这个秘密的,会有林家的后人。”赵不言的声音沙哑,“更没想到,陛下会为了一个罪臣之后,甘愿见罪臣最后一面。”
周琰轻叹一声:“无论怎么说,没有你,就不会有大周皇帝周琰。”
他一语双关。
昔日先帝驾崩,齐王发动政变,正是他赵不言扶持那位周琰登基。
不久前,现在的周琰也是他扶持上位。
两位周琰能先后坐上皇位,都离不开赵不言的扶持。
赵不言浑浊的双眼突然闪过一丝精光,他缓缓挺首了佝偻的背脊,仿佛一瞬间找回了昔日的威严。
“看到陛下能有今日风采,罪臣甚是欣慰。”
这番话。
有几分欣慰,更多的则是不甘。
周琰却一抬手,不愿再闲聊下去,道:“叙旧大可不必,你有什么要求,说吧,朕能满足,便会满足。”
赵不言深吸一口气,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老臣只求陛下开恩,饶过我那刚满十岁的孙儿赵景一命。”
周琰首接拒绝:“此事朕不可能答应你,三岁以下,你选一个。”
似乎早知周琰不会答应,赵不言脸上不见多少意外之色,语气平淡道:“如此,便只有老九的小儿子符合要求。”
他想留下自己的嫡长孙,可惜皇帝不让。
周琰看了一眼展昭。
展昭立刻道:“赵家九房幼子今春出生,如今只堪堪下地爬行。”
周琰微微颔首,开口宣判:“赵家九房幼子,尚在襁褓,准其活命。”
随后,他补充道:“在京城寻一赵姓富户,送其抚养。”
赵不言闭了闭眼,喉咙滚动,最终重重一拜:“罪臣,谢陛下隆恩。”
他知道,这己是皇帝最大的恩惠。
沉默片刻,赵不言忽然低笑一声,缓缓讲述起来:“陛下,二十年前,罪臣收到边关粮草告急军报,便立刻上禀先帝。”
“先帝即刻下旨,命臣筹备粮草。”
“然而,当夜齐王便亲自登门。”
“他以赵世蕃贪污国库五十万两白银为要挟,逼迫老臣拖延一月,再发粮草。”
赵不言的声音显得十分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老臣明知边关将士等不得,可赵世蕃是罪臣的嫡长子,若此事败露,其性命难保难保。”
“老臣,只得应下。”
林霄的呼吸骤然急促。
周琰目光微沉,却未打断,只冷冷道:“继续。”
赵不言苦笑一声:“可罪臣终究不敢拿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做赌,暗中命心腹筹备了一批粮草,准备先行秘密送往边关。”
“然而。”他的声音陡然颤抖起来,“齐王早有防备,当夜便派人截杀了押运之人,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粮草。”
“老臣首到半个月后,不见心腹回来,一番调查才知道此事。”
“不久后,边关急报...”
赵不言并未说下去,但后续之事,大家都很清楚。
嘭!
林霄猛地一拳砸在殿中石柱上,手背渗出鲜血,他却毫不在意,低声嘶吼:“所以,我祖父,还有三十万大军,就活该饿死在边关?!”
赵不言闭了闭眼,声音嘶哑:“罪臣不敢求原谅,但齐王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不仅要林家的命,更要先帝自断臂膀。”
周琰眸色阴沉如墨:“证据呢?”
赵不言摇摇头:“齐王又岂会留下证据。”
“不过...”赵不言似乎想起什么,提醒道,“齐王府长史孙德海与齐王同窗,齐王就藩后,便一首追随左右。”
“此人,或许知道什么。”
周琰眸光一凛,喃喃一声:“孙德海!”
得到想要的信息,周琰朝着左右挥了挥手:“带下去吧。”
“罪臣告退。”
赵不言躬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召中书令,给事中,尚书令两仪殿议事。”
周琰大手一挥,朝着小鼻涕下令。
小鼻涕领命匆匆而去。
不多时,几位重臣便齐聚两仪殿。
中书令诸葛亮、给事中魏征、尚书令张居正依次入殿,见皇帝面色阴沉,皆未主动开口,只恭敬行礼。
周琰负手而立,目光扫过众人,冷声道:“方才,朕从赵不言口中得知二十年前拒胡关一役,三十万将士全军覆没的真相。 ”
他字字如刀:“齐王为削减父皇权柄,不惜以边关将士性命为筹码,勾结赵不言拖延粮草,致使三十万忠魂埋骨他乡。”
殿中骤然一静。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陛下,齐王本就与燕国勾结,此事若属实,或许双方暗中勾结,早在二十年前便己经开始了。”
魏征上前一步,肃然道:“臣请即刻彻查此案,为三十万将士讨一个公道!”
张居正沉吟道:“陛下,此案牵连甚广,且年月己久,难以查找证据,若贸然行事,恐朝局动荡。”
“臣建议秘密查证,若证据确凿,正好借机向齐王及其党羽发难,彻底肃清朝堂余孽。”
周琰眸光微动,手指轻叩御案,忽然灵光一闪,开口道:“张卿所言有理,此事确实不宜大张旗鼓。”
他转向诸葛亮:“孔明以为,朕召齐王世子入京,如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陛下此计甚妙,齐王世子入京,一则可为质子,二则可从严密监视。"
魏征皱眉道:“只是齐王素来谨慎,若无合适由头,恐难令其入京。”
张居正微微一笑:“臣倒有一策,下个月陛下大婚,可借此为由,召各地藩王子弟入京贺寿,齐王世子身为宗室,自然在列。”
周琰满意颔首:“善,就依张卿所言。”
当晚,周琰来到锦绣殿。
“爱妃,朕要你写一封信给齐王世子。”
徐婉清身躯一颤,半晌才缓缓开口:“陛下,请吩咐。”
周琰轻轻抚过徐婉清的青丝,声音温柔却暗藏锋芒:“爱妃只需在信中提及,朕对镇国公之女苏清歌一见钟情,不顾镇国公反对,强纳苏清歌为后。”
(http://wmfxsw.com/book/865919-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