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痛失双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痛失双亲

 

宁老将军走了以后,宁夫人整日痴痴傻傻。她呆呆的坐在将军府的门槛上,双眼无神傻傻的望着远方。

夕阳将门槛的影子拉得老长,宁夫人的鬓角沾着几粒草屑,却浑然不觉。往日里将军归来时总爱伸手替她拂去发间尘埃,此刻风掠过空荡荡的回廊,吹得檐角铜铃叮咚作响,恍惚是马蹄声由远及近。

宁君捧着热粥来来回回走了三趟,碗沿的热气散了又凝,终是凉透在青石板上。“娘,乖,吃一口吧,就一口,算女儿求你了。你这样不吃不喝身体怎么受得了呢。”宁君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宁夫人。

她依旧不理睬,宁君大声呵斥道:“娘,您清醒一点,爹爹己经走了,死了,但是我们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的活下去啊,就当是带着爹的那一份一起好好的活下去,好吗?”

她忽然攥紧褪色的裙摆,枯瘦的手指抠进木头缝里,喉间溢出不成调的哼唱——是那年将军得胜归来,她站在城头唱的那支曲子。唱着唱着,浑浊的泪砸在门槛上,洇开深色的痕迹,像极了将军铠甲上干涸的血迹。

子夜时分,轮流守夜宁令看见母亲那抹单薄身影突然站起,裙裾扫过积灰的台阶,在月夜里飘得如同招魂幡。她赤着脚踉跄奔向马厩,空荡荡的马槽前,她颤抖着抚摸残留的缰绳,忽然咯咯笑出声:"老东西,这次换我等你喂草料了......"笑声惊起梁间宿鸟,扑棱棱的翅膀声里,她歪着头将脸颊贴在冰凉的木栏上,仿佛那是熟悉的胸膛。

次日清晨,人们在将军生前最爱的枣红马旧厩里找到她。宁夫人蜷在铺满干草的角落,怀里抱着半截缰绳,嘴角还凝着笑,眼角却挂着未干的泪。晨光穿透蛛网,为她银白的发丝镀上金边,恍惚间,仿佛又看见那个春日,年轻的将军牵着马,笑着朝倚在门槛上的少女伸出手。

初雪落满将军府的那日,灵堂里的白幡被穿堂风掀起又压下。两个女儿跪在蒲团上,宁君攥着母亲生前最爱的绢帕,眼泪一滴滴洇湿上面半褪的并蒂莲绣样。宁令咬着唇替母亲整理遗容,指尖抚过母亲眼角的细纹,恍惚又见母亲坐在门槛上,在暮色里把她们揽在膝头,讲父亲骑马挥枪的故事。

宁令替宁夫人收拾房间,金丝楠木打造的箱子底下还压着一封未写完的信笺,:老东西,下辈子换我先离开,你守着我……宁令己经顾不得擦掉下来的眼泪,她真的无法想象短短几日爹爹和娘亲都离她们而去。偌大的将军府现在只剩下了姐妹二人。为什么?如果爹爹不是将军该多好,下辈子我只愿我们是平凡的一家。

下葬那日,北风卷着纸钱漫天飞舞。当棺椁缓缓沉入土坑时,宁君突然扑到坟前哭喊:"阿娘!爹爹走时你说要带我们等他回家,可你怎么也走了......"凄厉的哭声惊起枯枝上的寒鸦,盘旋着发出嘶哑的啼鸣。宁令颤抖着将父亲生前的佩刀放在母亲棺木旁,刀锋映出两串交叠的泪痕,那是父母定亲时的信物,此刻终于能永远相伴。

此后每逢清明,将军府的门槛前总会摆上两碗米酒。有人说夜半经过时,能听见断断续续的低语,像是老将军在讲战场趣事,而宁夫人的笑声,依旧像年轻时那样清脆。门槛的木纹里,还嵌着她当年抠出的指甲印,被岁月磨得温润,如同他们未尽的半生情缘。

太后见宁家几日之间痛失两位亲人,两个姑娘还小,相依为命,实在是打心眼里觉得对不起宁家。皇帝也是于心不忍,宁老将军私自调动兵权的事情也没有追究了,他想如果当时自己早点派兵支援,宁青山也不会死于非命,宁夫人也应该好好的,她们应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

于是皇帝便打算将宁令和宁君收为义女,封为郡主。册封令以下,择日举行。


    (http://wmfxsw.com/book/866765-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