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宏图初展谋新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宏图初展谋新篇

 

熹微晨光穿透阳侯府议事厅雕花窗棂上的薄纱,将朱红立柱的阴影斜斜拉长,在青砖地面交织成密网。铜制香炉中升起袅袅青烟,龙脑香混着竹简的墨香,在雕梁画栋间萦绕。季博昌身着金丝绣边的玄色锦袍,腰间带着通体黄金铸造,深紫色丝帛织成绶带, 刻有“大司马章“ 篆文的印信,目光如炬地扫过阶下分列的文臣武将。

“诸位,” 季博昌的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震得廊下铜铃轻响,“自入长安奉天子,我等虽暂得安身之所,然观天下九州,袁绍虎踞冀州,曹操雄视兖州,孙策席卷江东…… 诸侯拥兵自重,政令不出长安。如何让天下重归汉室统御?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郭嘉斜倚在虎皮交椅上,玉扇轻叩下颌,琥珀扇坠随着动作轻晃:“大司马可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妙?昔日齐桓公九合诸侯,靠的便是‘尊王攘夷’大旗。如今当以天子名义颁布《勤王诏令》,严正声明诸侯需依汉制,岁贡黄金千两、精粮万石,且每岁需遣世子入长安为质。响应者,许以开府治事之权;抗拒者,便是公然抗旨,我军便可师出有名。” 他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笑意,“袁绍素好虚名,定会率先上表;曹操心思深沉,料也不敢公然违逆。”

戏志才转动着手中乌木折扇道:“奉孝所言,不过是第一步。” 他目光扫过厅中悬挂的天下舆图,指尖点在函谷关位置,“军事上,需在豫、兖、司隶交界之地构筑三重防线。以虎牢关为盾,囤积三万精兵,配以床弩三百架;函谷关为剑,设伏兵两万,暗置火油千坛;再于陈留、颍川间挖掘百里壕沟,灌满污水,阻敌骑兵。如此,方能在诏令威慑之余,有雷霆手段应对不测。”

“可若诸侯联兵来犯,我军如何破局?” 季博昌着案头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荀彧整了整深衣广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周礼》:“彧有一策,昔周公制礼作乐,天下归心。如今大司马当以天子名义推行《新政十二条》:免除陈郡、颍川三年田赋,以工代赈修缮雒阳宫室;设立‘劝农使’一职,教百姓牛耕之法;在长安开办太学,广纳天下学子。待民心归附,便是铜墙铁壁。” 他目光灼灼,“当年商君徙木立信,不过三丈之木;如今天子诏令,便是天下人心中的梁柱。”

满宠将手中竹简重重拍在案上,惊起几缕香灰:“文若所言在德,吾辈更需以威相辅!建议设立‘绣衣首指’,效仿武帝旧制,派专员持节巡视各州郡。若有诸侯私铸钱币、私养死士,便当场夺其印绶。袁绍帐下逢纪、曹操麾下程昱,皆是重利之徒,许以高官厚禄,不愁无人为我所用。”

枣祗从怀中掏出一卷皱巴巴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水渠与田垄:“粮草乃根本。臣建议在京兆尹推行‘区田法’,一亩地深挖三尺,分层施肥;在河南尹推广‘代田法’,轮流耕种以养地力。每县设常平仓,丰年平价收粮,灾年开仓赈济。待三年后,我军存粮可达百万石,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征战西方。”

季博昌猛地起身,玄袍下摆扫过案几,紫金印绶发出清脆声响:“好!就依诸位之计!奉孝三日内拟好诏令,着重强调‘违令者,天下共击之’;志才即刻绘制防线图,需标注每个烽火台的位置;文若牵头新政,先在长安试行;伯宁秘密招募死士,组建绣衣卫;公渊负责屯田,本侯要在秋收时看到金黄麦浪!”

夜幕低垂时,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季博昌屏退众人,独自登上角楼。城墙上的更鼓声由远及近,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掠过未央宫残破的飞檐。

他倚着冰凉的城垛,轻声呼唤:“搜索系统,启动。查询诸侯对天子的真实态度。”

淡蓝色光幕在月色中缓缓展开,袁绍的信息最先显现:冀州牧府内,田丰正指着舆图谏言 “宜早图天下”,而袁绍却把玩着玉玺样式的玉佩,眼中尽是贪婪;

曹操在兖州校场亲自检阅新兵,箭矢破空声中,他对程昱来信只批复 “静观其变” 西字;

江东的孙策正与周瑜对饮,案上摆着刻有 “江东王” 的虎符;

刘表在荆州城楼抚琴,琴弦突然崩断,他望着北方喃喃自语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益州的刘焉则在密室中,命人将天子冕旒的图纸反复销毁又绘制。

季博昌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光幕上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变换,诸侯们或虚伪恭敬,或野心昭彰,却无一人真心将天子放在眼中。

夜风卷起他的衣摆,恍惚间,他仿佛看到董卓焚烧洛阳时的漫天火光,看到李傕郭汜在长安城内的暴行,看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

“无论你们有何盘算,” 他握紧腰间早己不存在的佩剑,对着夜幕低声发誓,“我定要让大汉的威严,重新震慑这九州大地。”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mfxsw.com/book/867124-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