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边关异动,国舅献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边关异动,国舅献策

 

深夜,龚美收到郭皇后病危的消息,正准备就此事与刘娥进一步商议,影七却神色匆忙地推门而入。

“主人,暗影司传来紧急军情。”

龚美放下手中的茶盏,:“说。”

影七将一卷竹简放在桌案上:“辽国边境兵马调动频繁,萧太后亲自巡视雁门关一带,各处关隘都在大量囤积粮草兵器。按照我们在辽国的探子回报,至少有十万大军正在集结。”

龚美展开竹简,仔细查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情报记录。辽军的调动路线、物资运输、将领配置,甚至连各部族的兵力分布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萧太后这次是真的要动手了。”历史上,澶渊之盟前的辽国南侵。

“七儿,立即传令墨白和铁庚,连夜来见我。另外,暗影司继续加强对边关的监控,我要知道辽军的每一个动向。”

“是。”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墨白和铁庚便匆匆赶到。墨白还穿着沾满墨迹的工作服,从工坊首接过来的。铁庚则是一身戎装,腰间挂着刚刚锻造完成的样刀。

“主人深夜召见,可是有要事?”墨白问道。

龚美将辽国的情报简要说了一遍,两人的神色都变得凝重。

“辽国狼子野心,果然不死心。”铁庚握紧拳头,“主人,咱们的新式武器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若真的开战,我愿率先锋军与辽狗决一死战!”

“不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要你们做的,是帮我制作一份前所未有的《边关要塞图》,以及一套完整的《御敌策略》。”

墨白眼睛一亮:“主人是想通过献策来展现我们的实力?”

“正是。朝中那些老爷们只会纸上谈兵,真正的边关情况他们一无所知。这次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军事才能。”

墨白立即从袖中取出纸笔:“主人请讲,我来记录。”

龚美走到墙边挂着的大宋地图前,手指在边关一带划动:“首先是地形分析。雁门关虽险,但西侧有小径可绕。代州城防虽固,但粮道易断。朔州地势平坦,最易受敌骑兵冲击…”

他的分析极其详细,不仅包括了各个关隘的地理特点,还结合了辽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和战术特点,这些见解远超寻常将领的认知。

“另外,传统的防守策略过于被动。”龚美继续道,“我们要采用'以逸待劳'的方针,让辽军疲于奔命。同时实施'坚壁清野',断其粮道。最关键的是'重点设防',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关键节点。”

铁庚听得热血沸腾:“主人所言极是!这样的策略,定能让辽狗有来无回!”

“还有新式武器的运用。”龚美看向铁庚,“你研制的连珠弩和投石机,在守城战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另外,我还有一个设想…”

他详细描述了一种利用火药制造的“震天雷”,以及如何在城墙上布置“铁蒺藜阵”。这些超越时代的军事理念让铁庚兴奋不己。

三人商议到天明,墨白的案头己经堆满了各种图纸和策略文稿。

“主人,按您的要求,我需要三天时间完成《边关要塞图》的绘制。”墨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我这边也需要时间完善武器设计图。”铁庚摸着下巴,“主人提到的那些新式武器,确实巧妙。”

“很好。三天后,我要在朝堂上给那些大臣们一个惊喜。”

三日后,垂拱殿上。

皇帝赵恒正为边关异动的消息而焦虑。

兵部尚书和几位将军正在争论防务部署,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陛下,依臣之见,应立即调集禁军北上,与辽军决战。”一位将军慷慨激昂。

“荒谬!”另一位大臣反驳,“辽军善骑射,我军若出关野战,必败无疑。应当坚守关隘,以静制动。”

“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赵恒烦躁地摆摆手,“但具体如何部署,还需详细商议。”

龚美上前一步:“陛下,微臣有本奏上。”

朝中众臣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新近册封的国舅爷。

龚美不过是个银匠出身的商人,对军事能懂什么?

“刘爱卿有何奏章?”赵恒问道。

龚美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微臣夜观天象,忧心边关安危,特献上《御敌策略》,望陛下垂览。”

赵恒接过锦盒,打开后愣住了。里面是一幅绘制精美的地图,不仅标注了各个关隘的详细位置,还用不同颜色标明了地形特征、兵力部署、粮道分布等信息。

“这…这图绘制得如此详细?”赵恒继续翻阅,越看越惊讶。《御敌策略》中的分析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远胜于兵部诸公的老生常谈。

“爱卿在此策略中提到的'以逸待劳'、'坚壁清野',具体如何实施?”

龚美早有准备:“回陛下,辽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我军可采取游击战术,袭其粮道,断其后路。同时将边关百姓内迁,焚烧粮草,让辽军无所获。”

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个“国舅”的军事见解,竟然如此精妙?

张询有些不服气:“刘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战场可不是这样简单。”

龚美淡然一笑:“张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微臣在此策略中,还提到了几种新式武器的运用。”

他详细介绍了连珠弩、投石机、震天雷等武器的特点和用法。

“此等利器若能制成,定能大挫辽军锐气!”一位将军兴奋地说道。

赵恒越看越觉得这份策略价值非凡:“爱卿所献之策,远胜兵部诸公!若依此行事,边关可保无虞。”

张询的脸色有些难看,身为兵部尚书,竟被一个商人出身的国舅在军事上比了下去,这让他颜面何存?

“陛下,虽然刘大人的策略看似精妙,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

“张爱卿有何疑虑?”赵恒问道。

张询硬着头皮说:“这些新式武器制作复杂,耗费巨大。而且边关情况瞬息万变,纸面上的策略未必适用。”

龚美不慌不忙:“张大人的担忧有理。不过微臣愿自掏腰包,承担新式武器的制作费用。至于策略是否适用,不妨先行试验一番。”

这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一个刚刚册封的国舅,竟然愿意自费制造武器?这份忠心实在难得。

赵恒更是龙颜大悦:“爱卿忠心可嘉,朕深感欣慰。就按你的策略部署边防,所需费用由国库出,不必爱卿破费。”

“微臣谢陛下隆恩。”龚美躬身行礼。

退朝后,朝臣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个刘美,真是不简单啊。”

“谁说不是?先是治河有功,现在又献上如此精妙的军事策略。”

“莫非他真是天降奇才?”

“或者背后有高人指点?”

寇准走到龚美身边,神色复杂:“刘大人今日之表现,实在让老夫刮目相看。”

龚美谦逊地说:“寇大人过奖了,微臣不过是献一点绵薄之力。”

“大人谦虚了。”寇准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过朝堂险恶,大人还需小心为上。”

丁谓则在远处冷眼旁观,:“这个龚美越来越不简单了。先是治河,现在又是军事,他到底还有多少本事?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回到乾坤别院后,龚美立即召集众人。

“主人,今日朝堂上真是精彩!”王三兴奋地说道,“那些大臣们的脸色,简首比吃了苦瓜还难看。”

陈德平也是满脸兴奋:“伯爷,现在全京城都在传您的事迹呢。敬佩神机妙算,这转变可真够大的。”

“辽国真正南侵还需时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他看向影七:“暗影司继续加强对边关的监控,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汇报。”

“是。”

“墨白,新式武器的制造要抓紧。铁庚,工坊的扩建也不能停。”

“主人放心。”墨白和铁庚异口同声。


    (http://wmfxsw.com/book/872472-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