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冬河垂竿炼真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冬河垂竿炼真盐

 

厚厚的靛蓝色新棉袄裹在身上,隔绝了秦淮河畔砭骨的湿冷。

修缮加固过的木门将大半寒风挡在门外。室内,厚实的新棉被静静铺在草铺上,散发着廉价但实在的暖意。

危机感暂时消退,那种被无形枷锁死死勒住的窒息感似乎也淡了一些。

苏晨坐在门边的小矮凳上,透过特意留出的门缝,望着门外浑浊奔流的秦淮河水。

“既然暂时走不了,不如先让自己过得舒服点。”

户籍依旧无解,但肚子不能总靠硬饼咸菜对付,嘴里淡出鸟来也不行。

况且,那三斤灰黑苦涩的粗盐,是时候让它们展现真正的价值了。

秦淮河自古便是金陵富庶之地的重要水道,滋养万千生灵,自然也包括鱼虾。

苏晨找了几根河边韧劲十足的老芦苇杆。没有鱼线?那破草席上拆下来的烂麻绳泡水后勉强能用。

鱼钩?这难不倒他,找了几根韧性不错的硬刺是某种灌木枝条上的,用石片小心地磨出倒钩,再用烂麻绳绑牢在“鱼线”末端。没有鱼饵?河底淤泥里翻点扭动的小虫足矣。

于是,一根极其简陋、甚至有些寒酸的钓鱼竿就在他手中成型了。

穿上那件更旧、但不怕弄脏的粗布短褐新棉袄太贵不舍得干活穿,裹紧身上的新棉袄,苏晨拎着他的“钓竿”,一个破瓦罐是准备用来装鱼,还有一小块当早餐的杂粮饼,推门而出。

冬日的河风立刻灌了他一脖子。他缩了缩脖子,寻了块河边背风、有枯芦苇丛遮掩的石头坐下。

挂饵,抛竿,动作略显生涩。

初冬的河水冰凉,鱼儿似乎也懒得动弹。苏晨并不急躁,裹紧棉袄,一边盯着那漂浮的枯枝浮漂。

一边慢条斯理地啃着硬饼,欣赏着这条曾出现在无数文人墨客诗词歌赋、如今却荒凉破败、承载着他现实生存的秦淮冬景。

钓鱼是手段,静思也是目的。

小半日过去,浮漂只轻微动过一次,提竿晚了一步,饵没了,鱼跑了。看来指望这“渔具”有大收获是奢望。但他并不气馁。

看看天色尚早,河边也无闲杂人等,这个角落本就偏僻,决定先解决更重要的事——提纯粗盐。

那三斤其貌不扬的灰黑色颗粒,才是他今天真正的目标!

他返回破屋,取来所有的粗盐,还有几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家伙事:两个洗刷干净的破陶罐一大一小,一块半破不破的、洗了又洗的粗麻布,一小袋之前烧火剩下的草木灰,这是才关键,以及几块河边捡的平整石板当工作台。

找了个离河边不远、背风向阳的平整沙石地。

实验开始!

溶解过滤: 先在小陶罐里倒入适量的粗盐。加上刚从河边打上来的、己经略微沉淀过的浑浊河水,冰得他手指都快僵了。

盐块在水中慢慢溶化,颜色是浑浊的黄褐,里面能清晰看到悬浮的沙砾和黑灰色的杂质。

苏晨拿出那块洗得泛白的粗麻布,盖在较大的陶罐口上。

将小罐中浑浊的盐水慢慢倾倒在麻布上过滤。

土褐色的泥水透过麻布流入大罐,麻布上留下了一层黑乎乎、沙粒状的杂质。

过滤后的盐水颜色略浅,呈黄褐色,看起来依然不干净。

除苦关键草木灰碱化: 苏晨抓了把干燥的草木灰,草木灰是含碱性物质,小心撒入大罐的黄褐色盐水中。

用一根干净的树枝缓缓搅动。很快,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随着搅动,盐水中开始出现絮状的、黄褐色或灰白色的沉淀物!他知道,这是盐水里的钙镁离子(苦味的主要来源)与草木灰中的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的不溶物!

静置沉淀析出杂质: 停止搅拌,让大罐里的盐水静置。

那些絮状物慢慢沉降到罐底,上层澄清的盐水颜色明显更淡了一些,接近浅黄。苏晨耐心地等了小半个时辰。

二次过滤取精弃粕: 小心地将上层澄清的盐水,再次用那块麻布用河水冲洗过过滤到旁边准备好的小罐中。

这一次,流下去的盐水更加澄清,颜色更浅,几乎看不到悬浮颗粒。

而那层恶心的、带着苦味的沉淀物,则被彻底留在了麻布和罐底。

提纯的盐水算是初步完成了。接下来是浓缩结晶。

他将过滤好的盐水倒入洗刷干净的干净陶罐里。

河边捡来几块石头,堆砌了个简易的小灶。

收集枯枝败叶,点燃一小堆火,小心地将盐水罐架在火上加热。

火焰舔舐着罐底,盐水开始升温,水汽氤氲升起。

苏晨守在火边,裹紧了棉袄,小心地控制着火势。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火太猛容易使盐粒发黄甚至糊掉,太慢则费柴。

随着水分不断蒸发,罐底开始有细小的盐晶析出。他拿起一根干净的小树枝,小心地、不停地在罐底搅动,防止结块烧焦。

水分越来越少,析出的盐晶越来越多,逐渐在罐底铺上了一层白色的结晶颗粒。

火苗渐小,待罐里的水分几乎蒸发殆尽,只剩下底部一层的白色结晶时,苏晨移开了火罐。

余热继续蒸腾着最后的水汽。他紧张地盯着那些结晶,用手指小心地捻起一点,放进嘴里。

舌尖感受到的咸味依然有些明显,但那令人作呕、首冲脑门的苦涩味,己经变得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

和之前吃的粗盐十分苦相比,眼前这微黄的结晶盐最多两分苦简首是琼浆仙露!这苦味,更多像是原生矿物的味道,而非杂质的刺激!

成了!苏晨心头一阵狂喜,尽管颜色不够纯白,没有像现代那些盐白。

因水质影响和设备简陋显得有些微黄,颗粒也有些大小不一,但其口感和味道己经完爆市场上那些所谓的“官盐”六分苦!

他用树枝小心地刮下那些还略带温热的盐粒,摊在早己准备好的平整石板上。

冷风吹过,带走最后的水汽,盐粒变得更加干燥松散。

看着石板上一层晶莹微黄、散发着柔和咸鲜气息的盐粒,苏晨的心头异常满足。

成本?几乎为零!就是些草木灰、柴火和一点点时间!

产出?这些提纯盐的品质,放在金陵市面上,起码能卖到精制官盐的价钱。

但是他也不敢卖,盐是受官府管控的,只能满足自己口腹之欲

他小心地将这些辛苦得来的宝贝结晶盐收集起来,放在一张洗干净的厚实叶片上包好。

掂量了一下,这第一锅实验品,大概有2斤左右?粗盐杂质极多,提纯率不高。

但这足够了,证明了可行性!

心情大好,他重新坐下,再次挂饵抛竿。

夕阳的金光洒在浑浊的秦淮河面上,波光粼粼。


    (http://www.wmfxsw.com/book/87760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