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9点,山顶荒野。
浮空车的引擎声渐熄,我踏出舱门,靴底碾碎了几片风化的砾石。林咏渊的背影立在悬崖边缘,黑色风衣被山风鼓动,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找我什么事?”我关上车门,金属闭合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转过身,瞳孔里映着尚未熄灭的车灯:“探讨几个问题——先把灯关了。"”
我挑眉,但仍在控制面板上点了关闭。随着光源消失,人造光晕如潮水般退去,亿万光年外的星河骤然倾泻而下,璀璨得几乎具象化了“黑暗”的定义。
“你听说过‘黑暗森林’吗?”他的声音突然切入这片寂静。
我仰头望着星幕:“社会学概念?”
“算是。”他走近两步,靴跟敲击岩面的节奏像某种倒计时,“基于技术爆炸与猜疑链构建的宇宙社会模型。”见我没有接话,他突然笑了,“玩过《战术小队》吗?当你分不清迎面走来的是民兵还是叛军时,会怎么做?”
“当然是开枪。”我耸耸肩,“赌命不如保命。”
“现在把地图换成银河系。”他的食指划过天际,“某个文明发现了另一颗行星,无法判断对方善意恶意、技术高低——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先下手为强。”我眯起眼,“但技术爆炸又是什么?类似技术奇点?”
“文明可能在一夜之间从弓箭跃迁至反物质武器。”他忽然压低声音,“
不过今天我想讨论的是……如何否证这套理论。”
我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夜风掠过发梢。“你想说明什么?”
林咏渊拾起一块碎石,在指间:“我们总说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但真是这样吗?”他将碎石抛向悬崖,我们听着它坠落的声音。“就拿个体来说,日本文化中'物哀'美学推崇转瞬即逝的美,樱花凋零的刹那比长久绽放更动人。对他们而言,有些东西比生命更珍贵。”
“就像武士道精神中的切腹?”我接口道,“确实,生存未必是最高价值。我倒觉得,文明的精神内核往往比延续更重要。”
“说到黑暗森林理论的根本问题...”林咏渊突然转身,月光在他镜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它把宇宙社会简化为原始人相遇的场景——两个穴居人在黑暗中对峙。但人类从不是这样发展的。”他走近一步,“我们出生时就在社群中,吮吸着文化的乳汁长大。信任与误解交织才是社会关系的底色,而非纯粹的猜疑。”
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为他的话语添上几分苍凉。
我踢开脚边的碎石,金属靴在岩石上擦出几点火星。“但宇宙文明间的相遇,更像是两个独居的穴居人在荒野偶遇——彼此毫无共同记忆,没有建立过任何信任基础。所以即便猜疑链在人类社会不成立,放在星际尺度却恰如其分。”
“不,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用猜疑链解释人类社会是夸大了猜疑,而用它解释宇宙社会反倒是夸大了信任。”他抬起被星空映亮的眼眸,“更准确地说,是高估了文明间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可你看人类自己。”我指向头顶的银河,“我们始终在寻找外星文明,从SETI计划到引力波通讯。这种刻在基因里的孤独感,这种渴望被理解的冲动,其他文明难道就没有吗?”说到这儿我突然笑出声,“绕了半天,我们好像还是在原地打转,并没有证否,而是说出了他的局限性。”
林咏渊突然抓住我的肩膀,金属手套发出“咔”的脆响:“但如果有场波及全宇宙的灾难,迫使所有文明必须联手,再加上即时通讯技术...”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猜疑链就会像晨雾遇见太阳般消散。”
“你的意思是黑暗森林的根本问题消失就不会存在?的确,如果全宇宙都得完蛋,合作是唯一出路,并且存在一种即时且透明的通讯系统,确实是黑暗森林的否证理论,但是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
“.......”林咏渊沉默片刻后“那你觉得我们如果被外星人盯上,很有可能是什么?”
“首先排除资源,宇宙那么大,宇宙中那么多星球,资源量比我们多几百倍。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黑暗森林。我们无法证明,也无法证否。”我低头看了看时钟片刻过后,“11点了,时间不早了,再见。”
“以后再探讨...再见。”
......
(http://wmfxsw.com/book/878232-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