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书疑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家书疑云

 

第10章 家书疑云

梅雨季的潮气漫进绣楼时,苏晚正在替林姨整理樟木箱。霉味混着陈年樟脑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弯腰拾起滑落的蓝印花布,却见箱底压着个褪色的油纸包。好奇心驱使她解开层层包裹,露出一沓泛黄的信笺,最上面的字迹让她呼吸一滞——那工整的簪花小楷,竟与她每日临摹的字帖如出一辙。

"小姐,该去佛堂上香了。"丫鬟的声音惊得她手一抖,信纸簌簌散落。苏晚慌忙去捡,瞥见其中一页边角的朱砂批注,和她习字时林姨用红笔圈出的错处笔法完全相同。心跳如擂鼓,她将信笺紧紧按在胸口,听见林姨唤她的声音从楼梯传来。

"囡囡在忙什么?"林姨撑着油纸伞站在门口,竹杖点地的声响混着雨声。苏晚强作镇定地将信塞进袖中,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磨损痕迹,显然被人反复过无数遍。老人浑浊的目光扫过她发红的耳尖,却只是轻叹:"当心湿气入体。"

深夜,更夫敲过二更。苏晚点起油灯,颤抖着展开信纸。墨迹因受潮晕染,仍能辨认出"吾儿安好"的字样。信中絮叨着江南的雨、新抽的茶芽,末尾总缀着同一句话:"待他日重逢,为娘亲手给你绣对并蒂莲枕套。"落款处的"苏"字尚未写完,似被什么打断。

窗棂突然传来轻响,陈屿的竹哨声混着雨丝飘进来。苏晚慌忙藏好信笺,却在开窗时不慎让一页纸飘出。陈屿眼疾手快接住,借着月光看清上面的字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是...你写的?"

"不是!"苏晚抢过信纸,烛火在她脸上投下摇晃的阴影,"是在林姨箱子里找到的。"她将信笺递过去,声音发颤,"阿屿哥哥,你看这字,和我写的多像。还有这个'苏'..."话未说完,楼下传来林姨咳嗽的声音,惊得两人同时噤声。

陈屿握紧她冰凉的手,粗布袖管蹭过她手腕:"明日我陪你去问。"他的眼神坚定,却掩不住眼底的不安。苏晚想起白日里林姨望着她写字时的神情——那复杂的目光里,藏着疼惜、愧疚,还有某种难以言说的恐惧。

次日清晨,苏晚在厨房堵住正要淘米的林姨。老人佝偻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听到脚步声时,手中的木瓢"当啷"掉进缸里。"林姨..."苏晚举起信笺,声音发紧,"这些信...是谁写的?"

林姨的脸色比淘米水还要苍白。她颤抖着伸手,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信纸褶皱:"囡囡...你不该看这些。"浑浊的泪水突然滚落,滴在"为娘"二字上,晕开更深的水渍。苏晚从未见过这样的林姨——那个总是从容煮茶、温柔替她梳头的养母,此刻竟像片风中的枯叶。

"我是你捡来的,对吗?"苏晚的声音哽咽。记忆突然翻涌:蚕茧过敏时林姨惊慌的神情、玉佩出现时她躲闪的目光、还有无数个深夜里,从祠堂传来的压抑啜泣。林姨踉跄着扶住灶台,银镯子在木梁上撞出清响:"那年...西湖渡口..."

话未说完,院外突然传来马蹄声。苏家的管家举着油纸伞踏进门槛,绣着双鱼纹的衣摆扫过满地积水:"苏小姐,老爷病重,盼着见您最后一面。"他瞥见林姨手中的信笺,瞳孔猛地收缩,"这信...从何而来?"

陈屿不知何时挡在苏晚身前,竹篓里的新茶还滴着水:"晚晚哪儿也不去!"他的声音带着怒意,却被苏晚轻轻拉住。她望着林姨颤抖的嘴唇,突然想起幼时高烧,这个老人背着她翻山越岭找大夫,粗布衣襟被汗水和雨水浸透。

"我去。"苏晚将信小心折好,塞进林姨手中,"但我会回来。"她转身时,听见陈屿急促的脚步声追出来,还有林姨压抑的哭声:"我的囡囡...我的囡囡..."雨滴打在青石板上,将这些破碎的呼唤敲成无数碎片。

马车上,苏晚摸着怀中的信笺。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模糊了龙井山的轮廓。她突然明白,林姨藏起的何止是几封家书——那是二十年的秘密,是跨越生死的守护,更是一个母亲最无声的爱。而那封未写完的信,或许永远都不会有落款的那天,就像她与林姨、与陈屿的缘分,早己在岁月里盘根错节,再难斩断。


    (http://wmfxsw.com/book/889887-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