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夏己过,湖边潮气日重。
白玉京刚结束一轮项目例会,走廊上传来秘书低声的提醒:“白总,集团临时董事会刚结束,白琼副总刚发来邮件,您或许需要立刻过目。”
她眉头微皱,回到办公室翻开平板,那封标着“【紧急】天宸苏州项目权责归属再审议”的邮件赫然在列。
会议纪要显示:董事会正在讨论是否将苏州项目从白玉京团队“临时收回”,重新由总部项目部主导。
理由是:因投资体量扩大、节点延期,需更资深团队调度。
白玉京看着这套漂亮的说辞,心中却泛起寒意。
这不过是白玉琼的第一刀。
她懂得太清楚:只要这个项目一旦失手,她不仅会彻底失去在集团中的位置,还将永远成为“被外派失败”的标签。
可她没有慌。
她拨通了周敬年的电话:“立刻安排财务进度和关键合作方数据,明天早上我要开一次对外风险说明会。”
挂断电话,她合上电脑,靠着椅背,闭上眼。
窗外苏州细雨蒙蒙,雨打芭蕉,她的心却像沉在水底。
杭州,清晨。
郑安坐在动车上,车窗映着他的脸,一本笔记本摊在腿上,上面记录着路线、景点、服务体验点、合作商机。
他这次来苏州,是为了“城市留白计划”的初轮调研。
项目要落地,先得落脚。
这两年,苏州周边不少古村文旅己经商业化过度,他打算另辟蹊径,从城市漫步、建筑深游切入,把江南生活审美融进服务体验。
抵达苏州站时,雨还没停。
他打车到了评弹博物馆,又去了平江路一家传统纸艺作坊。
走到下午,他撑着伞穿过石板小巷时,手机响起,是付雨杭的微信语音:
“那边有条东桥巷,巷口那家‘墨斋私厨’你去看看,我大学时在那里蹭过饭,说不定还能蹭出合作机会。”
郑安笑着回:“行,我正好饿了。”
“墨斋私厨”是一间隐在小巷中的老宅餐厅,低调雅致,不接受散客。
他掀帘而入,屋内幽香西散。
店主是个年约五十的苏州老太太,看着郑安一身雨气,笑着说:“姑娘让你来的?你等一等,她正在后院看施工。”
郑安一怔:“姑娘?”
老太太笑了笑,领他穿过回廊,推开后院门。
那里站着一个撑着纸伞的女人,身形纤长,白衬衫,深色西裤,正蹲下与两个工人比划着围栏角度。
郑安看清她的侧脸时,几乎屏住呼吸。
是———白玉京。
纸伞轻晃,她回头的一瞬,也看见了他。
一秒错愕之后,她轻声开口:“你怎么来了?”
郑安举了举手里的笔记本:“调研。”
白玉京淡淡一笑:“巧了。”
他走过去,站在她身旁,一起看着那块院墙角落未完的绿化。
“这是你要改的吗?”他问。
“想把这家小院留下来,做个文化空间。”她语气平静,却藏着坚持。
郑安想了想,忽然说:“那我们可以谈谈合作。”
白玉京抬眼看着他,目光沉静而明亮。
雨点滴落在青砖瓦面上,仿佛为这一场久别的再遇奏起背景乐。
她轻声回应:“好。”
晚些时候,两人坐在私厨的二楼小包厢,面前是热气腾腾的苏帮菜。
灯光暖黄,菜香西溢,却都没急着动筷。
“我听说你……又离职了。”白玉京率先开口。
郑安没否认:“是啊。一次意料之内的清算。”
“你总是这样,不愿解释也不愿争。”
他笑笑:“解释有什么用。反正我也不想回头。”
白玉京静静看着他,似是想起那天杭州书房里的对话。
她忽然问:“你这次要做什么?”
“一个不大不小的梦。”他放下筷子,语气不重,却极真诚,“不为了谁,也不是为了讨好世界。只是——终于想替自己活一回。”
白玉京点头,没有笑。
那一瞬间,她似乎懂了他全部的沉默与坚持。
饭后,郑安离开前,两人站在巷口狭窄的石板路上,雨己停。
白玉京撑着伞,他站在雨后的青砖路中央。
“你真的准备好了?”她问。
“准备好了。”
“那就别退。”她顿了顿,声音低却坚定,“哪怕我们以后……不在一条路上,也不要再退。”
郑安没回答,只是轻轻点头。
雨后空气清透,满巷都是栀子香。
两人站在风里,像是许下了一个沉默而庄重的契约。
不是爱情的承诺,而是成年人的一场共同冒险。
(http://wmfxsw.com/book/894461-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