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悲伤的冰沟子(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悲伤的冰沟子(一)

 

1937年3月19日,祁连山冰沟子的上空,一弯银月,静静地泼洒着清冷的寒光,照射着灰蒙蒙的雪谷,“呜呜”怒吼的狂风,卷刮起成团连片的雪花,在冰雪覆盖的沟谷里,肆无忌惮地飞窜狂舞。

在一个狭小的石洞口,吊着几根粗细长短不一的冰棒棒子,昏暗的石洞里,隐隐约约,紧紧挤坐着邱正基、陈富贵、牛队长等,警卫班的10名战士。

身材高大的程大坚,背靠着一个红军战士的肩膀,胡子拉碴的下巴,抵着自已破烂的衣服,苫盖的胸脯,“呼呼”酣睡,而那双黑色的长筒皮靴,直挺挺地躺卧在寒冷刺骨的洞外冰雪上,张着大嘴的靴尖尖里,几只黑乎乎的脚指头,默默无声地向外探头探脑……

月牙悬天,清光四射。寒风嘶嚎,雪花飞舞。满山遍野,一片银白。

在另一个挂着排排冰溜子的石坎下,两个年龄相仿的红军战士,挤靠在一起,共同披着一张破旧的毛毡,蹲坐在雪地上,迷迷糊糊地打着盹儿。

一股凶猛的山风横扫而过,将他们身上披着的破毡子,掀翻在地,刺骨冰凉的寒气,汹涌袭来,冷得他们身不由已,瑟瑟发抖。

他们赶紧披上破毡子,从衣兜里,掏出白天采集的树皮,塞进嘴里,一边用“得得”发抖的牙齿咬嚼着,一边往嘴里塞着雪块滋润着。

左边的这个红军战士,盯着右边的那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的牛皮公文包,两眼发光,黑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左边的这个红军战士,就是西路军后勤供给处的战士,名叫汪永山。

王永山兴奋地说道:“我的老乡哥哎,其他战友,早把身上的皮带、皮包,煮着吃掉了,就连身上穿的羊皮袄,也煮着吃了,你为啥还留着它呀?!赶紧煮着吃了吧,保住革命的本钱,才能更好地革命呐!”

右边那个身上背着牛皮公文包的红军战士,伸手一拍腰间的公文包,神秘而自豪地笑道:“嘿嘿,吃不得,吃不得,里面还装着重要的公文呐!”

右边那个身背牛皮公文包的红军战士,名字叫苟金元,是红267团团部文书。

苟金元在心里深情、自豪、乐观地对自已说道:“你这个坏家伙,想打我公文包的鬼主意。虽然是空皮包,我哪能舍得吃呀?!这可是我的另一个四川老乡、红一方面军战友刘玉,在会宁大回师时,赠送我的纪念品呐!它是我出生入死战斗经历的见证,我还要保留着它,将来作纪念呐!”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苟金元的确是心想事成,美梦成真啊!

这条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时,获得的破旧的救命毛毡,1955年,苟金元将它捐献给了国家军事博物馆。

而此后,他又将这只经国家文物专家鉴定,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的红西路军皮制公文包,也捐献给了安西县(今瓜州县)博物馆。

午夜时分,刺骨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雪雾弥漫,清冷的月牙儿,像是罩上了一层薄纱,显得朦朦胧胧。

李卓然、李先念、李特、程世才等红军领导人,倚靠着一面崖檐上挂满冰棒棒的石壁根,半躺半坐在雪地上睡觉。

李特被尿憋醒了,他怕惊醒了其他几个红军领导人,就悄悄从雪地上,翻身爬起来,蹑手蹑脚,走到没人的地方去“方便”。

李卓然早就被冻醒了,倚着石崖,闭目养神。听到身边有轻微的响动声,就睁开两眼,看了一眼起身悄然离去的李特,又闭目养神起来。

当李特“方便”完,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一阵急促的山风,像刀子一样,吹刮的他浑身哆嗦,脸面发疼。

与此同时,这阵山风,很清楚地吹送来了离此不远的几个人,叽叽咕咕的说话声——

就听甲问:“喂,你们三个人,睡着了,还是醒来啦?!”

随后,就听乙、丙、丁齐声答道:“老早就冻醒啦!”

甲接着说道:“跟三位商量一个事儿!”

乙、丙、丁又齐声说道:“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甲说道:“咱们西进红军大部队,唯一一台发报机,早就没汽油了,咱们四个搞无线电的人,真正成了闲人,不如明天结伴东返延安,那才有个用武之地!”

乙、丙、丁齐声赞同道:“好!好!好!”

李特听到这里,心中甚是着急,借着朦胧的月光,向着刚才说话的地方,匆匆走去。

李卓然闭目养神了很长时间,不见李特“方便”回来,担心他深更半夜,黑灯瞎火的,磕着碰着摔着,就也悄然无声地从雪地上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去寻找他。

李特走到一个俩人高的石坎下,看见四个红军战士,背靠背簇拥在一起,身边摆放着一个木箱子,不用问,就知道那个木箱子里,装的是西路军红军唯一的宝贝疙瘩——一台发报机!

四个无线电红军战士,恭敬地叫着“总参谋长”,就要站起身来。

李特急忙摆手制止道:“同志们,坐着别起来,我起来撒尿,听你们还没睡,在说话,就过来凑个热闹嘛!”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慢声细语地说道:“我听到你们已经商量好了,要准备明天结伴东返延安,是不是啊?!”

四个红军战士,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于是,李特耐心细致地作起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我说同志们哎,我们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有这样一支大部队存在,你们千万不能悲观失望啊!

列宁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的红军队伍,不都是从无数的失败之中走过来的吗?!你们几个搞无线电的,是我们西路军的眼睛,你们走了,我们就眼瞎了,怎么走路?!

再说啦,我们西路军唯一的一台发报机,已有好长时间,因为没有汽油,停用了,这是暂时的,只要我们集思广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个困难,是一定能解决的!俗话说——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吗?!”

李特的最后一句话,惹得四个无线电红军战士,哄然大笑。

在欢快的笑声之中,一个清脆悦耳的鼓掌声,霍然响起。

一个身披斗篷,胸前飘着一大把黑胡须的红军领导人,双手相拍着走了过来。

李特和四个无线电红军战士,一见来人,都认出了李卓然,就恭敬地叫道:“李书记!”……


    (http://wmfxsw.com/book/475655-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