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16日的下午,天蓝如洗,白云飘荡,阳光明媚,微风拂拂,银鸽盘旋,群鸟纷飞……
在这祥和美丽的蓝天白云之下,婉转、悠扬、雄浑、苍凉的马头琴,“叮叮咚咚”响着,与此同时,还夹杂着马、骡、驴、牛、羊、狗、鸡等家畜家禽,此起彼伏的叫声……
寻声望去,就在一个辽阔宽广的河谷里,野草茂密,鲜嫩吐翠,棵棵柳树,枝条泛绿,柳芽鹅黄,20几座黄泥土块砌成的低矮房屋,稀稀落落,座落其间,炊烟袅袅,马、骡、驴、牛、羊、骆驼,安然休闲地低头吃草,几条毛色不同的牧羊犬,在黄绿的草地上,追逐撒欢,身着蒙、汉两种民族服装的农牧民男女老少,来来往往,清澈见底、明洁如镜的榆林河,就像一条飘逸闪亮的玉带,弯弯曲曲,绕村落而过……
这个小村落,名叫石包城,是祁连山脚下的一个蒙古族小村落,距离肃北县城140余公里,因为小村落西南面,有一座石头砌成的古城堡,而得此名。
小村落里,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农牧民20多户。当红军还没有到来之时,有一个外出归家,消息灵通,却又不明真相的蒙古族牧民,拿了一面铜锣,在小村落里,急急忙忙,慌慌张张,边走边喊道:“各家各户注意喽——共匪马上就来喽,带上老婆儿子姑娘,赶上骡马牛羊,逃进山里躲藏!”
铜锣一响,“共匪来了”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鸟儿,转眼之间,传遍了整个石包城。
得到消息的农牧民们,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乱作一团,争先恐后,拖儿带女,赶着骡马牛羊,逃进山里躲藏了起来。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石包城里的农牧民,连同家畜家禽,一齐转移而空。
西路军左支队红军大部队,走到石包城小村落时,这里早已经是人去房空,冷冷清清,只好马不停蹄,人不歇脚,朝着小村落西南面的古石头城堡,急匆匆走去。
在茫茫戈壁滩上,有一座60米高的山岗上,高耸着用花岗岩和石灰岩砌筑而成的雄伟城堡,石城东、西长144.4米,南、北宽77米,城门很小,仅能一匹马通过,面南而开,城墙残破不堪,最低处6米,最高处9米,城墙最窄处1.7米,最宽处为5米,城墙四角,呈四方形。
在城北小山顶上,还开有一个每边长大约60米的正方形平场场子,离城墙20米,绕城开挖有深约15米、宽为20米的护城壕沟。
李卓然、李先念、李特、程世才、黄火青、刘庆南、周纯麟等各级红军领导人,一起缓步向南城门走着,同时还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紧随其后,跟着蒙古族向导诺尔布藏木、红军战士邱正基、杨天云、苟金元、汪永山等大队人马……
黄火青一边走着,一边还兴趣盎然地向李卓然、李先念等人介绍着他对石包城的了解情况:“石包城古堡,还有一个名字,叫壅归镇,座落在榆林河边,顾名思义,就是石头包裹的城池,有一种传说,始建于东汉年间,还有另一个传说,是西番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市)寒江关著名女将樊梨花修筑……”
程世才插嘴笑道:“老黄部长,你搞错了吧?!我听说,樊梨花乃是大唐名将,怎么就成了‘西番伊吾国著名女将’啦?!”
(http://wmfxsw.com/book/475655-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