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伫立船头, 玄色披风猎猎作响, 掌心紧攥着千里镜, 镜片上映 出远处叛军篝火的点点红光。
" 殿下, 浙江的粮船己绕道澎湖湾, 明日辰时便能抵达基隆。 " 王 得禄躬身禀报, 甲板上的桐油灯将他额角的刀疤照得忽明忽暗。 这位素来沉稳的老将, 此刻眼中跳动着罕见的亢奋。
我颔首示意, 目光扫过船舷两侧的十二艘福船。这些看似寻常的 商船,舱底暗格里塞满了新铸的燧发火铳 —— 泉州军器局日夜赶 工三月, 才凑足这一千杆精铁。月光掠过铳管上的龙纹,泛起幽 幽冷光。
" 李将军, 戌时三刻潮水如何? " 我转头看向正在校准罗盘的李长 庚。
这位福建水师提督将铜制星盘转了个方位,古铜色的脸庞在 月光下宛如礁石: " 回殿下, 子时潮涨三丈, 正宜登陆。 "
戌时整, 基隆港西侧突然亮起数十火把。邱良功亲率二十艘草船 佯攻, 船头堆满浸透火油的稻草。叛军果然中计,海岸线瞬间亮 如白昼, 数百弓箭手涌向滩头。
" 就是现在! " 我一挥令旗, 十二艘福船借着潮势悄无声息地滑向 东侧断崖。 暗夜中, 王得禄带人将二十架云梯搭上峭壁,铁钩扣 入岩缝的声响混在涛声里, 竟似夜枭低鸣。
子时二刻, 当第一队火铳手攀上崖顶时,林爽文的大帐仍飘着酒 香。 这个出身渔家的叛军首领, 终究没算准潮汐时辰。 " 放! " 随着李长庚的暴喝,一千杆火铳同时喷出火舌。铅弹穿透牛皮帐 篷的刹那,我仿佛看见和珅阴鸷的面容在硝烟中扭曲 —— 这些改 良自英吉利图纸的燧发铳, 射程足足比叛军的土铳远了三十步。
" 南翼包抄! " 邱良功的赤鬃马人立而起,五千精兵如利刃剖开夜 色。 叛军的狼筅撞上三层棉甲,竟发出金石相击的脆响。这些特 制的甲胄内衬铁片, 正是王得禄月前命福州织造局赶制的秘密。
北面突然传来海螺号声。李长庚的旗舰升起三盏红灯,埋伏在龟 山岛的二十艘战船倾巢而出。船首的 " 火龙出水 " 呼啸着砸向叛军 粮仓, 燃烧的稻米在夜空划出璀璨火雨。
寅时初, 当林爽文带着亲卫退守狮球岭时,我正抚摸着缴获的密 信冷笑。信笺上的暗纹,与三日前从姚棻府中搜出的如出一 辙 —— 和珅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 报! 南线叛军举白旗了! " 斥候的声音带着颤音。
我抬眼望去, 朝阳正从海平面跃出,万道金光照在邱良功染血的战袍上,他手 中长刀挑着的, 正是林爽文的海兽旗。 王得禄默默递上伤亡簿,朱砂圈出的数字比预期少了三成。这位 老将用五门红衣大炮佯攻正面,实则派死士绕后焚毁叛军火药库 的险招, 此刻看来竟是大智若愚。
" 收网吧。 " 我将密信揣入怀中, 掌心残留的火药味混着海风, 竟 有几分铁血的诗意。此战不仅缴获叛军名册七卷,更在狮球岭密 室起出与和珅往来的密函十二封。
我藏下了这十二封密函, 留作后用。 随后传令, 将林爽文及各部 首领共计六十余人,就地斩首,首级运往京城。其余投降叛军我 实在不忍杀害, 与其说是叛军, 不如说是一些被逼无奈的农民。 先发往刑部,随后示意刑部将他们发配充作劳工,用于建造海船。 也算是我最后的一点仁义了。
(http://wmfxsw.com/book/627096-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