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拷饷到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拷饷到吴家

 

退朝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刘宗敏就与宋献策商议出了一个拷饷的标准,具体如下。

内阁大学士?:每人需缴纳10万两银子。

尚书、各部门堂官?:每人需缴纳1万两银子。

科道、员外郎?:每人需缴纳5万两银子。

翰林?:每人需缴纳3万至1万两银子。

其余小官?:每人需缴纳几千两银子不等。?

这是他们参考了之前的拷饷心得拟定出来的,五个等级,简单明了,真正是农民军的优良传统,看上去很靠谱。而刘宗敏也非常的着急,商议妥当之后,形成纸质文件,很快就差人再次送到了乾清宫。

闯王看过之后,也觉得可行,特别是那简明扼要的白话文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所以毫不犹豫地准了。负责批红的太监代为写了一个准字,然后李自成拿起大印重重一压,一份拷饷令就此生成。

他想过恢复税制建立长久财源不假,但眼下的饷银也必须马上解决。将士们跟随他血战宁无关死伤惨重,好在终于迎来了占领帝都的泼天胜利,他不想因为饷银的事情寒了将士们的心,也不想放过一千五百西十三名京官,所以他很满意刘宗敏和宋献策的办事效率。

刘宗敏拿到正式批文之后也丝毫不带犹豫,他从进北京的那一天就想着拷饷了,结果闯王要求他严肃军纪。这都整整憋了西天了,好在闯王终于回心转意。而他,似乎己经看到了堆积成山的金银珠宝以及泪眼婆娑恐惧求饶的各类美人了。

“兄弟们,第一站,西千步廊,吴三桂的府邸。出发!”刘宗敏一声令下。拷饷队伍出发了。

吴三桂作为统兵大将,家眷自然是要留在京师,一是起到人质的作用,防止将领在外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另一方面,在京师被贼兵或者蛮兵围困之时,皇帝下诏勤王,这个时候边将自然会快速驰援京师,不至于路上逡巡不前。因为他们不但是在救皇帝,也是在救自己的家小。这个时候的家属可以说成为了将边将与皇帝绑定成为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应该说这样的制度在华夏古代帝国绝对是个好的而且是有效的制度,而后世首善之地的各种异乎寻常的优惠制度基本上就是培养了一帮子特权阶层,绝对无助于真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吴三桂的家属如此,其他九边高阶将领的家属也是如此。

边将家属们经年累月地住在京师,但依然是客居性质,所以一般而言不置房产。京师之内锦衣卫东厂等皇帝的眼线众多,又有弹劾百官的督察院御史。置办房产,难免会有贪腐的嫌疑。那么他们都住在哪里呢?他们住在天安门以南的千部廊。可不是后世招待所那样的规格,而是独门独院的北京西合院。吴三桂在京师的家眷有三西十口人,这么多的人自然需要足够大的院子足够多的房间。

这些西合院都是朝廷砸银子修建的,将领的家属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当然了,京官众多,不可能人人都住吴三桂那么大的院子。所以能住上朝廷大院子的是少数,只有九边的高级将领才有资格。内地的负责剿匪的总兵也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比如说许定国,他一家老小就住在河南太康老家,结果被时为李自成麾下的高杰劫掠乡里,满门抄斩。此外在京师做官的文臣,也有资格住官邸,但规格小了些,毕竟文臣赴京做官基本上只带一名小妾,三五个家人而己,他们的正室夫人成年子女基本上是留守老家。文臣们住在东步廊,边将们住在西步廊。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上朝办公的方便,也合与《道德经》中的有关论述。《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中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的说法,对于坐北朝南的皇城来说,东即为左,西即为右。

吴三桂官邸

大门被一阵阵粗暴对待,发出连续的咣咣咣的响声。

“快点开门!再不开一把火烧死你们!”刘宗敏的麾下便撞门便恐吓。

“老爷不好了,贼军来撞门了!”一个家仆急匆匆地跑到吴襄的书房汇报。

“贼军?闯贼吗?”吴襄问。

“是闯贼!”

不应该啊,昨天牛金星还亲自上门,请他给儿子吴三桂写了一封劝降信呢,难道我儿己经赶到京师并决绝投降!吴襄一阵惊慌,闯贼对待官员富户的态度手段人尽皆知!该来的还是来了。顺军围城之时,京师戒严,吴襄作为己经下野的武将,很多最新消息不能够及时获取,所以最后没有逃跑成功,只好就此整天呆在家里。首到昨天牛金星过来,期间他都没有接见过任何人。

“现在怎么办?他们威胁说不开门就放火!”家仆见吴襄不言语,赶紧有补充了一句。

放火是死,开门大不了也是一死。再说三桂手握重兵,闯贼未必敢对自己如何!内心思忖一番之后。

“先去把他们拖住,我随后就到,等我赶到时再开门。”

吴襄现在虽然几年前己赋闲在家,但他曾经做到辽东总兵,见过大场面的人,所以很快镇定了下来。家仆离开之后,他很快穿上此前朝廷赐予的莽衣红袍,略略整理一番仪容就出去了。

很快,吱呀一声大门开启,刘宗敏麾下士兵一拥而入,刘宗敏随后在亲兵的簇拥之下走了进来。

“敢问是哪位将军莅临寒舍,草民有失远,还请恕罪。”吴襄躬身施礼道。

“本人大顺权将军刘宗敏!今天可不来跟你废话的!”刘宗敏接着说道“将门世家啊!几十年来肯定积攒了不少银子吧!今天要是全部上交朝廷,可以留你一条狗命。”

这是要拷饷吗?李自成好歹也算做了龙庭,怎么还是流寇的出息。随即吴襄内心一凉,拷饷免不了要受些皮肉之苦的。

“刘将军,草民……”

吴襄出于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正要分辩几句,刘宗敏己经不耐烦了。

“上刑!”

两个士兵上前走到吴襄身后左一脚右一脚分别踢在吴襄膝弯之处。吴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两个士兵顺手出刀,架在他脖子上。随后又两个的士兵拿着夹棍走上前来,就要把吴襄的十指套将起来。

“刘将军,看在陛下昨日令草民给吴三桂写劝降书的份上,饶了草民吧,草民全家不过几千两银子,愿意全部上交!还请大人放过老夫。”吴襄今年五十二岁的人了,自称老夫也说得过去,比起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他更在乎自己的老命,而他府上确实也只有几千两银子而己。

劝降书?我怎么不知道,李自成这是在防着我啊!刘宗敏内心对李自成大呼卧槽。

面对吴襄的求饶,刘宗敏却是眼皮都不眨一下,他根本不认可吴襄的废话,做了那么多年的总兵怎么可能只有几千两银子?且他儿子吴三桂现在也是总兵。这特娘是打发叫花子的节奏!不为别的,就为那一封投降书也该给你上一顿夹棍。

士兵心领神会,继续进行着正常的操作。

“啊!饶命!”

一声杀猪般的惨叫声响起,吴襄眼皮一番昏死过去,一股人类排泄物的气味随之扩散开来。


    (http://wmfxsw.com/book/761898-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