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未时许,李本深所率领的陆路大军终于抵达江对岸。
驻守北岸码头的军队根据对岸竖起的旗帜和旗语,确认了是战区一号人物李本深到了。
不多时李本深率先坐船过江。
“末将杨承祖拜见将军!”水路军主将杨承祖带领部分下属前来迎接。
李本深听了杨承祖的汇报之后,两日来低落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歼敌两千余,俘虏千余。一上午的时间能有此战绩可以交代过去了。
“将军,这一千多俘虏该如何处置,还请将军示下。”杨承祖问。
“俘虏之中可有满人?” 李本深问。
“回将军,属下问过了,被俘的建奴都不是正经建奴。
他们多是北首隶以及河南山东一带的汉人,来自于许定国部,其中一小半的人原来在刘泽清部。刘泽清被治罪之后,他们被许定国收编。”杨承祖答道。
“哦,倒是北边的老对手了!”
江北西镇时期,刘泽清与高杰部匪气最重,相互之间倒是还过得去,没有大动过干戈。
然而许定国,那厮可是背叛了大明并且杀死自己舅舅的主谋。当然在此之前,许定国一家老小也在高杰做流贼的时候给咔嚓了。
要是当初舅舅没有纵兵劫掠,许一家老小或许就不会死,他或许也会不会设计杀了舅舅投降建奴,或许现在也就没有许定国这一号对手。难道这就是和尚们说的因果报应?
李本深内心颇是感慨了一番。
“既然不是满人,就把他们的辫子剪了,换上我军阵亡士卒的甲胄充作前锋。我军伤亡也不在少数,正好可以就地补充补充兵员。
令每个班长连长对新降之兵严密注意,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另外告诉他们,作了明军,饷银从下个月开始算起。战死之后名字入忠烈祠,家属会得到抚恤银两,陛下每年都会祭拜。”李本深吩咐道。
“末将遵命。”
“大军初到,扎营之地可选好了?”李本深接着问道。
“回将军,此地距离富阳尚有十几里地,侦查接战多有不便,稻田遍布,也不利于我军发挥火力优势。
末将以为应在临近富阳之地扎营,凭借山地可居高临下适时掌握城中动态,又临近码头,可以控扼水路要冲。”杨承祖建议道
“善!”
大军乃放弃己经占领的建奴营地,继续前进。
半个多时辰后抵达距离富阳城五里左右地界。
只见此地:右临富春江,左靠大盘山,山顶之上似有敌楼一座。左侧山麓有自然加人工造成的小河,阔约二十步,放眼望去有两座小石桥横跨河上。略登高一些,东北方向的富阳城己能够尽收眼底。
倒是个扎营的好地方!
守富阳的许定国倒是没有派出大军迎接,想必是以逸待劳等着劳资夺城吧。既然许定国如此客气,我军不如就在小河以西依山就势扎营。
此地视野开阔,取水方便。小河可作为大营的护城河,河上的小桥类似于城门。
李本深对杨承祖推荐的这一处扎营之地相当满意。
“前锋团何在?”
“末将在此!”
“派兵到山顶看看什么情况,如有建奴,杀之并占领!如没有,也要占领”
“遵命”
李本深又令杨承祖部为右路,一面依山扎营,一面控扼水路。
李本深自领一部向北移动,令工兵挖壕沟,立土墙拒马,防止建奴从小山后面绕道偷袭。
两刻钟后,前锋团战士回来禀报:山顶上的敌楼有建奴使用的痕迹,烽火台上的灰烬还是新的,约摸在我军抵达之前己经撤离。
李本深乃派两个连占据敌楼,兼以瞭望敌情。
“父亲,何不趁明军立足未稳,杀他一阵?”许尔安向富阳守将许定国也是父亲建议道。
许定国说道:“豫亲王殿下有令,杭州一带主守,此其一也。
其二,我军先丢桐庐,阻击明军登陆又遭惨败,士气低落,故据城而守乃是上策!”
因为有许定国的配合,明军得以顺利扎下营寨。
此地虽然是个扎营的好地方,但扎营不比守城,只要敌人没来,城门关闭之后,大部分士兵都可以睡个安稳觉。
而此处营地虽然背靠山势,但没有城墙,如果敌人隔河炮击,还是很糟糕的。当然己方也可以发炮还击,但掩体的缺乏是个事实,总归是令人不安。
当夜,大军在忐忑之中进入了梦乡,一夜倒也没有清军来袭。
大伙感到幸运之余,也感到意外。我几万大军驻扎此处,建奴就一点都不着急吗?
实际上,夜间真有建奴的探子前来窥营,只是明军却没有发现。
探子见明军营地井然,后有山势依靠,前有小河半绕,夜间袭营,很有难度!
许定国并没有完全采信探子的情报,毕竟征战之事还是要多实地考察为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许定国领了一队骑兵,亲自抵达明军大营对面,隔着河远远地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就返回了。
如果能有很多明军那样的开花弹就好了,隔着小河使劲轰炸,保管明军大败而走。可是没有什么如果,没有开花弹就是没有。
许定国早就听说北京兵器局在仿制明军开花弹,这都半年过去了也没个音讯,轰炸一说暂时是实现不了。
就在去年,大清还在横扫江北,连战连捷。到了今年怎么就屡战屡败快成了病猫呢?
许定国有些后悔自己当初降清的决定了,自己也曾是大明正规军,只可恨高杰那厮害得劳资家破人亡,才被迫走上了汉奸的道路。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给父亲报仇,自己设计弄死了高杰。当时情形之下除了降清己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唉!许定国内心一时百感交集。
马蹄声来了又去,明军倒也不以为意。大营在此,免不了会被建奴窥营,此外军中没有骑兵,想理会也理会不来。
辰时初刻,全军准时起床,埋锅造饭。
李本深带了两个个团,一路前进朝富阳城行去。只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白墙黑瓦的民房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地点缀其间,好一派江南田园美景。
想想老家陕北,那时田野间一片枯黄,百姓家里的仅存粮食还被朝廷强征了去,白骨遍于乡野。相比之下真的是天上地下!
五里之地,李本深也不敢真的完全靠近,就在距离富阳城二里开外的地方停了下来,主要是近距离看看城墙高矮火力之类的情况。
通过望远镜李本深看到了红夷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好在城上士兵没有开炮。
看到了红夷大炮的那一瞬间,李本深觉得此次富阳的战斗怕是要牺牲很多士兵了。
只是,自己数万大军前来竟然没有准备红夷大炮!
李本深顿感不妙。当即头也不回率兵退走。
李本深回营之后当即写了一道军令:
“把严州全部红夷大炮运来,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全部运到富阳大营!”
(http://wmfxsw.com/book/761898-1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