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土改动员大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土改动员大会

 

中国古代历届中央朝廷(宋朝除外),走的都是重农抑商的路线。实际上商人有钱,朝廷的法度可以为之通融,并没有被真正地执行下去。至于重农,那根本就是瞎扯。朝廷把每户农民一年的收入支出都算的死死的,基本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遇有天灾人祸,运气差的农民就得找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借高利贷(钱或者粮),而民间高利贷自然是个无底洞,最后破产只得抵押土地终身为雇农。哪里有半点重农的意思?

古代没有低利率的银行,民间又只认高利贷,而朝廷空谈仁义从不想着从技术上改进社会经济系统,所以银行这一物事一首没有从统治阶级内部被发明出来。还有一种是朝廷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大肆征兵,大肆征粮,普通老百姓势单力薄不好应对,于是多有主动向大户投献土地并成为雇农的,这样既隐匿了人口免于征兵,也隐匿了田地免于纳粮,竟然成了有些黑色幽默的互惠互利。这样就导致每一届帝国越是到晚期土地兼并越严重,土地兼并越严重就越征不到兵马粮草,越征不到兵马粮草越容易打败仗,最后帝国灭亡百姓遭殃,如此周而复始了两千多年。

由此看来这地主也不一定是坏人,自然不能滥杀无辜,另外地主家多有读书之人,朝廷今后治理地方也需要依靠他们,要不然科教兴国的大战略就不可能成功。

西月二日上午。

大公鸡闹钟早己响过,村舍的炊烟也早就消散不见。只是除此以外,村里似乎没什么动静啊!

“老王,街上为什么这么安静?百姓们都哪里去了?昨天也是这样的吗?”

“回大人,自我们来到这里一首都很安静,我也不知道啊。”王承恩那是一脸的尴尬。

崇祯眼珠子转了一阵子,心下突然明白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镇,有一天突然天降二百大头兵,老百姓敢出门才怪。所以要沟通,要下基层,要军民鱼水情。这偏僻山村似乎时间停顿,但眼下大明情势危急,崇祯想要沟通,想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但这时间似乎不允许啊。崇祯内心深知,用十万火急来形容眼前的情势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刘肇基。”

“下官在。”

“安排士兵挨家挨户叫人,除老弱行动不便者以外,村里所有十六岁以上的人都速速到关帝庙前集合。”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村民们总算是拖着上沉重的步伐在关帝庙前集合了起来。

“本官李锐,奉皇帝陛下旨意,前来江西进行土地改革。这两天来对各位父老相亲的正常生活多有打扰,本官在此深表歉意。还请乡亲们原谅。”崇祯向眼前的村民们深深地弯腰行了个大礼。

崇祯作为一名草根穿越者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陈腐观念。

这句接地气的话说完,村民们恐惧的心理似乎是有所松动,人群中终于陆续有人动了一下身体,这大官似乎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崇祯站在高台之上,将人群中一切细微变化都看在了眼里。

“半个月前,京师陷落,圣上退往……南京。闯贼祸乱北方,建奴也调动大军准备破关南下。如果大明不再有所作为,如果本官只想做一任贪官,如果各位乡亲们不马上行动起来保卫乡土,再过一年半载,我们都将变成这荒山里的白骨。”崇祯适时地给这些消息闭塞的乡民灌输了时事和忧患意识。

“根据大明皇帝陛下旨意,每一户农民都将获得土地。这临河镇所有的土地将平均分配,保证每一户农民都能种上自己的土地,吃上自己的粮食,而朝廷只征收粮食产量的一成。本官会代表朝廷及时给每家每户重新发放地契。”

台下刚才神经紧绷的村民们,脸上瞬间笑开了花。当然有一少部分人顿时如遭雷劈,有的脸色蜡黄,有的脸涨成了猪肝色,这些人不消说是地主富户无疑了。其实不用看脸色变化,人群之中通过看穿衣的情况来定所属阶级,正确率将不会低于百分之九十九。

“当然地主富户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失,但你们的损失是为了大明朝廷,也是为了更多的父老乡亲过上温饱的生活。朝廷会对对你们有所补偿,地主富户家读书识字的人,如本人愿意,可在村里任职,月薪一两五,以后升职加薪全看个人努力。此外,地主富户可以自由开办商号票号,三年内免税,三年之后对增殖部分征十一税。”

崇祯及时地对地主富户出示了补偿政策。当然,这些政策对世代居住在村里的地主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崇祯自己都靠打家劫舍过日子,眼下能有这政策己经是他能拿出的最大的诚意了,对实在不配合的也只能借助手里的暴力工具了。地主富户能主动支持最好,被主动支持也是完全可行的。作为文明人,崇祯肯定是要尽量避免流血事件发生的。

也不管这些地主的富户的反应,崇祯继续说道“今天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会一一解答,合理的意见建议也会采纳。但是,从明天起,就开始重新分配土地了。”

新政内容很多也很全面,眼下先只做分田地的事情,其他多说无益。

“大人,从明天起我们真的可以种上自己的地吗?”一位衣衫破烂的老者紧张而又激动地问道。

“老伯你贵姓啊?”

“草民牛三斤,在村里周老爷家作佃农,我家大儿子都二十二岁了还娶不到媳妇,不就是嫌草民家里穷吗?如果有了自己的地,我看谁还敢嫌弃我家?”

生活的重担竟让这位牛老伯有了愤青的架势。

“牛老伯你放心,或者明天,或者后天,总之用不了几天,本官保证你家分到土地。”

“多谢大人,草民给你磕头了。”说着就要给崇祯跪下来。

“老伯快快请起,以前荒年百姓饿死,丰年百姓也吃不饱。这都是朝廷之过,是朝廷对不起百姓。现在百姓支持朝廷新政,朝廷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让老伯你下跪呢?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

临河镇的百姓几百年来哪里见过或者听说过这么没架子的官,一时间七嘴八舌问个没完没了。崇祯忙了个应接不暇,真的恨自己没有多长几张嘴。


    (http://wmfxsw.com/book/761898-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