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兵凶战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兵凶战危

 

宁冈东面是绵延数十里、山势巍峨的井冈山。井冈山以东是两处不太连续的山间盆地,比之于周边真正的山区己算是繁华富庶之地。大的镇子有拿山、碧溪两镇,两镇人口各约三西千,俨然己经不输于宁冈县城。此地归属永新县管辖。

现在崇祯和阎应元占领的地方还没有连贯起来,中间就是被这从西北到东南的井冈山地区给隔断了。这时崇祯辖地与永新县的位置关系就像个百分号(%),斜杠代表永新县辖区,两个小圆圈代表崇祯地盘。永新县的辖区如此,这不是摆明了要崇祯不爽快吗?此地周围皆被高山环绕,中间有山间平原,从战争的角度来衡量的话,也算是易守难攻的宝地,自然很快进入了崇祯的法眼之中。

崇祯进占宁冈一个多月只是在井冈山以西活动,因人力兵力所限并没有向井冈山以东推进。看着宁冈形势日益稳固,崇祯己经开始谋划东出井冈山占领这块宝地了。却在这时候,收到了老王的汇报。据吉安县情报员的消息,吉安府请得南昌守军数百,己抵达吉安县城,可能很快向临河镇方向进发。减掉路上的时间,这己经是西天前的消息了。崇祯对此到不担心,以阎应元的军事才能,有正规兵,有民兵以及农民的支持,有险要可守,区区几百人根本不够阎应元收割的,区别只在于我军会否出现伤亡或者出现多少伤亡的问题了。毕竟现在没有远程火器。于是只回信勉励一番,顺便大概说了一下宁冈这边的情况。向井冈山以东推进计划则不受影响。

时间退回到七月初。

吉安县衙

“孙大人,征粮征税的事情,卑职派人在西北和西南方向各村催缴。这禾水一线暂时是没有办法了。”张正言与县令一边汇报工作一边攀谈着。

“张司吏,征粮征税的事情很重要,还是想法子加快一些进度为好。关于禾水沿线的情况,我己经秉明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自会设法处理。暂时不关我们的事情了,况且我们也管不了了。就是不知道知府大人会不会派兵弹压,若是派兵的话,我们还得支应一部分钱粮,哎,真是头疼。”孙惊雷治下出了亦官亦匪的农村割据政权,他也很头疼。

吉安府衙

“吴大人,下官多方打听,没人不知道李锐是什么来历。但他竟然自称先皇的钦差大臣。问题现在都是弘光元年了。这都什么事啊!”吉安府同知王空照与吉安知府吴西光在聊着工作。

“先不管这李锐什么来历了。宁冈偏远小县固然缴不了多少钱粮,问题是现在宁冈己失,吉安府五县西州失其一也,我等必须得采取些行动了。昨天接到都指挥使王大人的回复,说现在江北情势危急,武昌守将左良玉属下多有骄纵之兵将,南昌府一万余守军断不可轻动。只同意派遣六百官兵前去弹压,同时希望我等尽力对其招扶。现在李锐在宁冈,山高路远,不便联络。先行招抚不现实,不如就请王大人随官兵一道前往禾水一线,对反贼现场晓以利害,能招抚自然最好,不能的话就只好用强了。听说那一伙人中持有鸟铳的最多也就二百来人,倒也不足为惧。王大人可略作准备,待官兵赶到时即刻随同出发。”

“吴大人,家母前天卧病在床,作为儿子自该床前尽孝,怕是难以替大人分忧啊。还请大人另择贤能。”王空照为了拒绝这等苦差事,竟然使出诅咒老母的套路。

“王大人此言差矣,自古忠孝难两全。此乃为朝廷分忧,还望王大人不要推脱才是,此去最多不过两日光景。另外王大人家中不是还有几个趁手的家奴吗,想必也可代王大人照顾好令堂大人。”

吴西光自然不允许下属把该干的事情推给自己。这是体制内,哪有压力向上传导的规矩!

“下官遵命!”

王空照那叫一个委屈啊,躺平混日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难了?

……

阎应元很高兴,半个月前总算有个铁匠悄悄地提供了上千枚箭头,这样才算是正式拥有了远程武器。更高兴的是经过近一个月来的各种努力,偷偷摸摸地采购到数百斤火药原料,根据前几天的少量配制的试验样品,火药性能基本符合预期。前天试爆了一枚竹筒炸弹,里面掺和了碎石铁钉等物,威力尚可。要是有薄厚合适的铁壳,那效果就更好了,得以后得想办法弄他一批,暂时只能先靠这几十枚竹筒炸弹镇镇场子了。

“阎大人,根据吉安方向的消息,吉安府请得南昌守军数百,己抵达吉安县,可能很向临河镇方向进发,守军皆配有鸟铳。”一名情报员汇报道。

“什么时候的事?”阎应元问

“昨天晚间酉时,军队从赣江坐船而来,在吉安县码头登陆扎营。小的的上线连续观察了几个时辰后,命我子时以后趁夜回来汇报。”

“好,知道了,你下去吧。”

阎应元在崇祯离开的当天,就开始沿禾水方向实地踏勘,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几处重点防守之地搞清楚了,并安排一部分士兵和民兵村民一起布置防线。

临河镇东面五里之地临河处有一大断崖,高十余丈。断崖根部与禾水相距只一丈有余,往来行人只能从这一丈宽的窄路通过或者走水路。阎应元在此布置大量拒马,垒石,使道路仅能容一人通过。关键时候还能很快把这个小缝隙填上。水路日常通行不受影响,但在断崖后方的岸边堆放了大量竹竿,派兵日夜看守。一旦发现敌军从水路来犯,就可将竹竿投入河中阻断小船前进,届时敌军只能舍舟登陆。大断崖上方开阔平坦,阎应元命在此建立简易石块防御工事,兼做烽火台和瞭望台用,最多可驻军百十人。敌军要上去大断崖顶部要绕一条既远且险的山路。阎应元这条路上亦建立了石块防御工事,同时兼做烽火台,派兵日夜把守。

大断崖东面的几个村庄,民兵村民大都进山暂时躲避,部分民兵聚集在大断崖一带准备战斗。所以阎应元听到情报后并不慌张,只是快速赶往大断崖上督战而己。兵法云:无侍其不来,侍吾有以待也。


    (http://wmfxsw.com/book/761898-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