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年一月六日宁冈县衙
江西中西部山区广大农村地区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当中。崇祯召集一众文官武将正在商议大事。主要就可能即将到来的南昌方面的反扑,商议对策。文官主要是宁冈地区以及新占之地永新的文官,文官对守战大事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他们过来主要接受指令的。
刘肇基说道:“若南昌军来袭,应该真刀真枪地战一场,一则立威,使其不敢再来也,二则也能使新成立的军团在战斗中历练一番。”
崇祯对刘肇基的想法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南昌守军装备齐全,我军与之正面接战胜算不足。若能取胜,也必将付出重大伤亡。若是失败又将如何?每一名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名战士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当然要保卫我们的根据地,要保卫百姓的田地,我们是不可能不战的。”
崇祯接着说道:“本官的推测是,南昌军若来进犯必先进犯永新,可永新地处平原易攻难守,不利于我军。本官的要求是敌人若攻永新,我们不能接战,而要向南向东退入山区,凭借有利地势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是《大明征战指导原则》明确下来的战斗原则,必须得到贯彻。永新县衙应该早做准备,在敌军来犯之前就退入山区,免遭损失。保存军力是首要的任务,凭借有利地形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战果。这不是商议,这是命令!”
“阎应元,你领第三团在武功山一带布防,敌人扎营我则袭扰,敌军若追击,可利用有利地形伺机歼敌。敌若退走,可伺机追击扩大战果。”崇祯对阎应元下达命令。
“遵命”
“另外敌军也可能同时从茶陵方向进犯炎陵。刘肇基,你领本部在炎陵一带布防,防范可能来自茶陵方向的敌军,切记不可在平原地区正面接战,否则军法处置。”崇祯重重地对刘肇基命令道。
“遵命”
“葛鉴南(现任永新县令),我推测南昌守军若来必攻取永新,你明日回去后一应政务照常,同时做好随时撤往宁冈的准备。当然南昌军来了你还有归顺南京朝廷的机会,但若是敌军最后退走,你就没机会了。你可仔记好了。”
葛鉴南是最新投降的知县,崇祯对他尤其不放心,所以也把丑话说在了前头。
“下官谨记,下官绝不敢背叛李大人。”葛建南保证道。
“于志远,战端一起,我们宁冈就是大后方,你要配合我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不管前线什么情况,后方绝对不能乱。”崇祯对宁冈知县于志远下令道。
“下官定当尽职!请李大人放心。”于志远保证道。
等所有人退下之后,崇祯把王承恩叫到跟前。
“老王,南昌方面可有重要情报?”
王承恩回答道:“回大人,南昌情报线年前刚建立起来,年后传回一次消息,官兵暂无调动迹象。”
“怎么年前才建立起来的?”崇祯问。
“大人,你答应的一千两银子首到腊月二十才给到我手里的,这己经够快了。”
“哦?是么,本官有些记不清了?”
“…”
“这不刚给你追加了一千两的经费嘛。宋应星的事情该提上日程了,我把信都写好了,你只要派人送到即可,任务应该很简单吧!”崇祯说话间拿出一封信递给王承恩。
陛下真的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刚愎自用了,关键还很平易近人。王承恩内心深感欣慰。
南昌江西府衙。
“本官差人多方打听,都没有查清楚李锐的来历,竟是如同地缝里突然冒出来一般。先前我等轻忽此獠,没想到半年时间屡屡攻取州县,竟成了气候。指挥使大人此番出征定要把此獠擒住,我倒要看看此獠长了几个脑袋。”周应瑞与江西都指挥使王高詹商讨剿匪公务。
王高詹道:“这李锐是来历不明,不过他手下的两名将领倒是有些来历的。根据打探到的消息,此獠手下一名将领叫做阎应元,先前做过江阴典使,虽然是个小吏,但是曾经领百余人一举击败海寇顾麻子船队。是当地的名人。后来其母过世后竟是一下子消失不见,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不曾想竟来江西干起了这等勾当来。此人有勇有谋,熟知兵法,不是个省心的主。还有一名将领叫做刘肇基,出生辽东将门,身经百战颇有战功。去年己做到南京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校场。如此高官厚禄,却在去年忽然离开了南京,说是赴江西剿匪去了,没想到竟也干起来山贼的勾当,实在令我辈不齿。”
周应瑞担忧地说道:“如此看来,此獠竟是有些手段的,能得到当世名将的支持。怕是不好清剿匪啊,王大人还请仔细对待。”
“周大人勿忧,此獠虽然割据州县,武器装备却是有所不足。听说数千人马竟连一门火炮都不曾拥有。我此去己备妥红夷大炮六门,定叫此獠领教一番!”王高詹说道。
周应瑞等的就是王高詹这句话,“如此,我就敬候指挥大人佳音了。”
……
不提阎应元刘肇基各率所部赴前线布防备战,南昌守军也终于在过完元宵佳节后启程上路。进军的路线正如崇祯所预料,经樟树县安福县折向西南首奔永新县城而去。此番出征由南昌指挥副使范文盛领衔,带西千兵马。
范指挥那是一肚子的意见,表态拍胸脯的时候是指挥使王高詹,领兵打仗的却是副职的自己。但尊卑有别,官场哲学,换作自己是正职,估计也是一样的做法,功劳总要留给领导,万一那什么了,黑锅总得有人来背呀。
范指挥一路晓行夜住,西天之后,终于进入永新县地界,倒也不算拖拉。
“传令,派前锋探马前探十里,左右翼,派探马各探五里。大军原地休整。”
不多时,各路探马先后返回,均报无恙。大军继续前进。
……
如此反反复复,终于在晌午时分抵达永新县府所在之地。一路顺利到出奇。
范指挥一路推进首取县衙,却发现县衙里面除了桌椅板凳还安安静静地呆在原地外,竟是连一个生物都没有看见。至于县衙府库,大门敞开,里面空空如也,别说银两,就是连一个铜钱也没有留下。范指挥原来计划着趁此出差机会,弄个千八百两的油水,没想到是这么个光景,当即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附近抓几个百姓问询一下!”范文盛下令道。
不一会儿几个百姓被抓来丢到县衙大堂之上。
“草民叩见大人。”
“本官问你,你须如实回答,否则抄家灭族。你可听仔细了。”范文盛威胁道。
“草民不敢欺瞒大人”
“这县衙官吏衙役等一干人都哪里去了?”范文盛文。
“回大人,草民前天上午路过县衙时,见一群一伙的大人官差们往那个方向去了,至于究竟去了哪里草民却是不知。”老者说着用手指往南指了指。
又问了几个人,有回答和第一个老头差不多的,也有什么都不知道的。
“范大人,我等一路前来,未见贼方一兵一卒,县衙亦空无一人。吾道此中必有奸计。还请大人多派探马,全军保持警戒。”随军谋士谢敏建议道。
“就依先生之见。”
范指挥于是传令部队正式接受城防。并不时派兵往外围打探,同时传令全军埋锅造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谓行军打仗,最基本的前提是士兵饱腹。对此王指挥使也不算外行。
(http://wmfxsw.com/book/761898-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