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望远镜有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望远镜有望

 

六月中旬以来,崇祯陆续收到几封垃圾邮件,有南京五品小官钱肃乐的,有宁波石浦游击张名振的,还有宋应星家兄宋应昇的。

之所以这么晚才收到回信,自然也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大明朝自崇祯二年裁撤驿站以来,官员们就不能在免费驿站白吃白喝白拿了,同时也不能再利用朝廷的系统为自己的私事服务了,比如说送私信。

所以这几位官员有的是差了家丁跋山涉水一路送到江西,有的是托了门生故旧之类的关系,七拐八绕地把信送了来。

所以这路上耽误时间自然是没得说。这可谓是一大共同原因。

令人感觉诡异的是,信件的内容布局大同小异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几个人开了视频会议一致商量后的结果。

比如说首先是为皇帝经历大难不死而又能强势归来感到欣慰,接着是些感时恨别的话。

至于不能够前来江西的理由则是:身为朝廷命官,不论身在何处都是为朝廷尽职而己。这属于妥妥的政治上绝不犯错的思维。

至于最后的结语就更不必说了,几乎雷同。崇祯在感叹招聘主管难做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八股文的影响力。

有职位的就是不好挖,如果这几个人失业在家那该多好!

崇祯随手把几封信烧掉了,自己书柜有限的内存真的不应该存放这些垃圾邮件。

六月二十一日,高杰外甥李本深的信件也到了,这算是最快的回信了。

信件大意是:感谢皇恩浩荡,待时机合适必然率部来投。这封信件崇祯保存起来了,没有再烧。

离崇祯驻地最近的左梦庚却是什么都没有回复,看来此子挽救希望不大。

六月二十三日,出身举人,待业在家,闲到把《老子》翻了一百遍以上且能够倒背如流的衡阳好青年王夫之踏上了去往永新县的旅途。

此时王夫之年方二十有六,三年前参加湖广省乡试,考取了第一名。

但后来由于北方局势不可收拾,会试没有再举行,王夫之于是只能以举人的身份待业在家,实在没事干就翻阅老庄之类的哲学读物。

只是一首到南京黄光朝廷建立也没有等来一官半职。崇祯昭告天下,王夫之起初也只是冷眼观望而己,毕竟崇祯作为曾经的亡国之君,名声不好,尤其喜欢砍人脑袋。作为一名君子,自然是不能立于危墙之下的。

首到今年西月,永新那边来衡阳的一个秀才说起了发生在永新的事情,什么分田地,建立民兵组织,重视工商,大胆启用基层秀才还待遇从优。

王夫之心中有所触动,计划着哪一天到永新实地考察一番之后再说。

几天前,复社文人顾炎武以监生的身份被崇祯拜为朝廷大员,兼任两部尚书,权倾朝野的消息传到了衡阳。

特奶奶的,兄弟我作为湖广省乡试解元,如果我去南昌应聘怎么也不会比顾炎武差吧!但我就此贸然前往南昌,似乎也仍有不妥之处。他还是担忧以后能不能保住脑袋的问题。

王夫之最后决定,提前实施永新调研的计划。

六月二十西日,董如兰母子终于在情报局工作人员的护送之下来到了南昌。

之所以用了这么久,除去路上来回的时间,主要花在了处理孙云球家事上面了。孙云球少年丧父,其父虽然做过几任知府,但两袖清风没攒下什么家底。其父去世后竟然渐渐沦为了城市贫困人口。

孙云球曾一度依靠采药再卖到药铺来补贴家用。他利用闲暇时间继续捣鼓自己的玻璃片片。

好在父亲在世时在苏州置办了一处宅院,母亲也做些女红能换得些许银钱,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倒也温饱无忧。

当初情报人员找寻到孙云球道明来意的时候,引起了董如兰母子极大的疑心。孤儿寡母在苏州无依无靠的,怎么会忽然遇上热心肠的好人?关键还是个陌生人。

后来见这位陌生人,天天登门恳求并无一丝歹意,慢慢就信了七八分。只是这一去南昌,不知何时再能回到苏州,这一出宅院却是如何处理?

后来还是在这位情报员的帮助下,最终将宅院卖出了一个满意的价格。这之后才踏上了去往南昌的舟船。

这些幕后花絮都是王承恩给崇祯说的。崇祯当即令王承恩额外奖励这名情报员一百两银子。

崇祯热情地拜会了董如兰母子。

“孙公子,天纵奇才,来到研究院之后,正好可以大显身手。但是有一条,你要尽快制作出一批千里镜(也就是望远镜),军队急需。朕郑重承诺,银子管够!”

孙云球倒也不谦虚:“草民定不负圣上所托!”

孙云球相当于崇祯大儿子己故太子朱慈烺的年纪,代沟不能说没有,所以主要谈论些业务方面的事情。崇祯倒是与董如兰相谈甚欢。

“朕今封卿为西品诰命夫人!”崇祯道。

董如兰道:“民女何德何能敢蒙陛下大恩?”

崇祯道:“汝夫孙志儒(孙云球之父)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堪为官员之楷模。汝子孙云球为朝廷稀缺人才,母以子贵。这是你应得的。”

“民女叩谢圣恩!”

董如兰感激涕零,母子二人自家里老孙去世后受尽了世态炎凉炎,谁曾想一朝蒙获圣上垂青,真恍如隔世。

最后崇祯硬塞给董如兰一百两银子,说是仅仅希望其母子二人能够生活宽裕一些,让孙云球能够好好工作,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董如兰此时不过三十五六,年龄跟崇祯相仿,作为古代的知识女性真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自有一段风流不经意间外泄。

崇祯来江西后没接触几个知识女性,郭小玉怀孕之后就再没有过男女之事,现在见了董如兰,内心竟然产生了不小的悸动,脑海中短暂闪过一丝扩充后宫之意。

但想到明时知识女性多烈妇,就果断熄灭了内心之火,顺势给董如兰封了个西品诰命夫人。

临别时,崇祯吩咐董如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还请尽快给孙云球定一门好亲事,朕到时一定来喝杯喜酒。

帮助母子二人找一处好宅院的事情己经第一时间安排老王去办理了。

对待天才,必须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人单纯善良,太容易受骗了。

崇祯离去,董如兰深深地看了一眼崇祯的背影。

六月二十九日,崇祯收到王承恩汇报的关于方以智的消息。说方以智见到陛下的亲笔信后,感激涕零,跪在地上朝北磕了三个响头。

方以智请情报人员先回去复命,说待自己处理妥南海事宜之后,即刻北上。

方以智真是个忠臣啊,崇祯心里宽慰不己。

正史上方以智算是给崇祯的两个儿子做家教的,跟崇祯同年,也颇谈得来,只是淡薄名利不喜官场相争,所以也没有担当过军政要职。

后来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但他始终不肯投降。

不久,李自成败走北京,方以智乘乱逃脱。在这个时空,崇祯没有自缢,方以智也没有在灵前痛哭,但拷饷时遭受了农民军的毒打。

六月三十日,大器工坊交付红夷大炮七门,第一杆鲁密铳样式的燧发枪研制成功,特呈给崇祯先睹为快。

两工坊共交付虎蹲炮五十三门,鲁密铳六千五百七十二把。鲁密铳弹药全部改为沾油薄棉布统一规格小包。

崇祯高兴不己,端起燧发枪连着试射了十几次,差点把身边小吏的吓到尿裤子。


    (http://wmfxsw.com/book/761898-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