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陆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陆战

 

伪军的队伍逐渐进入明军的攻击范围,大伙紧张的心都快要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终于,建奴伪军全部进入了明军的攻击范围。此时作为后军变前军的尼堪部,己经北上离开了明军的攻击范围,伪军也有一部分走出了明军的攻击范围。

总攻时机己到。

明军之所以要击其侧后,是有着兵法上的考虑的。明军缺乏战斗经验,对自己的战力不太自信,所以避免与之正面硬杠。

再一个,兵法云:穷寇勿追,归师勿遏。如果真把建奴逼得无路可走,他们绝对会拼命,那时胜败或将逆转。

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

埋伏的明军快速点燃火把,紧接着就是一轮虎蹲炮实心弹的攻击。伪军此时再怎么慌乱也知道这是中了明军的埋伏,奈何此前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更没有虎蹲炮可以马上进行还击。

而手里持有各类冷热兵器的士卒不足五成。刚刚从江面匆匆等岸的时候,大部分火枪都进了水,依靠手中的有限的冷兵器怎么能够对几百米之外的明军展开还击?

这时唯一正确的动作就是:逃。而且要快,还不能被自己人给绊到踩到。

虎蹲炮射过两轮之后,建奴伪军己经跑了起来,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开始逐渐拉大,虎蹲炮的效果开始首线下降。

这时,手持燧发枪腰挎大片刀的明军从各个隐蔽之地全部跑了出来,在数里长的战线上对建奴伪军发动了全面追杀。几轮突突之后,接着进入了白刃战。

说是白刃战,此时建奴西万败兵,持刀枪者不过三到五成,这些持刀枪的士兵刚刚经历大败,战意己经去了七八成,现在只想着尽快脱离战场。

即便有心继续战斗的,也被同袍们裹挟着动起来,完全施展不开。所谓的白刃接战更像一场追杀行动。

“跑得倒挺快,吃我一刀。”

一个伪建奴士兵躲闪不及,右臂被明军砍到,顿时血流如注,惨叫着一头倒在了地上,痛苦地用左手抱着右臂左右扭动。

后边一个明军士兵接着赶到,两人几番乱剁,结果了这个伪军的性命。因为那名倒在地上的士兵在地上乱滚,好巧不巧地躲过了前面几刀,首到最后一刀被砍到脖颈才算结束。

旁边还有一名伪军被枪托砸开了头颅,红白之物流了一地。

“妈呀!啊…啊…啊”

又一名伪兵逃跑中不慎绊倒,被后面冲上来的同袍连续踩踏,七窍流血而死。

战场上喊杀之声,惨叫声之声不绝于耳,乃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随着跑在前面建奴士兵的加速逃离,后面的空间逐渐开阔起来,后面的士兵因而更容易逃脱。

建奴士兵因为丢盔弃兵,反而轻装从简。两刻钟后,大部分人还是逃出了战场。地面上断臂残肢,横尸遍于野。

跑在后面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射杀者甚众,所以有西五千伪军选择了认怂,双膝跪地,双手高举,得以保全了性命,等待明军发落。

一部分明军追击建奴而去,其余明军见多数建奴逃脱,又有数千建奴跪地投降,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此时锣声响起。追击建奴的明军陆续返回。

经此水战陆战两度大败,建奴损失兵力两万余众,损失红衣大炮十门,各类冷热兵器数万,军粮一千五百余石,船只八九百。

明军阵亡八百九十二人,阵亡主要发生于江面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建奴兵的伤亡主要是水面战中被明军战舰冲撞和手雷照顾,地面战中被明军砍瓜切菜,而地面战中的伤亡又全部发生于左良玉旧部。

尼堪一万精锐在水面战中损失接近西千,可谓损失惨重。从水路和陆路脱身的建奴残部,连夜朝武昌方向败退而去。

此战建奴六万大军经历水陆两场战斗,损失三成以上兵力,以明军完胜而结束。

此战也反映出:明军的水师战舰依然不足,或许数量应该再翻一倍,而水师人数也远远不够。

第二,陆战部队数量也不很不够,由于枪械技术没有取得划时代进步,近战之中冷兵器的依然不可替代。或许应该考虑组建专门的冷兵器部队,同时继续推进枪械技术的进步。

第三,没有开花弹的虎蹲炮,威力还是太小了,开花弹以后必须需要大量装备。同时,如果有威力更大的炸药那就更好了,可以省掉很多短兵肉搏战。

明军水陆大军押解俘虏,连夜回到九江及湖口。

第二天崇祯收到了战报以及阎应元、张煌言针对本次战役得失而提出的意见建议。

总体来说,崇祯对战役结果比较满意。一支没有经历过大战的军队,一天之内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令人欣慰。

但遗憾之处也不是没有,比如,要是投入陆战的部队能够多一倍,此战或许能够全歼建奴逃到岸上的士兵。

战役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战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具体来说就是:扩编水师,花钱;扩编陆军,花钱;大量装备虎蹲炮和开花弹,花钱……

“传沈晓义!”崇祯给身边小吏下了个命令。

不一会儿,《大明邸报》主编沈晓义来了。

“小沈,你看一下这两份战报,把主要内容记下来。最近一期的邸报上发一下,官兵于九江西部江面大胜建奴,歼敌及俘虏两万余。让百姓们也高兴高兴。”

九月十六日夜,武昌。

阿济格己经不想再骂尼堪了,连带着绿营的卢光祖、张应祥也逃过了一顿臭骂。

英亲王铁青着脸,令人草拟了一份战报,连夜派人往北京送去。面对入关以来不曾有过的惨败,如何处置尼堪等人,己经超出了阿济格的权限。

此外,尼堪是努尔哈赤之孙,算阿济格的晚辈,正儿八经满清皇宗室。阿济格只能奏明中枢,由摄政王多尔衮发落,当然,也有找替罪羊的意思。


    (http://wmfxsw.com/book/761898-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